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氏收藏的吴宽、周臣书画合卷

时间:2022-10-16 10:47:48

翁氏收藏的吴宽、周臣书画合卷

翁氏收藏吴宽和周臣合作的书画合卷《咏雪诗图卷》。纸本,纵23.1厘米,横217厘米。共录诗4首。

第一首为“雪中承李世贤招观东坡清虚堂诗”真迹追次其韵。

第二首是“日往观采石本,盖世贤招钦,恐客不至,故见绐尔”,乃复次韵。

第三首为“世贤持沈启南雪景索题”,复次韵。

第四首为“晓望西山诗”一首。

后题:“适怀起东作此之便录以玉汝览之。宽顿首,十二月十六日雪睛时书。”

第四首诗歌与前面几首诗歌不大相关,可能是诗人重写了前面的三首诗,又赋诗一首送给友人陈玉汝的,最后一首诗不见于吴宽的《家藏集》之中,诗中的主要内容是表达对他们的好友陈起东的怀念。

我们现在略微讲述一下这四首诗歌谈到的人物生平。首先是吴宽。

吴宽(1435~1504年),字原博,江苏长洲人。明成化八年(1472年)会试、廷试皆第一,授编修、侍孝宗东宫,秩满进右谕德。成化十四年曾因父病归省,父丧后第二年(1479年)回京。孝宗即位(1488年),迁左庶子,预修宪宗实录,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弘治八年(1495年)擢吏部右侍郎。十年(1497年)奔继母丧,回家乡,服满还任,转左侍郎,改掌詹府事,入东阁。十六年进礼部尚书,十七年(1504年)卒于官。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吴宽有两段时间是回到家乡的,分别是1478、1479年和1497年。

再来看看李世贤。

李杰(1443~1517年),字世贤,号石城雪樵,江苏常熟人。成化二年丙戌(1466年)进士,授编修,成化十四年升侍讲学士,二十三年(1487年)升侍读学士,弘治四年(1491年)迁南京国子监祭酒,官至礼部尚书,因忤逆巨贪刘瑾而去位。卒年75岁,谥文安。

他虽然比吴宽年龄小,但是中进士要比吴宽早,官位也比吴宽要高,但是他非常佩服吴宽的学问,一直以老师的名对待吴宽,而吴宽也一直把李世贤当作朋友,而不是真的师徒关系。

第三位要讲到的是陈W。

陈璃(1440~1506年),字玉汝,号成斋,江苏长洲人,为陈道复祖父。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由庶吉士累官至南京左副都御史,弘治十八年(1505年)致仕,次年卒,年67岁。为古文辞不屑为腐俗语,尤工诗。有成斋集。

他进仕比较晚,跟吴宽是同乡。吴宽在其《家藏集》中有《送陈都宪玉汝赴南京诗序》,根据这一诗篇在第44卷的位置可以推断,时在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前后。时年玉汝到南京当官,途经长洲顺道探亲,沈周还作《临别送言图》为之送行。

还有一位是陈起东。

陈起东,生平行止不详,但是吴宽《家藏集》中有多首记陈起东诗或诗序,大致可知他和吴宽是同乡,吴宽有《送陈起东教谕宁德诗序》,谓“自予为诸生即知取友,至于今日所善十数人,起东最故……一旦起东领乡荐,分教济阳,于是别去。迨浙省校文之便,始获一见,盖十年于此矣。明年起东有宁德学谕之迁,南行过家,而予已入南雍,于是不相见者又当十年。”

又有《寄寿陈起东五十》诗曰:“束发同游不出乡,廿年两别费相望。江山绕郭供诗笔,岁月留人坐讲堂。红颊也应夸独好,白发休更较谁长。要知久客京华者,寿域跻来已雁行。”

由以上知二人是幼年好友。年龄是相仿的,又是20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

吴宽又有《阅亡友陈起东诗墨》诗:“寥落江山寄一官,恶怀中岁反多端。犹瞻寿域遥持酒,岂料书帷已盖棺。”从诗意推。陈起东在50岁以后不久即去世,大致在成化末年(1487年左右)。

从以上吴宽、陈躏、陈起东诸人的行迹来看,这次展出的吴宽诗卷墨迹应该成书于成化二十年(1484年)左右,吴宽年约50岁。也就是说,陈玉汝在回南京以前去看望吴宽,昊宽就写下了这个诗卷,而陈玉汝就把这个诗卷带回了南京。

而在此卷中坡的《清虚堂诗》见载于《东坡全集》卷17,诗曰:

