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计量与计价》课程调研报告

时间:2022-10-16 01:33:56

《建筑计量与计价》课程调研报告

【摘要】本文对建筑行业施工员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研,尤其是对工地现场施工员的预算能力需求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细致的调研。本次调研的目的是:(1)调研建筑企业用人单位对施工员预算能力的要求;(2)我校学生就业的施工员对岗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运用情况;(3)掌握我校学生就业情况;(4)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完善我校施工员方向的《建筑计量与计价》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

【关键词】调研 建筑计量与计价 企业需求 课程改革 一体化教学

1 背景概况

随着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对施工员的需求不断增加。毕业生主要在施工、建设、监理中介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工作。我校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社会需要,目前和未来几年的人才供求关系如何,该岗位对毕业生有何要求,都是培养人才时必须了解的。此外,广泛深入的调研,对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三方都大有裨益。对学校来说,通过对本校毕业生的工作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向用人单位征求在专业设置、毕业生素质、培养目标和方向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可以了解自己的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合理;对学生来说,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新型、科学的就业观;对用人单位来说,可以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就业意向和需求标准,便于采取相关措施吸引广大毕业生。

2 调研的目的及内容

根据中职建筑类课程建设的需要,调研小组于2013年6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对实习在外的学生和项目上的项目经理进行关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的调研。本次调研的目的是:①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思路。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实施与建设情况。④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效果评价。

3 调研的基本情况

3.1调研安排

根据研究《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1],我们了解到施工员的五项工作职责中,第三项为施工进度成本控制,具体表现为:(1)参与制定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资源需求计划,编制施工作业计划。(2)参与做好施工现场组织协调工作,合理调配生产资源;落实施工作业计划。(3)参与现场经济技术签证、成本控制及成本核算。(4)负责施工平面布置的动态管理。对应的应具备的专业技能:(1)能够正确划分施工区段,合理确定施工顺序。(2)能够进行资源平衡计算,参与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及资源需求计划,控制调整计划。(3)能够进行工程量计算及初步的工程计价。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中还提到施工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中,需要熟悉工程预算的基本知识、熟悉工程成本管理的基本知识。

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的要求,我们制作了调查问卷,并且以实地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电话等形式进行调研。分别调研桂林、南宁、防城港、北海、贵港、河池、贺州等18个县市的152个工地。发出问卷调查表数179份,收回调查表165份。

3.2调研结果

从调研的统计我们发现施工现场存在以下需求:1、施工现场依旧需要施工员进行一定的计量工作;2、需要施工员掌握一定的手算和机算能力。

但是应届毕业生在计量这方面的能力依旧较差,体现在:1、无法很好的理解图集和国家规范的要求,计算思路不清晰;2、对于现场签证的工程量不会计算;3、钢筋平法图集看不懂,无法很好的进行钢筋算量;4、有构造要求的屋面等构件也无法熟练进行算量。

4 提出的改革方案

4.1课程培养目标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中职建工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调研搜集施工员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等信息,召开企业专家指导委员会,讨论各部门岗位的工作任务及岗位技能,分析确定了施工员为方向的学生在计量计价课程上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在对建筑工程进行计量与计价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和能力。掌握计量与计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理解工程对象的计量与计价的依据、范围和要求,以便在所从事工作活动中做到:

①正确地采集与工程造价相关的信息、资料。

②正确地运用国家工程造价方面的法律、规范、标准、和造价软件。

③正确地界定计价范围和选用计价方法。

④正确地分析不同结构类型、不同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特点、组成、计算内容和计算结果。

⑤正确地进行工程经济评价。

4.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通过整合改造课程内容,以构建学习情境,设计“工作任务”,与《构造识图》等前期课程统一图纸,完成一套项目从识图到计量与计价的学习。采用最新的2013版《广西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2013《广西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费用定额》以及标准图集等有关资料开展教学。

在先进性方面,我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机房资源,购买“广联达”、“博奥”软件的多网络节点版造价软件,使学生成为手算机算双能手。

表1.课程设计

依据职业能力要求,将行动领域经过系统化的教学处理转化为学习领域,形成来源于工作实际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任务。我校本着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原则,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成4个模块, 四个项目,又根据不同的项目细分出相应的任务(详见表1)根据工作任务安排相应的教学单元及课时,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

4.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实施与建设情况

4.3.1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过程中,以实际项目为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项目教学。组织项目教学内容时参照施工图预算、广西定额编制实际的工作过程,以该项目为载体,导入教学,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训练,完成项目任务。整个教学整体设计遵循“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的原则。缩短课堂教学和毕业生职业生涯之间的距离,缩短毕业生的职业适用期,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真正实现上岗就能顶岗。

4.3.2建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考核和评价体系

该课程改革传统的老师评价手段和考试考核方法,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考核。采用项目评价、小组评价、学生自评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结合提问、作业、平时测验、实训操作及考试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任务驱动,突出过程和能力考核。

4.3.3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带动课程建设

我校每年均会安排老师进行“双师型”技能培训,为真正与企业结合,了解企业需要,为企业培养人才打下基础。本课程的授课老师还专门返聘在企业有多年工作经验的2位造价人员,组成了《建筑计量与计价》课程任课教师的授课团队。团队在授课过程中,不断进行相互间的学习和教学内容的讨论、修正,做到校企合作,提高教学质量。

4.3.4积极编写与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校本教材、实训手册带动课程建设

因为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以一个完整的图纸进行教学,所以必须有与图纸相对应的教材和实训手册。我校积极采用项目教学法编写了与最新2013《广西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和图纸相对应的校本教材,并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编写了实训手册,列举相关案例和具体案例详解,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实训任务。老师、学生在使用教材和实训手册的过程中,都表示这些资料,内容新颖,使用方便,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参考文献】

[1]JGJ/T250-2011.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S].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

[2]李江平.“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浅谈[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02):112

上一篇:图书管理中计算机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分析 下一篇:大学生坚韧人格职务及生源地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