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秋收为何成了秋后算账

时间:2022-10-16 12:32:47

在当下市场结构下,管理层对市场的救市政策与1993年的救市政策并没有明显区别,均是考虑从供求关系着手来解决市场供求失衡的问题。

从供给端来看,尽管目前对于新股发行改革的问题正在逐步深入,但并没有改变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进一步而言,目前市场仍走在新股发行时断时续的行政调控老路上。

在本轮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改变投资率过高的问题,但目前来看,投资率仍维持在高位,如此高的投资率是以高储蓄率为基础的。

通过储蓄补贴企业及财政来扩大投资,但损失了消费者的福利和储蓄者的实际利息收入,这样的模式的危害不容赘述,但对于目前的现状而言,并没有明显改善,这将导致企业更多的依赖融资,无论是靠债券融资,还是信托融资,或是股票融资,企业在目前盈利普遍走低的环境下,通过融资扩大产能,只会陷入低效率扩张和资本消耗的经营陷阱中,投资者的回报只能靠投机来补偿,价值投资者难以获得真正的基本面支撑。

由于目前面临的是总需求衰退的长期趋势,这一下行趋势将从企业、家庭和资产三个层面最终传导到股市。对企业而言,这意味着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必须要降价才能实现库存去化。而PPI的连续下滑正好表明了企业降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必然影响到企业的收入、盈利及就业状况,最终传导到家庭部门。家庭减少开支,消费数据下行,购房需求下滑,导致资产价格下跌,最终传导到股市。

尽管目前企业面临下行需求,但各地依然进行了激烈的政治锦标赛的竞争,用大量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土地优惠等对企业进行多方位的扩张,企业出现资产长期化的倾向,当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随着资产下行承受压力的时候,未来改善资产负债表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砍掉非核心资产业务,这样资产价格的下行会对金融体系的坏账带来更大的压力。

尽管9月份信贷数据并没有明显的放量,但其他信用投放方式同比增长比较迅猛,如信托、委托贷款、企业债、城投债。根据央行9月份的数据来看,9月份信托贷款增加2024亿元,同比多增2247亿元,这一数据较8月份增加近一倍,创下历史统计以来的次高,仅次于2010年4月。其中40%的资金投向了基础设施,30%的资金投向了房地产领域。

从需求端而言,QFII资金的入场并没有给市场带来明显的增量资金,随着整个股票市场市值规模的扩大,外资对国内股市的影响力已大不如从前。

货币政策亦不敢贸然放松,对楼市的调控即使地方政策敢于放松,但中央对房地产的调控决心犹在。“营改增”政策是否能够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仍需要观察,不过微观层面的信息反映,一些行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由于普遍存在缴纳营业税(税率低),而不愿意接受增值税(税率高)的情况,“营改增”的推进难度较大。

从市场供给的角度而言,尽管新股10月份发行速度和规模明显降低,但未来仍将持续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社会融资总量的概念的提出意味着股市的供给压力不会减少,债市的扩容压力更大。在当前上市融资仍以圈钱为目的的背景下,扩大直接融资的政策必将影响中国股市的长期发展基础,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尤其是在目前行情低迷的背景下,市场人气的损失是重大的。因此,新股发行改革能否成功是A股能否恢复牛市的关键所在。

我们的结论是:A股本身内在运行结构仍处于熊市中期,虽然未来有可能进一步缓解供给压力,但A股偏重融资的定位以及新股制度改革的困难重重,加之投资者保护制度的薄弱,都将影响A股投资的长期吸引力。

对于11月的行情的我们的判断是,整个月份的上半段行情有可能更加乐观,下半段可能存在退潮的风险,须要谨防市场热情的冷却和获利回吐的压力。现阶段做好两手准备,在寻找主题投资机会的同时,控制股票仓位,以防范“秋后算账”的系统性风险。

上一篇:维稳行情逢低做多 下一篇:假币与反假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