错位导致配套房闲置

时间:2022-10-16 04:30:07

【前言】错位导致配套房闲置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配套商品房操作模式是,政府以较低的地价出让土地给开发商,再跟开发商签订协议,承诺以保证开发商一定的利润的价格回购,安置给拆迁户。开发商利润低,但毫无风险;政府也可以给拆迁户货币或安置房两种选择,顺利进行各种重大工程;拆迁户也以此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

开发商较难拿到政府补贴,而拆迁户又不来买房,房子也就闲在了开发商手上

近日,笔者从一位上海本地银行系统的高管人士那里得知,上海配套商品房闲置已达350万平方米。

配套商品房是上海的独创,虽然上海市政府在2005年3月宣布“两个一千万”工程之时,把它加以注释等同于经济适用房,其实配套商品房不同于经济适用房,它是专门针对拆迁户购买的政策房,5年内不许出售。而经济适用房,以北京的为例,针对的面要更广,其中一部分就是卖给中低收入家庭的。

配套商品房向来是上海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来自《上海市住房建设规划(2006-2010年)》的数据,到“十五”期末,上海配套商品房开工量已经超过1000万平方米。也就是说,现在空置的数据350万平方米,已经达到约1/3。按照规划中提到的数据,空置的面积已经超过了2006年全年竣工的配套商品房(200万平方)面积。

互不讨好

配套商品房操作模式是,政府以较低的地价出让土地给开发商,再跟开发商签订协议,承诺以保证开发商一定的利润的价格回购,安置给拆迁户。开发商利润低,但毫无风险;政府也可以给拆迁户货币或安置房两种选择,顺利进行各种重大工程;拆迁户也以此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

按理来说,是一件三方得益的好事。但是,在目前房价居高的情况下,却出现互不讨好的尴尬局面。

一方面,政府建造的配套商品房,事实上并不“配套”,大多远在郊区,而且交通商业等配套设施跟不上,在市区生活习惯了的老百姓,拿到了拆迁补贴,却不愿意到政府安排的配套商品房基地去买房,有实力的,宁愿在市内添些钱买房子。

以2005年为例,上海市规划局于6月份批复同意的上海市配套商品房基地,为宝山区、嘉定区、青浦区、松江区、闵行区、南汇区和浦东新区共7个区11块基地,总面积约1381公顷,都为外环外区域的地区。而对口的拆迁户很多来自于市中心因为建造轨道交通而搬迁的居民。

另一方面,因为上海房价的飙升,拆迁成本大大提高,以徐家汇正在动迁的弘基休闲广场地块为例,补偿款甚至达到3万/平方米,大大超过了2006年年初政府制定的拆迁补偿标准。因此拆迁难度加大,速度放漫,政府给予开发商的补贴也相应推迟放缓。配套商品房的开发商较难拿到政府补贴,而拆迁户又不来买房,因此房子就闲在了开发商手上。

为推进旧区改造、上海发展轨道交通以及2010年世博会等重大工程的建设,经历了2003以来的放缓拆迁,2005―2006年,上海动拆迁力度再次加大。数据显示,2005年拆迁户数接近6万户,2006年计划拆迁量达到9万户(市区7万户、郊区2万户),与2002年的拆迁规模几乎接近了。

房价上升使得拆迁成本大增,拆迁速度放缓,影响轨道交通等重大工程建设,没有方便出行的轨道交通及郊区的商业配套,市中心人口无法导出,更多人口滞留市区导致房价上扬等系列反应。或者拆迁户不愿意离开,要求补偿款的增加,又促使拆迁难度加大,或者市中心地价上升,间接引起房价的上升等等。

城市化过程的种种矛盾,拧成了一个难以解开的大疙瘩。处理不好,2003年拆迁的矛盾激化的重现未尝没有可能。

解决之道

要快速促进城市建设,又要保障拆迁户的利益。两难之间,考验的是政府执政的智慧。

看得出,造成目前这种现状的问题,出在配套商品房的选址与居民的需要产生了错位,政府、开发商都吃力不讨好。配套商品房应该在离市区较近的地方加大供应,不一定在内环,而是在中外环区域等交通方便的地方,形成有效供应。

就闲置的350万配套商品房而言,不妨在配套商品房基地,大力建设商业配套、学校、医院等设施,以及提供方便居民出行的班车等服务,吸引更多的拆迁户入住。

另外一方面,国家正着力于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目前上海市政府也已经提出扩大住房保障受益面的口号,配套商品房将来也有可能等同于经济适用房,成为解决中低收入人群居住问题的一种手段。

这样,未被消化的配套商品房就可以由政府收购一部分,作为廉租房,或者中低价普通商品房出租给中低收入人群。形成一批相当于目前老公房概念的不可售公房,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需求。

上海正在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到2010年,1-4号线的延伸段,6-11号线都将建成通车,宝山、松江、嘉定、南汇等郊区都有轨道交通经过,这将有助于一些问题的迎刃而解。

上一篇:孙德良:不能放任外资控制中国互联网产业 下一篇:成品油定价:前进,还是犹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