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伯特.斯宾塞德育目的论

时间:2022-10-16 03:55:08

摘 要:赫伯特・斯宾塞作为英国近代一名伟大的教育理论与改革家,其德育思想十分丰富。就德育目的而论,赫伯特・斯宾塞着眼于理想与现实两个维度,把个人获得最大幸福作为德育的根本目的,并且指出实现这一目的的四大要件,即公正、消极的善行,积极的善行,合理的自爱。这四大要件是逐层递进、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分析斯宾塞德育目标体系,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关键词:赫伯特・斯宾塞; 德育目的; 德育思想; 最大幸福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5-0111-04

人是一个社会历史性存在。特定时代、特定社会引发出人的当下需求,也决定着人的现实发展状态;同时,人又是一个自觉的、理想性存在,不满足于当下状态和现实需要,必然指向长远乃至永恒。总之,人是一个理想性与现实性相互交织的有机统一体。人的道德发展必然回应人本身的发展特点,既生发于人的实然状态,又着眼于人的应然追求;既直面人的现实生存境遇,又要为人的未来发展保驾护航。英国近代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把伦理学分为相对伦理学和绝对伦理学,以社会来说明个人,指出理想的人与理想的社会是相互规定的,理想的人只能存在于理想的社会。

一、应然设计:理想社会之完人

斯宾塞把“理想社会之完人”作为其绝对伦理学所关注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也是用以评判相对道德的根本原理。正如斯宾塞所言:“所以很清楚,我们必定得设想理想的人,是存在于理想的社会状态中的,根据进化的假定,两者是互相预先假定的,只当他们并存时,才能有理想的行为的存在,这种行为,是绝对伦理学所要说明的,也是相对伦理学应当坚持的标准,由之以估计行为离开正道多远,或错误的程度如何。”[1]“理想社会之完人”是要引导人们增强前进的内心信念,及时修正在现实的具体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行为偏差,有效保障自我道德发展的正确航向。

斯宾塞把德育追求的应然状态归结为“理想社会之完人”,他指出:“很明显,道德的法则必然是完美的人类的法则――完美就在于对这法则的服从”,[2]斯宾塞从人的道德素质的发展与人的社会适应状态的相关性入手为人类向“完人”迈进树立了子信念,提供了子动力。他认为:“人需要一种道德上的素质使他适合原来的状态;他过去,现在,并将长期继续处于适应的过程中。对于人类可臻完善的信念,只不过是对于人类将通过这一过程最终成为完全适合其生活方式的信念。”[3]他还断言:“人类的各种机能必然会训练成完全适合于社会性状态;可以肯定地说,邪恶和不道德必然要消失;可以肯定地说,人必然要变得完美无缺。”[4]在斯宾塞看来,德育要积极推进人们由对道德品质、道德精神的知识型掌握向信念型掌握转变,注重道德信仰意识的有效培植,强调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向“理想社会之完人”的总目标迈进。

二、实然考量:人与社会的纠结

斯宾塞在假定“理想社会之完人”的应然追求的同时,也看到了在现实条件下,人与社会发展的不同步性,不协调性。要么是不理想的人,要么是不理想的社会。理想的人同理想的社会很难并存且有机统一,因而现实环境中总是存在着不道德与邪恶的现象。斯宾塞据此认为相对伦理学所研究的相对的善或相对的正当具有客观普遍性。他指出,人与社会发展的现状是不理想的,是不尽如人意的,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没有融合起来而是相互偏离,由此认为:“一个有理想天性的人,不能从一个尚有天性远离理想的人存在着的社会中产生出来”、“我们也不能希望在本性不道德的群中,会产生本性是有道德的人”、“一个绝对公正或完全有同情心的人,不能在一群吃人肉的人中,依照其本性而生活行事。在不忠诚而完全无顾忌的人之中,完全忠实和坦白一定会毁灭”、“在一社会中,每个人的行为必须与别个人的行为有某种一致。凡一种行为与流行的行为方式完全相反者,决不能成功地坚持下去,――结果势必是自己死,后裔死,或两者俱死”。[5]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意识发展和道德行为培养紧密相关。

斯宾塞看到了人们行为之间的相互感染性,他强调:“在一切人都自由以前,没有任何人能完全地自由;在一切人都有道德以前,没有任何人能完全地有道德:在一切人都幸福以前,没有任何人能完全地幸福。”[6]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社会并存,必然使道德的人最终不能坚守道德。德育客观上需要关注人们生存其中的社会制度及其运行的合道德性,从探讨制度的善入手,以人与人之间行为善的相互激励性为中心,达到道德的社会和道德的人的真正融合,从而推动人们自我道德品行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合道德运作。斯宾塞立足于现实的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状况,强调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道德发展的内在关联性和相互制约性,奠定了人的道德培养的现实基点。