兴龙节侍宴前一日微雪,与子由同访王定国,小饮清虚堂,定国出数诗皆佳,而五言尤奇。子由又言昔与孙巨源同过定圆,感念节没,悲叹久之,夜归稍醒,各赋一篇,明日朝中以示定国也。

天风淅淅飞玉沙,诏恩襄沐休早衙。

遥知清虚堂里雪,正似搪葡林中花。

出门自笑无所诣,呼酒持劝唯君家。

踏冰凌竞战疲马,扣门剥啄惊寒鸦。

羡君五字入诗律,欲与六出争天葩。

头风已倩檄手愈,背痒恰得仙爪爬。

银饼泻油浮蚁酒,紫碗铺栗盘龙茶。

幅巾起作鸲鹆舞,叠鼓谁掺渔阳挝。

九衢灯火杂梦寐,十年聚散空咨嗟。

明朝握手殿门外,兴看银阙暾晨霞。

苏轼曾将此诗书写成卷,著录千清裴伯谦《壮陶阁书画录》卷3。题为“宋坡兴龙节侍宴前一日清虚堂吟雪诗卷”。文字与集中所载略有小异,书后署题“元v三年十二月初沐日作,轼。”并著录此字卷后题跋数人,有明崇祯庚辰(1640年)和癸未(1643年)胡世安二跋、清嘉庆辛酉(1801年)刘墉跋等。吴宽看到的很可能即是由李杰带来的此卷。可惜今藏何处不得而知。

我们可以看到,吴宽的书法源出苏轼,他的好友王鏊的《震泽集》评说:“宽作书姿润中时有奇崛,虽规模于苏,而多所自得。”其用笔沉着有力,方圃并用,字势有倚正变化,笔致丰肥而不软浊,姿秀而不伤雅。昊宽的书法也表达了要摆脱赵孟频的书体,学习宋代书法,开创书法新形态的风貌。此卷是吴宽50岁时的作品,可以看出,此时的吴宽已经开始慢慢摆脱坡的束缚,形成自己的风格。

吴宽诗卷后有周臣绘图,署款“东村周臣为匏翁诗意图”,是特为吴宽咏雪诗配图。周臣字舜卿,号东村,苏州吴县人。画学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为职业画家。他的绘画老师是吴县人陈暹,与杜琼交谊甚深,故周臣与沈周同辈。他和张弼、文微明、王谷祥等文人都有交往,并先后担任唐寅和仇英的绘画老师。若按他长于唐寅20岁,则生年约在景泰初年(1450年),周臣最晚年的作品为嘉靖十四年(1535年)的《长江万里图卷》,则他活了85岁左右,但是他的作品很少写年款。

吴宽写此诗卷送与陈玉汝,陈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赴南京任职,在弘治十八年(1505年)逝世,此图应作于这段时间内,为周臣中年时的创作。此图接近他的《雪村访友图》和《袁安卧雪图》风格,已脱出早年学刘马夏用笔刚劲峭硬、墨染厚重、石体明晰的画法,笔法较为简洁圆婉,皴法短促灵动,墨色较为干淡,逐渐融入了文人画简疏放逸的技法因素,反映了他画风演变的契机。

而与这个诗画卷相关的一件作品恰恰是《五同会图卷》,这个作品是无款的,也不知道是谁画的,以前也没有人研究过,此画虽然没有画家的名字,但是后面有篇文徵明的序《五同会序》,此序见于吴宽的《家藏集》:

吴人出而仕者率盛于天下,今之显于时者仅得五人,日都御史长洲陈玉妆、礼部侍郎常熟李世贤、太仆寺卿吴江吴禹畴、吏部侍郎古吴王济之(鏊)及予为五人。去岁五人者公暇,则辄具酒馔为会……同时也、同乡也、同朝也、而又同志也、同道也,因名之曰五同会,亦曰同会者五人耳。禹畴以越人丁君彩妙绘事,俾写为长卷,推予序其首。图中坐于左者为予,并坐者世贤,前行者为玉汝、次济之、又次禹畴,皆容貌唯肖,气韵奕奕……未几玉汝擢副都御史赴南京,济之以外艰去。

由此可推知,相会的5个人是吴宽、陈玉汝、李杰、王鏊还有吴禹畴,而此画的作者是一位姓丁的画家,聚会的时间在成化二十一年陈玉汝赴南京任副都御史之前。这幅图保存了这五位人物的肖像,是非常有意义的。此外我们可以把这幅《五同会图》与《咏雪诗图卷》相结合来了解当时文人之间的交往以及当时绘画的风格与水平,这可以说对绘画史的研究增添了很多丰富的资料。

责编 潇然

上一篇:常德出土的几件元青花瓷 下一篇:寄情寓志写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