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时间:2022-10-16 12:13:18

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初中生物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学科,不仅需要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检验和求证,还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实验结果进行复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物课程已经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和科技产生了紧密的联系,所以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课堂氛围不活跃、师生课堂互动较少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等。高效课堂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提高了生物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一、教师首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和主宰,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消极被动地聆听,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得辛苦,教学效果却令人失望。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从注重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转变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人格健全;从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转变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从注重课堂环节的编排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关系。总之,教师的角色应从“主演”转变为“导演”,由课堂的灌输者、主宰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

2、树立新的学生观。传统教学中教师常低估学生的能力,不敢放开学生手脚,一味包办代替,耳提面命,生怕有任何疏漏。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能力受到限制,更谈不上质疑和创新,学生稍有冒犯老师便会斥责甚至体罚,这样势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好奇心。高效课堂中教师要有平等、民主的思想,尊重学生的差异,不歧视弱势学生,关心爱护每个学生,相信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彻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敢问、敢说、敢做肯学、想学、会学。学生心情愉快了,自信心增强了,主动参与意识提高了,自然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树立多元化的评价观。传统的以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评价会挫伤学生的心灵,新的课堂评价要多元化,多使用赏识评价,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精彩表现、点滴进步都要及时充分地肯定,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要恰当地补充和修正,委婉地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二、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所谓情境教学,即在课堂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者贴合教学内容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更仔细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一些与生物知识相联系的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好生物的兴趣;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来教会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生物知识,以培养与提升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血液循环”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我选择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创设真实的血液循环情境,我们依靠动画效果为学生呈现出整个血液循环的真实过程,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方面知识的同时,我们向学生讲解体循环和肺循环的不同作用范围和循环过程。使用多媒体实施情境教学,能够让课本上的知识变得更为直观,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分析能够对血液循环的认知更加准确和清晰,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另外,我们还可以进行提问式的情境教学,在课堂中选择恰当的时机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比如在讲授“昆虫的生殖与发育”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提出下面的问题:昆虫的有性生殖方式有哪些?我们学过完全变态发育,那么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它又有什么差异?利用这些问题来开展生物课堂情境教学,从而让教学思路变得更加清晰,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分组合作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初中生物学习内容难易结合、张弛有度。在学生解决相对简单的问题时,教师应当鼓励他们独立完成,而对于一些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凭一己之力无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时就要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利用小组团队全员的智慧分析、讨论,并最终解决此难题。在生物教学课堂中设置学生合作探究活动十分必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不仅有利于发动学生全员参与,更是对学生动手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促使学生养成主动参与、乐于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活动中,要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有效分组,同时带领学生共同围绕学习内容展开研究讨论,最终得出讨论成果。

上一篇: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下一篇:怎样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