三、理路观照:四大要件

立足于人与社会发展的现实思考,着眼于“理想社会之完人”的理想追求,斯宾塞将人的道德培养集中指向个人最大幸福的获得。据此,他提出了由实然到达应然的四大要件:即:公正、消极的善行、积极的善行、合理的自爱。这四大要件是互相联系,逐次推进的关系,共同构成为实现德育最终目的的路径体系。

1.公正

斯宾塞认为公正是个人获得最大幸福的先决条件。他指出:“生活依赖于完成某些功能;而幸福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这一种方法是什么要由我们处境中的根本需要而定。处于这些需要之首的是这一不可改变的事实――社会性状态。人类已经繁衍到终于不得不在多多少少互相接近的情况下生活。看来非常可能,这样一个条件,既然是为维持最大数量的生命所必需,就是产生最大数量幸福的第一步。在这个社会性状态中,因为每一个人的活动范围都受到其他个人活动范围的限制,从而要获得最大数量幸福的人们,必须各人能在他自己的活动范围内得到完全的幸福,而不减少其他人为获取幸福所需要的活动范围。……我们用公正这个词来表示的就是履行这一条件。”[8]公正在这里指的就是互相尊重、互不侵犯、同等自由的社会交往与活动原则。

个人在追求自我最大幸福的过程中,不能滥用个人的自由,不能仅仅着眼于个人,而有意或是无意地侵犯他人同等的自由。同等自由的原则,也就是公正原则,它的根本精神正在于相互尊重。在斯宾塞看来,对人的道德培养,对个人最大幸福感的追求,应该从对个人单纯的德性修养要求转向基于人与人的社会往活动的动态运行中加强对个人德性修养的拓展性引导,让个人走出自我的封闭性、狭隘性、片面性,关照个人在与社会和他人交往过程中的德性运作,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通过综合对比反观自我道德素养的欠缺性,在一定意义上也把对个人自我道德的引导转向对整个社会公德的建构上来,增强了德育的社会效应,拓展了德育的内涵和外延,增强了德育的生命力、影响力和感染力。

2.消极的善行

斯宾塞基于同等自由的原则,指出消极的善行也是个人获得最大幸福的重要条件。他强调:“这个最主要的先决条件还有一个性质相同的补充条件。……因此,要达到最大的幸福,人类的素质必须足以使每个人都可以满足自己的本性,不仅不减少别人的活动范围,而且不以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使别人感到不幸福,这一条件,过一会儿我们将看到,和前述条件是十分不同的。遵守这个条件可以称为消极的善行。”[9]消极的善行是个人追求自我最大幸福的第二大要件。消极的善行是在履行公正精神的基础上,既充分张扬个性、彰显个人本质力量,同时也“不以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使别人感到不幸福”的德行状况。

在追求个人最大幸福的进程中,每个人都是自由神圣的。我们张扬个性和发挥自我本质力量以趋于最大幸福,然而,人们自我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必然呈现出来的情况是:有的人发展得较快一些,有的人较慢一些;有的人发展得好一些,有的人发展得差一些。斯宾塞认为,在追求自我最大幸福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发展性并不意味着要把自己的幸福与快乐建立在别人的不幸福与痛苦之上。斯宾塞将消极的善行作为个人追求自我最大幸福的第二大要件,就是从净化英国当时的社会风气入手,告诫人们不要把自己幸福感和快乐感的获得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要给他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带来直接和间接的伤害。在斯宾塞看来,要获取最大幸福,就要从加强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引导人们相互体谅、相互关爱,善于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至少要做到利己不损人。

3.积极的善行

斯宾塞认为,个人在追求自我最大幸福的历程中,不仅要秉承公正精神,做到消极的善行,即“不以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使别人感到不幸福”,而且要把消极的善行适时地发展为积极的善行,从而使个人幸福得以加倍增殖。正如他所指出的,“因此,在每个人都能得到完全的幸福而不减少其余人的幸福这个第一位的要求之外,我们现在必须加上每个人都能由其余人的幸福中得到幸福这个第二位的要求。遵循这个要求意味着积极的善行”。[10]积极的善行是个人追求自我最大幸福的第三大要件。积极的善行较之于消极的善行,更关注他人的幸福状况,是把个人最大幸福建立在别人最大幸福的基础之上,将个人最大幸福同他人最大幸福作为互动条件、互相促进的辨证统一关系来看待,这就突破了仅仅做到在追求个人自我最大幸福的同时不直接或间接地让他人感到不幸福或产生痛苦的狭隘眼界。

