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巴黎时,我们谈些什么?

时间:2022-10-16 02:16:28

巴黎是设计和艺术的大都会,也是让人尽情享乐的自由之地。设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巴黎,而巴黎每天呼吸的也是设计的负离子,这座城市的繁华和寂寞,热情和冷漠,都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也才涌现了令世界屏息的人事物。

PART 1

时光

非常优美,非常人工的

法式古典气魄,

加上全世界最美丽的欧洲小镇感觉,

千年历史缔造出来的这个城市依然历历在目。

(左页)Matthias Kiss的雕塑作品是标准的将传统元素重组翻新。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受到传统和未来双重因素的影响。将巴洛克式装饰元素以现代主义语义重组再展示于现代主义的建筑空间,这种冲突和联系带来的思索持久且耐人寻味。在艾未未的早期作品中也常见类似的表达。

1. 3D瓷瓶是意大利设计师Guido Garotti于2011年开始的一个试验设计系列,在这个作品中设计师把最新的三维立体影像技术呈现在手工陶瓷上:传统的圣母形象,传统的绘画技术和烧造工艺在3D红蓝镜片下显现出别样的神采。

2. 设计师手稿。

3. 相比3D瓷瓶,Guido Garotti 的另一件作品——交通指示牌使用了另一种手法。通过手工绘画和留白技术的处理,传统的宗教题材装饰瓷盘上的图案,变成了今天的交通指示牌的背景。

4. Marbled Cups是为On Time展览定制的作品,以12:48am这个时间为原点衍生出的系列咖啡杯具。当我们看到大理石飘逸如烟的纹理,蓝绿的色泽,石头的质感,却让东方人本能地想到了茶和茶道,所以,咖啡在西方人的眼里同样有“ 道”的深意。

5. 把一件物品的功能赋予给另一件物品的形式,这种符号学上的游戏确实是当代设计惯用的方法,但在这条路上玩儿得到位的设计师确实少之又少。这面扇形镜子,在手感和尺度上接近日常的手持梳妆镜,因而并无突兀和滑稽之感,但绝算不上上乘的设计之作。

味道

为巴黎家居装饰博览会慕名而来的人,

很难不把国王中轴线上的景观、

时髦的左岸和巴黎的心脏卢浮宫放进行程,有可能的话,也会去世界级的餐厅品尝美食,到第4区和16区感受迥然不同的生活。

即使这样,也只是尝到了这块蛋糕的一角而已。

1. 每座城市都应有一种图腾式的食物,牛角面包(Croissant) 就是唤醒巴黎人的那缕晨风。把浓香和脆皮挂在肩头、拿在手中、开合在闺蜜眼前、摆弄在情人身边,都会让拥有者得到加倍的关注。

2. 名模Barnabe Fillion同时也是位香水制作师,他为Paul Smith带来的Portrait男香自上市以来受到众多品位男士的青睐。今年9月,Portrait的女香也将上市,相信会有很多女士趋之若鹜。

3. Anthony Girardi坚定地笃信:精良的制作是高品质的保证。以工匠的标准来完成作品是他对待设计的态度。这一系列陶瓷器皿以有机的形态适合手指的把握,开口部造型如柠檬,述说着它们的用途和味道。

4. 粗糙,锈迹,水泥,工业感,这些词很难让人联想到浴室。印象中完美的浴室总是被洁白的陶瓷,锃亮的不锈钢镜面,浪漫的烛光和温润的香气所充溢,这个作品为我们展现了浴室空间的另一种美学。

5.来自法国的女设计师Victoria Wilmotte用喷漆工艺模仿了大海的只言片语,给廉价的树脂材料盘子披上了极具艺术效果的外衣,黑白两色的强烈对比将大海的温存全部扫除干净,留下的是原始野蛮的强烈冲击力。

6. 来自巴西的设计组合 Fernando&Humberto Campana带来的两件家具作品带有明显的雨林气息,把粗犷的自然材质应用在家居设计领域是近年来的流行。这样的设计总会带给人眼前一亮的驻足,但是形式大于内容的夸张总是禁不住时间的考验。

