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求美 悟道养心

时间:2022-07-24 06:34:53

1998年深冬的一天晚上,我第一次在战友家里目睹阿拉善戈壁奇石的风韵,先是眼前一亮、莫名惊诧,继而心灵震撼、叹服不已,我深知自己已经喜欢上这个大自然的精灵了。

由于实在难捺走近奇石、认识奇石、收藏奇石、鉴赏奇石的冲动,第二天我便驾车扑向了内蒙古阿拉善盟的茫茫戈壁、漫漫沙漠,开始了探寻宝藏、洗礼心灵的艰苦历程。此后近十年以来,我凭着真挚的热情、执著的追求、浪漫的想象和审美的需求,与奇石在寻之苦乐相伴、得之心绪安然、失之魂牵梦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与石心灵对话,得出许多人生感悟,并由此不断进行着自我完善。

爱石与情趣。现代社会,思想文化多元,生活方式多样,激烈的市场竞争,繁重的生活压力,快速的工作节奏,迫使人们整天忙碌奔波、身心透支。罗素说过:“一个有勃勃生机与广泛兴趣的人,可以战胜一切不幸,对于一个人而言,只有知道他怎样安排使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只有当社会与工作的压力消失,金钱、名利和贪欲的刺激离去,精神可以随心所欲地游荡之时,我们才会看到一个内在的人,看到他真正的自我。因此,热爱和收藏奇石,可以丰富业余生活,可以替代不良嗜好,可以转移人的专注心力,可以舒解心理压力,可以承载多种情感,可以培养高雅情趣。

藏石与求美。美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和崇高追求。印度诗人泰戈尔讲:“美丽的东西是一把钥匙,能让我见到一切从没见过的,知道一切从不知道的。”奇石,在人们尚未发现它之前,它被掩埋于大漠戈壁,深藏于黄沙厚土,经过千万年、上亿年的地壳运动、结构变化、风沙磨砺和时光沉积,嬗变形成了美轮美奂的至美特质。当人们不经意发掘它、发现它、赏识它时,它那美的形态、美的色彩、美的质感、美的韵味、美的品格,着实让人为之心动、为之痴迷、为之牵魂、为之追寻、为之惊叹。因此,完全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探寻奇石能发掘美,鉴赏奇石能审视美,把玩奇石能享受美,收藏奇石能拥有美,交流奇石能撒播美。

赏石与悟道。佛道禅语曰:“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真正的道是比较不出来的,而是感悟出来的。爱石减石,是为了赏石,欣赏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探察“石道”。当奇石通过收藏者的艰辛寻找被发现、获得时,它那耀眼夺目的珠光、璀璨悦目的宝气、千姿百态的形状、鲜活如生的动感,使人如获至宝般地在反复欣赏、品嚼玩味、潜心解读的过程中,领略时空雕刻的神功,拓展人与自然对话的渠道,记录物质运动的轨迹,探求构成至美的元素,感悟蕴涵深邃的哲理。比如,从一只沙漠漆色彩的“蜗牛”和玛瑙质地负重前行的“猴子”两块象形石上,我就感悟出人生“放弃容易,放下太难”的深刻道理,从而给藏石赏石赋予了更多的思想情感和文化感悟。

悟道与养心。哲学大师傅佩荣曾讲到,现代人陷入了三大困境,一是无根,二是无心,三是无情,很多人活得很累。所以归根、养心、惜情就成了现代人人生的重要课题。自然是人类的生态家园,在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却日趋紧张,而爱石藏石赏石,就是对人们热爱自然、眷恋自然、敬畏自然、回归自然、和谐自然的思想、理念、态度、行为的直接践行和最好诠释。爱石藏石赏石,能够滋养身心、安妥心灵,能够弘扬文化、提升境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心绪灵魂的安宁和精神家园的充实。

与奇石、自然对话以探寻石道,以奇石为载体悟世事、人生,这就是我的藏石和赏石生活。我知道,我和我的藏石只是当今赏石文化热潮中的一朵浪花,虽然微小,却也绚烂。

上一篇:汉博局禽兽镜中的西王母物像 下一篇:常德出土的几件元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