斯宾塞在追求个人最大幸福的道路上,明确提出了人生道德境界提升的阶段性特征。在他看来,要实现人的最大幸福感,就必须引领人们从消极的善行向积极的善行,即从利己不损人的起码标准向成人之美、共同发展的高尚境界推进。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倾向于从自我利益的角度考虑,认为个人的幸福与他人和整个社会的幸福无关,只要做到追求自我最大幸福的同时不损害他人幸福的追求就是正理;但是心理学的原理和人的自身发展规律以及历史和现实实践都不断地向我们展示:幸福具有相互倍增效应。一个人单纯地在自我狭隘和封闭的圈子中追求个人自我最大幸福必然导致片面性和局限性;只有通过增加他人和社会的整体幸福指数才能在自我幸福追求中产生倍增效应。斯宾塞正是深刻地看到了这一点,强调指出,人的最大幸福感的获得必然伴随着人的道德境界的升华,没有一定水准的道德品质,特别是道德境界,人不可能获得更大的幸福感。在他看来,个人最大幸福感的获得要得益于其他人最大幸福感的获得,要经由其他更多人的幸福感的获得。因此,对于人的道德培养,必须着眼于社会的发展态势,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提升人的道德境界,强化人的道德情操。

4.合理的自爱

斯宾塞认为,个人在追求自我最大幸福的过程中,首先要遵循公正原则,其次要坚持消极的善行,做到利己不损人,进而发展到积极的善行,最后一个关键性的条件在于通过自我的实际行动来完成自我最大幸福的追求。正如斯宾塞所指出的,“最后,为了产生最大幸福,还有一个进一步的条件,即在适当注意前述的限制之外,每个人都采取为使他自己的私人幸福达到充分限度所要采取的行动。”[11]他接着指出:“任何事物是好的还是坏的,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必须依照与它们符合或不符合而定。……只有当人们自发地去符合它们时才能得到最大幸福;因为要克制促使我们违犯它们的欲望就意味着痛苦,或减少最大幸福。因此我们必须使自己尽快习惯于满足这些要求。社会性状态是一种必然。在这种状态下获得最大幸福的条件都是固定的。惟有我们的性格是不固定的。因此必须把它们塑造成适合于这些条件。一切有道德的教诲和训练,必须以加速这项过程为目的。”[12]自我行动或称合理的自爱,就是要在外在社会性状态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自我性格上狠下功夫,通过改善自我内在的性格状况,从而达到一种处于本能的自发的无意识的与客观事物的自然适合状态。

个人自我最大幸福的获得是在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统一中实现的。当人所面对的外在客观条件暂时无法变革之时,变革人的内在性格,优化自我德性素养就成为关键一环。向自我内在追诉,以寻求与外部不可变化状态的自然适应,这就是斯宾塞所谓的合理的自爱或是自我行动的本质特征的深刻展示。在这里,培养一个自治的人,就是斯宾塞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他看来,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是立身成人的根本。他指出:“人作为道德的人,他最重要的品质到底是什么呢?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最重要的能力呢?难道我们不可以回答是自我控制的能力吗?正是这种能力构成人类和野兽的主要区别。也正是由于这种能力,人被定义为能‘瞻前顾后’的动物。”[18]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需要探侧人的内心世界,着力于人的自我性格与良好品格的培植与塑造,通过变革人的性格来达到自为、自主、自觉适应外在环境的自我意识和自主精神的增强,使个人追求自我最大幸福的过程变成为一个在不断推动自我性格与品格改造的基点上自我主动、自觉追求,即自我推动与自我创造的内在过程。

赫伯特・斯宾塞是近代英国一名杰出的教育改革家,从他的理论体系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完整的道德教育目标体系,也看到了一个理想与现实相互交织、主观与客观互为推动,不断发展、充满活力的道德信仰意识、道德境界意识、道德情操意识的提升之路。斯宾塞认为,虽然所追寻的“幸福”就像领航员在望远望中指给我们的“海市蜃楼”一样,但是我们还是要有信仰,“人们所寻求的真正的避风港在地平线之下,还没有人能够看过。指引我们前进的必然是信念,而不是视觉。我们不能没有指南针”[14]。

参考文献

[1][5]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319,318-319.

[2][3][4][6][8][9][10][11][12][14] [英]赫・斯宾塞 .社会静力学[M].张维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1,27,28,262-263,30-31,31,32,32,32,4,6.

[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13] [英]赫・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胡 毅,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67-168.

收稿日期:2011-07-12

作者简介:刘玉标(1982-),男,河南唐河人,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讲师,博士;

马 静(1984-),女,安徽宿州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

上一篇:德育有限视角下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提升 下一篇:消费主义影响下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