关系

“关系”这个看似抽象的词其实跟

每个人都有关系。在我们周围,有朋友圈、夫妻、恋人、母子、宠物这样的亲密关系,就算势不两立也是关系的一种。

把范围扩大,便是与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你是否喜欢某条街道,走进哪个区心情会明显变化,你是个环境爱护者,

还是个动物保护者等等,

巨细靡遗组成了每一天的生活。

在巴黎,“关系”似乎有更明显的个人主义色彩,但也充满着温暖与新鲜。

(本页)彩色发光模块,按照特定的模式相互组合,不仅自体发光令人惊艳,更在建筑体四周留下奇妙的彩色影子。

1. 卫浴空间可以让人放松,但中规中矩的卫浴环境也容易让人变得麻木。从空间环境中寻求变化,墙纸可以让墙面呈现凹凸视觉变化,卫浴用具在这样的空间中更像是装置般存在,让我们一起想象一下在这里洗涤疲惫,复苏活力的感受吧!

2. 一幅双手交叠的照片成了盘子里的画面,这个“捧着”的姿势流露出浓烈的情绪,空空的手心给人很大的思考空间,对不同人来说有着不同的解读。

3. 可以与美丽的建筑媲美,三个高低不同的凳子和架子仿佛拔地而起的微缩建筑物的“骨骼”,简单利落的美感让人不由屏住呼吸。

4. 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把模块状的白色壁灯装在白色的墙面上,虽然突出墙面,却也与墙面形成连贯关系,打破常规的想法,刷新了白色给我们的视觉效果。

5. 另一个众所周知的天象月食成为了壁灯的样子,黑色圆板会旋转,在它后面重叠的透明发光体便呈现出月食的效果。

时尚

从可可·香奈儿到

卡尔·拉杰菲尔德,

从年幼的女孩到老人,

据说巴黎人对时尚的热爱是唯一可以与意大利人媲美的。

爱丽舍宫后面的一条小街看得见时装世界的整片天空,而MODE这个词翻译成“风尚”太过抽象,

也不是巴黎人整天挂在嘴边的一个词,而是一种天生倜傥。

(右页)看似雍容华贵的皮草衣服是由编织网和白色塑料管制成的,在家居工程上这两件东西扮演微不足道的角色,但在设计师手中成了用设计概念包装的新材料。

1. 巴卡拉(Baccarat)参展的展品有很多,这三件具有代表性的新品是色彩和线条的组合,充分彰显现代设计美感,整体就是自信和时髦的符号。

2. 金色的首饰给人带来珠光宝气,但将它们团成小动物的样子陈列在展示架上,似乎将它们的质感和性质都改变了。

3. Missoni的漂亮彩色花纹在巴黎展上变成了包围在人们四周的蓝色和紫红色,不仅令品牌的设计灵魂发挥至极致,也让人感觉到Missoni紧跟潮流趋势的脚步。

4. 实际的家具上使用了颠覆性的图案,叛逆的暗黑系视觉效果涉及各种主题,与古典家具相融合,色彩又极端可爱。

融合

巴黎不仅是最繁忙的城市,

也是最混乱的城市。漂亮体面的生活在第1区,

而另一个活的夜巴黎就在穷人区第18区,

第19区和其他外国人聚居的地区已经不太像巴黎的样子。

所以巴黎给人的感觉,已经变成了混合体。

(左页)这组挂在墙上,制作精良的玩意儿也许更应该定义为艺术品,但我们在理解它们的时候没有必要分割艺术和设计。不过如果它们悬挂在巴塞尔展或迈阿密展场里,也许可以卖个更好的价钱。

1. Andreason & Leibel的人头造型陶瓷作品带有显著的DIY风格,好像我们通常在礼品店看到的空白面具玩偶,由购买者自己勾画完成最终的创意。他将一种几乎退出历史舞台的发型与类似木瓜形状的白色陶瓷结合在一起,让人对其组合报以会心一笑。

2-5.Cinna的两件家具有着强烈的装置风格,似乎是为特定的人群而设计,在个性化很强的环境下才能发挥出它们的存在感,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设计产品带来的概念远远大于实用性。

