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建立体育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

时间:2022-10-16 02:00:39

浅析如何建立体育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前提。

1、建立民主思想

现今的学生有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个性,树立民主思想,首先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着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这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

体育教师不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造成师生关系的一种不平等。如有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无意中形成的口头禅:“你怎么那么笨,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也不会做!给我再做一遍”“给我站好了,别在那做小动作!”仿佛学生是为了教师才须进行锻炼,才要做好、站好的。再有就是在训练过程中,一些做不好的学生。而有的体育教师非要把这个学生叫到队伍前面让其再做同一个动作,而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心理产生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老师却不给自己留点面子,因此就会对这位教师产生疏远,不愿接近,甚至导致有的学生会产生逆反的心理和这位教师对着干。学生需要教师的理解,如有的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做某个动作非常漂亮,这时他也有很强的表现欲。但是教师没有发现,甚至根本不予理睬。还有的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需要教师肯定与表扬,但是教师没有察觉,或是觉得他就应该做到这样,往往会使这些学生认为老师不看重他们,不理解他们,而拉大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出现了教师埋怨学生,学生不理解教师现象。

在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往。要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师生的平等对待,意味着重视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参与交往的个体的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互为主体。

2、树立教师形象

树立教师形象要从强化教师意识做起,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在语言表达、动作示范、组织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如上好第一节课,严肃、亲切、和蔼的教态,正确、优美的示范,精辟、生动的讲解,整齐、清洁的器材等等,使学生对你有一种新异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样,有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信服。老师教育学生的同时,也不断完善自我,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而在平时交往中,教师也应该不断完善自我,为人师表。教师要确立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和课程标准,提高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并不断在实践中探索、研究,以渊博的学识,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个性作为学生的楷模,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只有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真正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3、加强师德建设

“热爱学生是教师素质中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是教育素养的实质,是教育艺术的基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要真情对待每个学生,关心爱护每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那些体质较弱,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经常在课中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肯定他们的付出,表扬他们的进步,切实帮助他们。教师应做到: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教师应该诚恳地对待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且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能处处以长者、智者自居,搞师道尊严而居高临下,动辄训斥、警告、体罚学生。

4、提高教学艺术性

教师在讲课中要精练,生动活泼,幽默有趣。在整堂课中多一些鼓励,多―些赞美,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动作的兴趣,如在比赛中,经常使用语言的调动法,使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如在学习广播操“时代在召唤”中,教师的优美动作,能激发学生快速掌握动作。每一个学生都喜欢看示范,如乔丹的投篮技术,刘翔的跨栏动作等。正确的示范,往往能使学生产生羡慕的心情,就像教师给学生做示范,做得优美,做得标准,学生暗地里肯定在说“老师真帅”,“老师真棒”,还有学生会说:“老师再来一个”。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学生都想通过自己的动作来跟老师较量。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首要前提。通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只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不断改革创新教法,寻求更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教法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如在课的开始部分,运用简单的游戏和器械操,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除此可利用竞赛、表演、测验等方法,也可以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看录像、电影、观摩比赛等,来提高学生对各项运动的兴趣。

提高教学的艺术性,让体育课充满欢乐,而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爱屋及乌,从学生喜爱体育课,才会使学生喜欢体育教师,热爱体育教师,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才会更进一步建立师生之间良好关系。

上一篇:改革体育教学,提高育人质量 下一篇:实施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对学校体育教师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