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我国县域经济的启示

时间:2022-10-16 10:55:0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我国县域经济的启示

摘要:审计署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8859.17亿元。另外,近年发生的希腊债务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欧元区债务危机,无一不是债务偿还能力出现了问题,债务风险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高度关注与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债务风险;经济启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事实上,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县级财政,地方县级政府实行赤字财政、举债经营,客观上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增加了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维护了社会稳定,但也造成一些负面效应。

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

(一)宏观调控政策受阻

地方县级政府为发展经济,往往采取反产业调控政策的措施,加大投资,引导上一些大型项目和企业,带动地方产业的发展。这往往导致国家产业调控政策在具体执行中大打折扣,影响调控效果。同时,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赤字和举债建设,往往可以使国家实行的紧缩性财政政策效果得到一定程度的抵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地方赤字财政还使货币政策的实施受到影响。同时,地方政府的赤字财政,通常采取以政府信誉作担保、采取先建设后付款的方式进行项目建设,这实际上是变相扩大信贷,加大投资,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在政府和承包商之间失效。

(二)社会资源利用率下降

政府分配资源被普遍认为是效率最低的分配方式。地方政府建立在财政赤字基础上的投资,也会造成资源利用率的下降甚而无效。政府直接投资或者以国有公司名义投资的项目主要包括各类开发区、公路桥梁、楼堂馆所、为行政机构服务的设施等。这些项目决策时往往是长官意志起决定作用,缺乏科学论证,不免会出现决策失误,重复建设或超标准建设,项目不符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造成土地、设施闲置和资金浪费。

(三)群众利益和政府信誉受损

地方县级政府的赤字财政往往是寅吃卯粮、父债子还,欠的是被征地农民、工程项目承包商和农民工、城市社会保障的钱,欠的钱要么是少给、要么是以后还,损害的是群众的利益。特别是城郊农民土地被征以后,往往土地赔偿费用很低,他们又缺少专业技能和就业门路,生活比较艰难,常常使群众对政府的信誉产生怀疑,引起对政府和社会的不满,降低了政府的威信。

(四)形成恶性循环

由于上述机制的作用,地方财政老账还不了,新债又增加,造成赤字逐年加大。特别是越往后欠债还本付息的任务越大,新增加建设的规模也越大,远远超过当地财政收入增长的幅度,导致赤字滚雪球般增大,这种现象在县、乡一级日趋严重。而且政府换届后,会出现后任不接前任债的现象,欠债久拖不还,造成政府信任危机,影响社会稳定。

二、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关系:

1.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关系

简单来说,财政支大于收,即出现财政赤字,就意味着财政支出靠借债来维持,这种状况可能会导致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不平衡,进而引发通货膨胀。因此,必须处理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关系, 把财政赤字保证在可控范围内。

2.处理好强化支柱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多元化的关系

支柱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形成产业集群,只有形成产业集群,才能规避风险,提高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使其长远地成为支柱产业,在同一地区集中了大批生产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企业形成的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另一方面,在强化支柱产业的同时,也必须重视产业多元化,因为多元化产业可以把生产能力或技术转移到另一种经营中去,并把不同的经营内容结合在一起,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信誉和竞争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处理好自力更生与外来经济的关系

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方面,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具体应采取的措施

1.必须正确处理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关系,量入为出,尽量减少财政赤字。

2.想办法化解历史债务,如稳步解决拖欠教师工资等问题,逐步偿还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债务金额。

3.处理好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量力而行,防止出现借贷消费继续蔓延,尤其要加强对县级政府担保贷款的管理,防止政府贷款规模继续扩大。把利用外资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在应对危机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

4.改进对地方官员的政绩评价办法。对地方官员政绩的评价必须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政治评价与经济评价相结合,投入与产出评价相结合,短期责任与长期责任相结合,政绩评语与问题评语相结合,组织部门评价与社会公众评价相结合。真正使地方官员自觉约束执政行为,减少形象工程等利己性支出,减少短期行为,切实能对财政支出、负债和赤字负责,对所上项目负责,对当地百姓负责,对政府和社会负责。

5.从根本上来说,是要发展地方经济。实行产业多元化并强化支柱产业的竞争力。支柱产业是县区现代化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做强做大适宜本地区的支柱产业,打造特色强县,并重视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不失为改变落后经济状况,建设和谐社会,发展县域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张锐.希腊债务危机观察[J].广东师范学院,2010.

[2]董秀岚.县级财政的困境与对策[J].安阳大学学报,2002(4).

[3]熊慧萍.我国县级财政风险及其防范机制研究[J].佛山科技学院学报,2007(5).

作者简介:史雅洁(1988-),女,河南舞阳人,单位:信阳农林学院, 职称:助教,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与审计。

上一篇:温州新型城市化道路经验探讨 下一篇:“十二五”期间四川省基础设施建设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