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方高职商科类专业“集合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框架

时间:2022-10-16 03:24:48

湖南省地方高职商科类专业“集合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框架

[摘 要]湖南省地方高职院校,特别是开设有商科类专业的职业院校,由于缺乏行业发展的现实背景以及商科类人才流通频繁的原因,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方面很难实现相应的突破。构建商科类通识教育,分企业、分专业的“集合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规避现有湖南地方高职商科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实现企业人才共享、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高职院校办学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地方高职;商科专业;集合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055 ― 02

一、研究背景

目前湖南省各类型高职院校(含高等专科学校)共计93所,其中地方高职院校(主要指地方政府主办,含民办)比例数近50%,这些院校均开设了商科类专业,但是大多数缺乏行业背景。就湖南省目前产业发展结构而言, 劳动力市场制造业需求量最大, 其次是服务业, 这种形势将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然而就经济成分而言, 随着竞争性行业民营企业的比例越来越大, 而民营企业很大程度上又是以中小型为主。在传统的订单教育模式下,地方高职院校的工科类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优势,能够紧贴地方产业,能够很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但是对于商科类专业而言,由于专业取向与面向企业的类型,则不能很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因此,地方高职商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顺应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结构化、多元化特点,如何符合湖南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向的战略要求是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评析

(一)常见的“订单培养”模式

常见“订单教育”有以下三种运作模式,即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学校与中介机构联合办学和行业办学。第一种是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这种模式特点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商定协议, 双方直接签订“订单”,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 为企业“制造”和输送所需人力资源,这也是现在职业院校普遍采用并逐步主导化的一种模式。其针对性强,能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又能切实解决学生就业,也利于学校教学和新专业的开设,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第二种是学校与中介机构联合办学。这种办学模式,学校与企业自身并不发生直接联系,而是通过中介来完成。企业根据自身发展要求,向中介下达需求计划,由中介依据企业要求再与相关学校商定“培养订单”计划。学校依据订单生产的“人才”,由中介接收后再派遣到所签约的企业。这种模式的灵活性较大,但校企之间缺乏互动,而且彼此参与这种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非常有限。第三种是行业( 企业) 办学,在这种模式中, 行业(企业)和学校其实是“一家人”。行业依据本行业发展趋势和要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自主招生下达行业学校,而后行业学校将所培养的人才输送到该行业下的各个企业,而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通常只适用于某些垄断性行业,虽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但其作用正在日益减弱。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评析

现行“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固然有其优点,但是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具体表现为:

1.现行“订单教育”模式岗位针对性较强,较适合于具有行业背景或地方高职院校的工科类专业。从上综述的3种订单教育模式中,不难看出,它们的岗位针对性非常强,并且培养的学生只适合于某种特定类型的企业,比较传统的制造、农业、林业、水利、电力、地质、矿产与石油、医药类,各岗位能力需求确定一定的共性,比较适合现行的具有行业背景与地方高职院校中的工科专业,而对于商科类专业很难实施。

2.偏重于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截至 2005 年, 我国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已超过4000 万家, 占企业总数的 99.6%。他们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我国 GDP的 59%, 解决全国城镇就业总量的 75%以上,也就是说大部分社会人才的去向应该是中小企业,而不仅仅是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从人才的需求方来说,中小企业的特点就是人数比较少,很难像大企业那样可以设立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与学校的联系和协调工作。因此,大部分小企业在忙于自己生意的同时,就难于抽出许多时间和预算来与学校开展“订单教育”的人才培养合作。订单培养模式建立在校企双方相互信任、紧密合作的基础上,而从人才的供应方来说,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小且具有不稳定性,其话语权相当有限,从学校本身来讲也很难建立起对中小企业的信任。同时,由于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规模具有很大差别,学校针对大企业而实行的“订单教育”培养模式也很难复制到与中小企业的合作中来,使得学校在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培养人才上合作较难。大部分职业院校都倾向于与大企业集团合作,这样下去会形成大企业的订单“僧多粥少”的局面,而中小企业则无从下单,很难吸收到真正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人才。

三、湖南省地方高职商科类专业“集合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框架

(一)湖南省地方高职商科类专业“集合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1.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参与“集合式”订单解决劳动力的结构性矛盾。中小企业的人才需求通常较大企业更为迫切,而专业人才的供给却又是短缺的,为了解决这种矛盾,企业通常的做法是“输血”或“造血”。自身“造血”的成本太高,而社会人才市场又有较低成交率和高昂招聘成本的问题,这都让中小企业将目光投向了学校。能够有一条顺畅的“输血”管道同时又是“量体裁衣”“定制”的人才,自然成为其参与“集合式订单”的重要动力。

2.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参与“集合式订单”规避培训风险与降低培训成本。比如,对于必须进行的岗前培训和必要的岗位技能要求,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参与到“集合式订单”教育中来完成。绝大部分毕业生在毕业时可以取得四级或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再经过有针对性的培养,基本能够满足企业要求,不仅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也规避了培训风险。

上一篇:估值“阿里浪”:1人头=40元 下一篇:关于镇坪乡发展羌绣产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