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盈变巨亏 华英农业三季报“变脸”

时间:2022-10-04 04:27:17

预盈变巨亏 华英农业三季报“变脸”

有着“世界鸭王”之称的华英农业(002321)三季度却出乎意料的陷入巨亏的泥淖。

华英农业10月18日晚间三季报显示,华英农业的业绩从此前预计的盈利3482—5571万元直接向下修改至亏损达5126.12元,这是华英农业自2009年12月上市以来,首现季度亏损。需要指出的是,就在三季报预告盈利后的1个月、此次利空出台之前,公司4位高管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折价买入了自家股票349万股,这同时也被市场质疑为公司管理层在资本层面发出的错误信号。

预测由盈利变巨亏

从华英农业的三季报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67亿元,同比下降11.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126.12万元,同比暴跌237.79%。对于巨亏的原因,公司在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中称随着公司投资项目逐步投产,主要产品产销量有所增加,但主要产品国内市场销售价格一直处于低迷状态,饲料主要原料采购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力成本进一步升高,尤其是公司主要利润来源的鸭苗价格持续走低,导致公司业绩大幅下滑。

让人不解的是就在此前8月8日公司的业绩预告,公司还曾表示三季度将实现3482—5571万元的盈利,然而正式业绩公告距离该次业绩预告仅仅2个月的时间,业绩就出现高达6000万元差距的天壤之别,这不得不让投资者质疑公司的业绩亏损真实原因,对此,公司董秘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鸭苗作为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三季度一般是销售旺季,虽然在公布业绩预告时已进入三季度一段时间,但考虑到价格反弹速度也比较快,所以仍做出了盈利的预期,但今年鸭苗价格却持续走低,进而导致了巨大的业绩亏损。”

实际上在今年二季度,华英农业的业绩就已经疲态尽显。公司二季度净利润刚刚超过400万元,这也是其上市以来的最低值,如今三季度直接亏损逾5000万元,则进一步凸显了公司业绩低迷的表现。据wind数据统计,至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连续三个季度持续上升,但却净利润连续三个季度持续下滑,且创3年新低。

不仅如此,华英农业如今还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压力,三季报显示公司费用增速远远超过收入增速,在收入增速仅为4.76%的同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增速却分别高达22.23%、7.6%、14.4%,与此同时三季报显示,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为3.78亿元,而同期短期借款为11.19亿元,与期初相比增加了4.47亿元,在业绩亏损的情况下,短期借款偿还可能会有一定的压力。

四高管折价增持

颇有意味的是,就在三季度业绩预告盈利后,华英农业的董事长曹家富率领公司3位高管在大宗交易平台上折价9.7%大举买入公司股票近349万股,动用资金高达1849.7万元,这一行动也被市场错误地解读为公司三季度业绩有望好转。

数据显示,9月7日,华英农业董事长曹家富率领公司另3位高管,在大宗交易平台大举买入自家股票,其中董事长曹家富买入量高达189万股;副总经理李世良和董事常务副总闵群分别接货50万股;公司监事会主席杨志明接货60万股。上述“董监高”买入价均为5.30元,当日收盘价为5.87元,折价幅度为9.71%。四位高管合计接盘349万股,动用资金1849.7万元,其中曹家富动用的资金高达1001.7万元。

公司高管选择在这一时机增持,市场普遍认为华英农业作为周期性投资标的,在三季度养殖旺季来临下,董事长亲自组队增持公司股票,或许就是投资华英农业的一项重要参考。对此,公司董秘也一再表示此举正是表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然而伴随着三季报的明朗,这一举动却不断被质疑为公司高管在资本层面发出的错误信号,误导投资者。对于公司来说,一方面在彼时达到了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作用,另一方面当利空消息后,从公司高管的增持价格5.30元来看,即使按照目前该股在二级市场上的最低价5.42元计算仍具有一定的盈利空间,因此对持有人的影响实在有限,然而对于跟进买入的中小投资者来说,却是不愿承受之重。

上一篇:三季报:从净资产收益率找牛股 下一篇:新兴“城市群”影响置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