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探究、发现迁移”创新学习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时间:2022-10-16 03:20:48

“主体探究、发现迁移”创新学习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1.问题的提出

明确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第五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赋予素质教育的新内涵。同志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育必须创新。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主客体错位的现象,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而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精心讲解引导,学生在不同程度上被教师牵着走,消极地学、机械地用。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逐渐消失,许多课堂教学,正如一位外国教育家听了我国一位特级教师上的一堂数学课后所说的那样:“这只不过是教学技巧表演罢了,而没有注重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的“导”过多过细,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太小,这样的教学抑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养成了学生依赖的心理习惯,不利于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精神、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的培养。

教育心理学认为: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也就是说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

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适应主体探索需求的新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初步提出和尝试了“主体探究、发现迁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2.模式构建

“主体探究、发现迁移”创新学习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自主发现探究,合作质疑研讨,迁移运用拓展。在这种模式教学中,既不可忽视教师的导,也不可轻视学生的学,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地学是以教师的导为前提的,是对教师的积极配合,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专心、刻苦的学,创造性地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本教学模式多适用于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

“主体探究、发现迁移”创新学习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示意图

3.实验措施

3.1 全面了解,摸清底细。弄清实验班的各层次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的高低,进行一次检测活动作为研究实验前后的对比资料。

3.2 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同时更新师生关系,首先我改变了“教师中心”,改变了“权威”观念,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变教师“教”为教师“导”,变学生“听讲”为学生“探究”,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主角”。

3.3 恰当处理教学内容。“主体探究、发现迁移”创新学习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一般对教材内容不动,只作适当的技术处理,如增、删、并、补或调整学习单元及呈现顺序等。

3.4 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法,指导学生。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只有强化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素质教育方能“深入骨髓”。实验教学中,一方面要正确掌握和使用“主体探究、发现迁移”创新学习模式的基本流程(如图)。另一方面,要注意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注重感知与操作;注重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概括过程。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习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探究能力。再一方面,要重视“学”、“思”、“乐”的结合,重点突出“学”,实现“学”的三个转变,即从学生“学会”转向培养学生“学问”,从让学生“要我学”转向学生“我要学”;把我的“教案”转变为“学案”。

3.5 创设充满生活活力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积极、主动、自主地学习创造。感受激励的愉悦,尝试创造的艰辛与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不断产生探究的欲望,形成探究的意识。

3.6 充分运用迁移原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抓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剖析新旧知识的分化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认知结构。

4.实验结果的分析

从实验数据分析,该实验有如下几个特点:

4.1 “主体探究、发现迁移”创新学习课堂教学对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有较大影响。新编《九义小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要“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迁移就是一种发展,发展才能创新,创新首先要有创新意识,“主体探究、发现迁移”模式的设计出发点也是要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大胆探究,主动探索,具有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思维。

4.2 “主体探究、发现迁移”创新学习课堂教学对学生迁移能力的训练有较大影响。现代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指出:利用学生的迁移思维,诱发学生去探究问题是一种好的方法。新行为主义代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中指出:经典条件的反射能诱发学生的思维迁移,操作条件反射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此可见,学生巩固新知采用迁移手段,能促进学生的思路拓展,达到发现迁移的目的,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举一反三,迁移过渡。

4.3 “主体探究、发现迁移”创新学习课堂教学对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有极大影响。前苏联数学能力研究家克鲁切茨基经过12年的研究编著的《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中指出:学生的数学能力九种,其中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归纳为数学的基本能力之一。由迁移发现,再通过探究进行分析、推理、归纳概括出新知这一学习模式贯穿于这个实验教学模式的始终,经过长期训练,使学生的分析、推理、归纳能力逐步提高,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形成一定的思维品质。

4.4 “主体探究、发现迁移”创新学习课堂教学对学生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有极大影响。学生的运算能力是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基本能力和手段,它是其它学科学习的基础之一。《小数课程标准》同时提出:“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具有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针对这一问题,“迁移发现、主体探究”实验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方法、手段的迁移,能迅速、灵活、精确地进行运算,特别是高年级整数、分数四则运算中,掌握了迁移规律和方法后,能灵活运用,提高了运算的速度和准确度,从实验末测中看到,效果极好。

4.5 “主体探究、发现迁移”创新学习课堂教学对学生主体探究意识的发挥有极大影响。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育思想中提出了教育最优化的衡量标准:是不是在尽可能发挥最大效益,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教师尽可能在时间少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这就要取决于学生的主体发挥。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利用迁移发现新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自主、主动、积极的去探求、探究,从而归纳总结形成新方法,如果学生缺乏主动意识,就难以获取新方法。因此,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强,主动探究能力强,整堂课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收稿日期:2013-10-22

上一篇:一位大学校长的励志试验 下一篇:民国中小学教师的工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