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及策略

时间:2022-06-08 02:02:14

学校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及策略

摘 要:家庭、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作用。为此,如何构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协作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管理和教育学生,成为教育工作者思考并为之不断尝试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学校 家庭 结合 教育

一、家庭、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主要策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

1.与家长平等沟通。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要非常注意自己的态度问题,应该与家长平等沟通。如果老师与家长联系过程中态度生硬,每时每刻都是一副好为人师,教训人的语气和态度,往往不能与家长平等交流,老师即使与家庭联系的再多,恐怕都得不偿失,甚至适得其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与老师是平等的,只不过是不同场合的教育者而已。不能因为学生的学校表现不好,一味地批评家长或对家长大发怒气,应该平等地与家长探讨。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真正尊重每一位家长。教师应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并积极家访征询他们对学校教育的建议。应该虚心向家长学习,努力与学生的家长共学习、同成长,这样才能在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提高合作伙伴的整体素质,为真正增强合作效果打下基础。

2.及时沟通。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寻找每一位学生的“苗头”,并及时告知家长,是优点就让它白天、晚上不间断的扩大影响,若是缺点就得引起家长的重视,并要求配合教育,让缺点不间断的受到控制,直至被消灭。另外,还可以经常把班级里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方式,或者班级近阶段的德育目标通过校讯通告知家长,有时也会提出小建议,指出哪些方面需要家长配合。这样做,一来让家长感觉受到了重视,增加家长的责任感,让他们更加主动教育孩子;二来引导家长思想,让他们知道该做什么,全面配合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之后再对家长的有效的监督,及时地送上“表扬短信”,并向家长汇报教育成果,不但激励了孩子继续努力,也激励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通过与家长沟通,信息得到及时反馈,随时调整教育策略和方式方法,让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的同时也让家长学会教育孩子。一来一往,家校联系逐渐密切起来。

3.家长会是传统而又行之有效的家校联系方式。家长会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面对面,收获成效的时候。通过家长会可以使得家长和老师得以更全面地了解孩子。通过这种方式老师和家长可以找到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方法,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一生成长。家长会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搭建起互相衔接与沟通的桥梁,取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赢,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将大有裨益。家长会要让家长明白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让家长明白教育之道,不外乎以心换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父母不要己所不欲,硬施于人。学校对家长要进行素质教育,最要紧的不是教育好孩子,而是教育好父母,父母的素质决定着孩子的素质。家长要真正和孩子建立意识上的平等。让每个父母都牢记“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这个道理。作为父母,不仅要正确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还要及时纠正自己的失误。

家长会要让家长明白作为一名合格的父母,不仅要正确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还要随时向专家请教,与学校沟通,及时纠正自己的失误,将科学的家教观念和先进的家教方法应用到家庭教育中来,还要把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等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全面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教育和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配合学校,努力将学生培育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4.注意多报喜、巧批评。打个电话、发条短信让家长知道学生取得的进步,对其进行表扬,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同时也能激励家长进一步配合学校的教育。再有问题的学生,其身上总有闪光的地方。

因此,在与家长联系的过程中,要本着以表扬为主的宗旨。即使某一个电话、某一次谈话、某一次家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指出学生的不足,开场白都应以表扬为主。因为教师一旦先表扬了,再提出批评也好,建议也罢,家长从心理上都比较愿意接受,教师联系的目的也最终可达到。如果一开头就是一顿埋怨,一气批评,家长哪怕嘴上服了,心里也不服。就算教师讲的都是真话,家长也认可了这些批评,教师下次再与他联系的时候,他会担心再吃一顿批评,有些胆寒,有些不情愿,就更别指望家长与教师主动联系了。这样教师与家长联系的意义就逐渐丧失,家长也可能会离得越来越远。

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不可分割的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受教育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模式,这两者应该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每个学生都是一块待雕琢的璞玉,能否雕琢出美玉,全在于当工匠的父母和学校之手。每一个优秀孩子的成长,都凝聚着父母和学校巨大的心血和智慧,成功绝非偶然。在学生的教育上,同样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赵刚《家长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在体育教学中应把握好合作学习 下一篇: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