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没有症状,需要服降尿酸药吗?

时间:2022-10-16 01:47:33

生活实例

张先生今年65岁,15年前,他出现左足趾关节处红肿痛,医生诊断为痛风,应用止痛药和降尿酸药等治疗,症状很快好转。但是,张先生认为降尿酸药副作用大,在症状好转后即停药。此后,张先生痛风每年发作1~2次,每次均在发作时短期服药治疗。近2年,他的痛风发作频率显著增高,每2~3月即发作一次,近期更是出现夜晚尿量增多、晨起眼脸水肿表现,到医院检查发现他肾功能不全,血肌酐达156微摩尔/升。

痛风:没有症状,需要服降尿酸药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副教授? 邹建洲

痛风是一种因尿酸盐沉积于关节而导致的急性炎症性关节疾病,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血尿酸的升高。当血尿酸水平升高达到某组织内尿酸溶解饱和度阈值时,尿酸盐会从组织液中析出,以尿酸单钠结晶形态沉积于关节和其他组织中,引起炎症。因此,痛风的防治关键是控制血尿酸水平,防止血尿酸水平超过组织溶解饱和度。为此,需要应用降尿酸药,使患者体内的尿酸水平得以平稳降低至尿酸溶解饱和度以下。

一般地说,当血尿酸升高未达到组织溶解饱和度阈值时,不会引起急性关节炎的改变,即急性痛风发作(痛风处于缓解期),这时常常无关节疼痛等症状,因此一些患者会擅自停用降尿酸药。其实,此时的血尿酸水平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研究已发现,血尿酸升高会引起血管损伤,与冠心病和脑中风的发生呈密切相关;长期高尿酸血症会引起肾脏损害,导致尿酸性肾病,重者可发展至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研究还发现,血尿酸升高会加重高血压,并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例子中的张先生由于血尿酸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痛风急性发作频繁,导致肾功能受损,并最终引起血肌酐上升。

因此,痛风患者除了在痛风急性发作期间应积极控制血尿酸外,在痛风缓解期,即无症状期也应进行降尿酸治疗,尽可能把血尿酸水平降至临床许可范围内(血尿酸水平控制在6毫克/分升,即357微摩尔/升以下)。这样既能避免痛风再次急性发作,对其他靶器官如心脏、肾脏、脑等也能起到保护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痛风发作除与血尿酸水平高低有关外,与血尿酸的波动幅度也有关,尿酸水平波动幅度大者易出现痛风急性发作,因此,血尿酸的控制需要缓慢平稳进行。

有的患者认为,血尿酸与食物中的嘌呤有关,平时在饮食上多加注意,就不必服降尿酸药。事实上,体内血尿酸的2/3以上来源于机体自身的代谢,只有不到1/3来源于食物等外源性途径。因此,单纯依靠饮食中限制嘌呤(尿酸合成的前体物质)的摄入,很难使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控制在理想水平,需要联合应用降尿酸药进行治疗,才能使血尿酸控制在理想的水平。

总之,无症状的痛风患者应规则、长期服用降尿酸药,使血尿酸水平得到平稳有效控制。这样既能避免痛风的急性发作,也能预防高尿酸血症带来的其他危害,避免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等。

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降尿酸药

当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降尿酸药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别嘌醇;另一类是促进尿酸从肾脏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这两类药物各有优缺点,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新近,国外研制了一种能直接分解尿酸的药物(尿酸酶类药物),临床应用显示对急性痛风患者,特别是对应用别嘌醇有医学禁忌的患者疗效好。

上一篇:四季调理新选择——“素补” 下一篇:“仙草”灵芝抗癌强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