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国学渗透

时间:2022-10-16 01:03:11

浅论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国学渗透

[摘要]近些年来国学热之风在全国悄然兴起,这对于当代青年的成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从历史中感受并学习国学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但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国学的内容值得我们每一个高校中国历史教师深思。传承国学不仅符合高校的教学定位,同时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历史教学 国学渗透 重新架构

[作者简介]魏志罡(1978- ),男,吉林通化人,韩山师范学院政法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广东 潮州 52104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180-02

一、国学概述

1.国学的定义。研究国学,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国学。古人云:“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由此可知,国学最早是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等教学机构,这并不是我们今天国人口中所称的国学。今天所讲的国学则有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专指清朝末年产生的一种文化。当时,西方文化逐渐向中国渗透,形成了“西学东渐”之风,形成了当时所谓的“西学”。为了与之区别,一些知识分子就把中国传统文化统称为“国学”,晚清时期也成了中国文化转型的关键期。但对于如何定义国学这个问题,严格意义上来说,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做出一个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个普遍认可的说法,即“国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提出:“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更多是强调“国故”中的一些经世致用之学,该定位由于受到历史时代的局限,不足以概括今天国人认知范畴中所认定的国学。随着时代的进步,今天的国学也不仅仅局限于经世致用的范畴,更多是指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精神,而非读几篇中国传统经文就能领略的。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不能以读多少篇经典文献作为学习国学的一个标尺,更多应着眼于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统的领悟。

2.国学的构成。总体而言,国学就是指中华文化的传承。在不同的时代对国学的构成也有所不同。今天看来,国学应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流传下来的传统典籍,这些属于有形产物。记载于经、史、子、集中的学问,儒家、道家等思想也涵盖其中。《四库全书》的分类方法比较明确:“经”主要是指儒家思想、文化系统;“子”也就是道家和佛家等的思想;“史”就是指历史;“集”是个人文集,比如兵家、农家等思想著作,这些东西我们今天都是用历史来展现的。另一种则是无形产物,也就是我们所指的精神传承。这种精神主要依托第一种有形产物传承下来,没有第一种具体文字的流传是不可能单独存在的。

二、中国历史教学中的国学渗透

1.渗透的必要性。当代的大学生对于国学的领悟要求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发生了变化。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国学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是要靠同学们课余时间的自我学习;二是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国学习得过程。作为一名中国近代史的老师更是应该在课堂上将国学更好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

根据邓先生的国学传统定义来看,国学成为一门学科是在中国近代晚期时形成的,在此之前,虽然国学渊远流长但是并没有形成一门学科。究其原因,有一定的历史原由:这一时期西方社会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的文明,中国的有识之士也第一次有机会去真正了解世界。在中西文明的碰撞当中我们看到中国的文明被撞得支离破碎,以至于当时的中国文化在西方人的眼中是那么的脆弱:“中国人做过什么?他们知道些什么?他们对科学作过什么样的贡献?他们不是对现代艺术和科学完全无知吗?”面对这样的误解、鄙视和,国人才真正去查找中国文化的缺失。

以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洋务运动是一次中国人将西方文明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典范。“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主旨,当时提出的“中体”就与我们现今意义的国学概念十分接近了。洋务运动的贡献不仅仅是针对其本身所取得的一些成果,更重要的一点是它让学生们明白了中国文化背后的国学内容之所在。使学生真正明白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只是那些四书五经、八股文章,还应该是“经世致用”之学。

2.渗透方法。热衷于国学是好事,但切不可盲目而为。任何学习都要讲求方法,国学之习得亦然。笔者认为,在中国近代史的讲授过程中去渗透国学内容,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首先,要有历史观。今天很多人一提起国学都觉得很熟悉,但再向深去探讨则感觉到非常困惑。什么原因呢?首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国学来说没有一个总体的历史观。要想获得历史观就一定要去研读中国历史典籍,因为国学流传到今天,我们更多的感受应该是从历史典籍中来的。

其次,要学会整理。很多人认为国学书籍很难懂,诚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古文的阅读对我们今人来说确实是感觉比较晦涩,但却并非是完全不可读懂的,只要学会了整理就会事半功倍。胡适先生对于整理提到过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形式上给古籍加上标点,替它分开段落;二是在内容方面加上新的注解,折中旧有的注解。今天我们享有很多前人的成果,所以我们的阅读和学习容易了很多,但是必要的整理工作还是需要有的,理出一条主线,做相应的笔记,再加以自己的心得体会,这种学习依旧十分有效。

最后,要有传承性。国学有着几千年来的传承,它是一个系统,我们不能将其割裂,要能够总体把握其传承脉络,这样才能真正去领悟到国学的真谛。断章取义式的理解会对国学形成理解上的徧差,从而不能真正感受到国学的深意。

三、中国历史教学中国学渗透的意义

1.国学在近代的意义。由上论述可知,现代国学在某种意义上讲的其实就是历史。中国浩浩荡荡五千年的历史,每一个历程都有国学的印迹,伴随着历史的前行,国学的积累也在逐渐加厚。1840年后的中国历史被划分为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同时国学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此之前那些四书五经、八股文章随着中国国门的被打开也受到了质疑,而那时也正是国学的一个重要转型期,国人在经历了内忧外患之后,痛定思痛重新审视国学。那时的国学已经与中国古代传统意义上的国故截然不同了,无论是洋务派还是维新派都注重传统理论中那些经世致用之学,同时针对西方文化对之进行有效的整合。但当时也仅仅只是对西方一些成形的科学技术直接拿过来运用,特别是一些自然科学方面成果,带有明显的“拿来主义”色彩,而与其相对的社会科学方面主要还是遵从于中国传统的思想体系,西方先进的政治理论、社会学说等人文方面的内容基本上没有任何引入。

2.当代国学是近代时期的一个延续。近几年兴起的国学与中国古代和近代时期的国学又都不相同。当代国学在古代“经、史、子、集”与近代“西学东渐”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它继承了古代典籍当中的精华,也吸取了西方社会的一些成果,同时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国学理论。当代国学与近尽国学也有着不尽相同理论基础,当代国学对于中国传统的理论尽管也十分重视,但却抛弃了传统思想中那些腐朽的阶级统治思想,更多是重视人的发展理论、社会和谐理论等。一言以蔽之,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是我们今天国学学习的方向。

国学热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取士制度所造就的国学之热远胜于今,但意义却截然不同。高校历来是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根据地,而历史学科是国学传承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同学们学习历史、尊重历史、解读历史,从历史中领悟国学的魅力,是我们高校历史教师目前的重要任务,让国学在历史教学之中得到传承与发扬,也是每一个历史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英)约·罗伯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M].蒋重跃,刘林海,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

[2]章太炎.国学大师说国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上一篇: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 下一篇:试析行动导向型教学法在新疆班汉语教学中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