3. 埃菲尔铁塔,巴黎的浪漫、神秘和精神都集中在这个地标上,用秀色可餐的蜜糖来消解铁塔的工业感和厚重感,相信会成为巴黎展期间大受欢迎的潮物。

4. 纸风车般的电扇,相信可以非常符合全世界“90后”的喜好,这种外表简单稚拙的设计,如同小植物、小人偶一样,成为他们生活中柔软的陪伴。

6. 类似白描图样的老虎形地毯,白描的纹样使人们更为关注动物的形象而忽略深层的含义。一个德国设计师的类似创意则更为到位,他把廉价的人工纤维地毯裁剪成昂贵的动物皮的形状,廉价的奢华,幽默又讽刺。

幻想

大胆前卫,无厘头,把淘气放大化,

在巴黎都会有市场。新的时髦和规则打破常规,成为在全世界闪耀的风潮。

也许正是因为巴黎美到不真实,

如果不牺牲这些严肃的美,就无法从过去中醒来。

1. Hubert de Malherbe这个室内设计作品是个非常怪诞的设计,就像是每个人都做过的非常怪诞的梦,醒来后觉得梦境很完整,又好像遗漏了什么。不过Hubert de Malherbe一边喝着波尔多红酒一边完成的方案,一定能让人远远地抛开现实世界。

2.设计师Marlène Janin为“Terrenoire”项目所做的设计手稿,一些呈现出布料质感的线迹排列出了山脉的样子,令人十分期待它们真实的样子。

3. Ingo Maurer素有光之诗人的雅号,但是他的作品在我看来总带有些不可言传的突兀。这件以《最后的晚餐》为背景的装置让人确实读到了些诗的意味,同样是不可言传的诗意。

4. Grégoire de Lafforest的每件作品都在讲述一个故事或者谜语,这正是他作品引人入胜之处。灯的开关似乎被设计成一个气吹,从图片你只能看到谜面,而真正的产品到底如何使用一定要见到实物才知道。

PART 2

聚会!能量!

巴黎家居装饰博览继承巴黎的独特魅力,将独特的家居品和装饰品汇集在一起,而每届博览会的设计师总能引起业界的关注。在2013年的展会上,7号馆亮相的新锐设计师包括:MATHIASKISS、MARCANGE、LAQ、AURELIERIMBERT、DAVIDPERGIER和CHRlSTOPHE HAMAIDE PIERSON。而2013年9月9日至15日将迎来新一届更大规模的巴黎设计周,参观路线分布在巴黎各主要街区,巴黎设计周今年推荐了不同的主题路线,也因此而聚集了许多设计师。

年度室内设计师Joseph Dirand

文/昀炜

一位现代主义大师曾言:没有室内,只有建筑。初闻道,还在设计学院求学的我虽然不解其中的深奥之处,但是依旧不加思索地将这句话视如真理。其实大师口中的任何宣言和警句,都会在一群懵懂的追随者的脑海中萦绕不去。多年后,那位大师已然不在,室内设计却未如当初寓言中那般没落消亡,而是如火如荼地追随着一座座建筑物,遍地开花。每年,全球重要的设计评奖以及设计展中,室内设计向来都以独立的身份展示着自己的魅力和价值。

今年的Masion&Object大展,来自巴黎的设计师Joseph Dirand获得了最佳年度室内设计师的殊荣。Dirand也是建筑专业出身,但对于材料、质感、表面、色彩的特殊敏感,让Dirand的设计穿透了建筑的外墙表皮,进入到建筑的“身体内部”,在人们可以触摸的室内空间中抒写着自己的诗意。看过Dirand作品的人都有这样的共识——他的设计并不带有法式浪漫色彩,甚至跳跃的色彩在他看来都是不必要的。也许是受到摄影师父亲和摄影艺术的影响,Dirand的设计带有明显的黑白胶片情景及镜头感;他尊重建筑空间本身,更尊重他所选择的施工材料、墙面涂料,每件家具的摆设甚至每一寸光影,黑、白、金、银四种颜色覆盖了80%以上的室内空间表面。产自意大利卡拉拉的大理石是Dirand钟爱的装饰材质,他举重若轻,将大理石这样的元素的厚重感瞬间消解,留下了经典的现代主义设计语言。

