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

时间:2022-09-23 12:53:19

中国建设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

前言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通过为客户办理收款、付款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即银行不需动用自己的资金,依托业务、技术、机构、信誉和人才等优势,以中间人的身份客户承办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它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构成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因为不涉及自身资产和负债的运用,不会反映到资产负债表上,因此又称为表外业务。其主要业务品种包括汇兑、结算、、信托、租赁、银行卡以及咨询业务等。其分类标准有三种,即按收入来源,功能性质和风险三种,按收入来源是国际上最常用的标准,而我国在《关于落实有关问题的通知》(2002)中,将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按性质功能分为九类,即支付结算,银行卡,类,担保类,承诺类,交易类,资金托管,咨询顾问和其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具有风险小、成本低、利润高等特点,收取手续费是银行做中间业务的重要行为特征。

1建设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

与国外银行业相比,中间业务占比较小。首先,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使得与外资银行相比中间业务占比较少的建行处于竞争劣势。2006年我国进入WTO后,市场逐渐开放,各个方面需与世界接轨,银行需要走出国门与外资银行竞争,同时,外资银行大批进驻中国,两者竞争加剧,而争夺中间业务市场也成为两者竞争的重中之重。缺少中间业务市场不单单是利润的损失,也是稳定,优质客户群体的丧失。

其次,中间业务收入,即非利息收入占比较少,意味着利息收入占比较高,也就是说,银行依靠存贷利差取得的收入占比较高,而这种主要依靠传统的存贷利差取得营业收入的模式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性。基于经济运行机制的日趋市场化和经济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对利率管制负效应的认识,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成为一种趋势,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降低贷款利率已成为银行争夺优质客户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竞争手段,而同时,越来越多的优质客户与银行在存款利率的讨价能力不断提高,存贷利差在逐步缩小,这将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经营收入和利润水平,使得利息收入占较高的银行面临的竞争和经营压力越来越大,而中间业务因其风险小、成本低、利润高的特点将成为银行稳定的收入来源,所以,较高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将减小银行经营的风险。

除此之外,从了解到的信息看,建设银行开展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汇兑结算、委托和担保业务。而一些技术含量较高,与现代金融发展关系密切的业务,例如远期利率协议、货币利率互换等则少之又少。与之相比,欧洲商业银行的非利差业务产品种类繁多,除了结算、、基金托管、信用卡、咨询、外汇交易等品种外,还提供基金管理、代客资产管理、证券经纪等投资银行业务,可见产品范围和收入结构都有巨大差别。以巴克莱银行的全球投资部门为例,目前受托管理着36个国家1800多个机构客户4350多亿英镑的各类资产,堪称全球最大的机构资产委托管理行。而我国目前投资收益所占比仅为1.36%。

2中国建设银行中间业务问题分析

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与所在社会的经济发达程度有着正相关的关系,中间业务提供的是高品质、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同样需要客户具有相应较为旺盛的业务需求。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体经济水平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客户对中间业务的认知进维持在结算、和银行卡等简单、传统的中间业务,对交易更为复杂,专业化程度更强的电子银行和担保等业务的需求并不旺盛。制度方面,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银行制度,以及分业经营的机制,使得中间业务占比少,品种单一,缺乏创新能力。

从建行所处的大环境来说,目前我国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系统尚未实现 “完全” 互通和相关资源的 “充分” 共享,国内商业银行信息管理系统还不完善。从建行自身来说,中间业务电子处理平台仍不先进,比方说信息处理滞后,各项收费依旧要靠前台柜员手工录入操作,收费的自动化、电子化的程度不高,降低了办事效率,还易导致差错的发生;产品电子化支持不足,产品创新中,科技支持落后,目前建行对技术水平较高的咨询、担保、评估等业务电子操作系统化程度不高,难以在业务办理过程中进行监控和指导。这些因素对建行中间业务的科技化进程,显然都构成了障碍。

同时,硬件方面,硬件设施跟不上市场的需求,缺乏健全科学的核算体系,造成服务质量低下,同时大部分的网点存在门面小,柜台办理业务人员少,排队等候时间长等问题,银行的硬件设施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时,会使客户产生厌烦情绪,从而造成客户群流失。

3中国建设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对策

建行在发展中间业务的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导向,推出适合市场需求,受客户欢迎,技术含量高、风险较小且收益相对稳定的业务品种。实行差异化的发展策略,继续发挥建行手续费及佣金的传统优势,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金融资产服务和间接融资服务。通过发展金融资产服务业务,银行可以连同股票、基金、债券、票据、保险等多类投资市场,为不同类型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推动自身经营转型,有效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

改善营业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逐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并且通过多种途径吸纳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中间业务人才,建立一支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人才队伍,才能提高中间业务发展软实力,为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建民.对赤峰市银行中间业务开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内蒙古金融研究,2012,10:58-59

[2]田洪涛.对基层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情况的调查.河北金融,2006,8:36-38

[3]刘树德.关于滁州市金融业服务收费情况的调查与思考.金融实务,2010,9:60-62

上一篇:浅谈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 下一篇:浅谈对网络安全及防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