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促进中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时间:2022-10-16 02:11:56

浅议如何促进中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摘要:音乐课堂是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音乐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音乐教学中,假设教师照搬教材,毫无创新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那么教师就很难完成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本文着重于分析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并针对这一特殊的群体做教学研究,设计策略,旨在提高中学生的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关键词:课堂氛围 激发兴趣 鼓励

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心理的核心之一是审美,而音乐等艺术教育更是目前最有效的针对人类审美的教育方法。中学生的心理处于个性形成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引导可以对中学生的心理成长和人生观的建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据调查显示:“现在中学生中,100%的学生喜欢音乐,但却有80%的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大多数学生即使愿意上音乐课也不是因为上课的内容,而是因为他们觉得,音乐课至少不像语数英那样‘严肃’。”由此可以看出,现今的音乐教育形势并不容乐观。

一、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根据林崇德的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处于个体身心发展与变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主要心理特征呈现出的两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首先,青少年阶段的中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明显增强,感情相对丰富,但会有不稳定因素导致其常常缺乏控制。

其次,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使他们出现了强烈的成人感和要求独立的冲动。他们的自信、自尊心在增强,对于他人的评价相对敏感,他们重视感情,容易激动和冲动,想克服困难但缺乏毅力。

二、青少年心理特点对其音乐学习的影响

舒特・戴森和加布里埃尔同样认为,由于青少年心理变化正处过渡期,他们对音乐的认知能力在增强。中学生这一阶段对音乐的理解偏爱于用歌唱去感受音乐作品,同时对乐理和和声等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是他们认知能力增强的一大表现。

由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快速发展和第二生理特征的变化,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对于认知范围内的美的事物产生好奇,热衷于模仿一些明星。对流行音乐更是表现出极大的热衷,其主要原因在于流行歌曲多以情歌为主,容易使中学生朦胧的情感产生共鸣。与各种音乐教材相比,流行歌曲更通俗易懂,简单易上口,因此对教材中的枯燥内容教学过程及方法产生厌烦的情绪。

三、针对中学生的心里特点制定音乐学习教学方法

(一)教师的基本素质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基本了解中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一些特点,因此根据以上的特点制定实际的操作方法才能最大程度上的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实施和制定教学方法之前,必须有较好的教师的职业素质作为基础。

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师的能力素养和职业心理健康。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储备,要有精深的音乐专业知识,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了解音乐史以及音乐的基本理论和音乐体系,同时教师还要具备现代教育思想,不断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

(二)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除了教师本身的素质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外,如何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的安排课堂的教学情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引导学生提高他们音乐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其教学过程的设定可以分为几个方面:开头、衔接、结尾。

1.新颖的开头

音乐是灵活多变的。一堂好课主要就是导入,导入的生动有趣。学生才会对音乐学习的欲望“长盛不衰”。例如:在学习《永远的莫扎特》一课时,我们可以用S.H.E演唱的《不想长大》导入。学生听到熟悉的流行歌曲心中会产生多个疑问,同时会不自觉的跟着旋律哼唱。此时点出《不想长大》改变自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引出今天的主题。

2.巧妙的衔接

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注意每个教学环节的衔接,课堂教学就会顺利流畅。例如,上一堂课讲到了海顿。这节课讲贝多芬或者莫扎特可以用“维也纳三杰”来联系。可以让学生猜他们的年龄大小。在课堂的两个知识点之间,也要做好衔接。例如:在学习三连音、切分音、休止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根据字面意思自己思考这个节奏会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教师再打出正确的节奏让学生仔细听。等到学生差不多掌握了此节奏的时候,教师故意打错一个节奏,让学生之处教师的错误,由此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鉴别。

3.精彩的结尾

无论是电影还是故事,都要有高潮。课堂也如是,因此一堂精彩的课少不了高潮。课堂中的高潮一般适合放在课堂的结尾。同开头的引入法一样,结尾也可以采取很多能让中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方式,如回味式的结尾,例如:《非洲的灵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拿出一个鼓,问学生这是什么。然后说:“非洲有很多种乐器,鼓是最重要的乐器。鼓在非洲不仅仅是乐器,还有别的功能。比如说话鼓、欢迎鼓等。同学们想了解吗?我们下节课再介绍。”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影响着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和认知度,要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须通过这上述几个方面来引导、激励他们。除此之外,还有通过优秀作品培养学习,用分组合作的形式团结学生,培养民主型师生关系等都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尹红.音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福安.中学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崔亨玉.创设良好课堂氛围 激发音乐学习兴趣[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03).

[4]吴文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愉快参与音乐教学[J].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8,(12).

[5]林崇德.中学生心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上一篇:古典芭蕾基训教学中突出民族舞教学特点的有效... 下一篇:不寻常的生意经:摆地摊也能开“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