Dirand对于在既有空间内的任何再造形态都相当严谨,甚至可以用吝啬来形容,我猜想他在最大限度地削减自己的工作量、节省人力成本——对他来说这种猜想可能只是一句谈笑。对于原有建筑空间的尊重是一方面原因,追求空间的极致与纯粹是他不断对自己提出的挑战。空间给予人的感受直观又真实,它一经完成便不可更改,现代主义的简约线条会带有强烈的仪式感,这种形式上的庄严会立刻转化为心理上的约束甚至压抑;Dirand力求消解这种冷酷、坚硬、物质感,把亲和、温软、人性的词汇通过极简的语言和天然的材质讲述出来,这正是挑战所在,也是Dirand的诗意所在。

每个人应该或多或少能从Dirand的设计中得相似的感受,对于Dirand来说,每日面对着巴黎这座让人应接不暇的城市,却始终能坚守一份淡然冷静的理性,这样的态度,是当今每位设计者,以及在自己的领域不断探索的人,应当修炼的素养和品格。

年度设计师Odile Decq

文字整理/蔡宗志

巴黎家居装饰博览会家居趋势的解读,以Energies能量、Illumination光辉、Funtasy幻想、Psychotropia想象力四方面为主题的设计,好的设计必定是从生活上的细节所引发的一种创意,满足了使用上基本的需求外,更是在作品里注入了一些文化、艺术、哲理等不同的元素,提高了生活品质,特别是精神方面的层次。

这次的年度设计师Odile Decq女士,刚好是我在巴黎求学期间的导师,对她有一些了解。在作品回顾中,像把手、桌子、椅子等都是每天必用的东西,甚至有一个放法棍面包的架子。很多人一定无法了解,这有什么好设计的?事实上,对法国人来说,法棍就像中国人的米饭一样,但是Odile Decq不只是把设计做得很有趣(interessant),用一片铁来盘成,同时为面包分类,而且还把她个人的设计理念注入其中。这在她做的室内设计里也体现了,如歌剧院的咖啡厅,一个带状连续的波动。

对于设计师而言,观察及实践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是非常重要的,往往能从中设计出令人惊艳又不一样的设计,而有趣的生活更重要,才能创造出更多有趣的设计。

记得一次上课(那已经是去巴黎一年半了,同学以外国人居多),Odile Decq突然问所有学生,“有谁没吃过法国奶酪,有谁没喝过法国红酒”,在场还真的有人举手,结果Odile Decq说:“你可以回国了,不用再来巴黎念书了。” 她说:“到了巴黎,不去体验法式生活,怎能了解法国的文化呢?上课固然重要,但那只是一小部分而已,最重要的是这个城市能给你什么,只有靠你自己去体验,设计就是这个道理。”几年后,我才知道,Odile Decq 很喜欢吃奶酪。 几次在北京见面,都会安排去吃特别的食物,她也什么都敢尝试,是一位标准的美食主义者。

Odile Decq女士1978年从维莱特毕业后便立即创办了自己的建筑设计工作室,同时在巴黎政治大学攻读城市规划专业,并于1979年毕业。她很快获得国际认可,1990年她接到第一个设计案——法国雷恩西部人民银行的规划,此后无数的奖项伴随这座建筑的诞生纷至沓来。事务所的创新佳作1996年荣获第六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最高奖“金狮奖”。2000年,Odile Decq赢得巴黎UNESCO会议大厅的重新规划设计案竞选,并通过这次案例完成了她的首批设计物品:座椅,桌子,接待处等等。之后,她的大多数建筑设计作品均以独特的视角体现:2010年与 Poltrona Frau合作设计了罗马MACRO当代艺术博物馆观众席座椅和咖啡厅桌椅,2011年与Poltrona Frau合作设计巴黎加尼叶歌剧院座椅,2013年再度与Luceplan合作完成法国里昂智奥会展总部的代表性花瓣灯。她的跨学科才智如今获得巴黎家居展的赞许。在2013年9月的展览上她的个人展区内,以模拟通道的形式,带领大家一起探索一个全新的世界。

上一篇:药闻 9期 下一篇:人造优质小分子水影响医疗模式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