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打造管窥

时间:2022-10-16 10:23:28

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打造管窥

一、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

课堂不能打造成教师一言模式,也不能让学生随心所欲,它应该让师生教学相长。这就是课堂的本质即师生共同学习,师生共同进步,师生共同成长。要实现这三个“共同”,就要让课堂民主和谐。民主课堂的特征就是参与课堂教学的师生都有平等的话语权、平等的思想权、平等的活动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面对同一问题,全体学生都应获得均等的机会去进行思考和活动,都有均等的机会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课堂,不是优等学生的做秀场,而是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均等发展的课堂。这样的课堂要实现的就是教与学的和谐,师与生的和谐,积累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和谐。打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民主和谐课堂的源头活水就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民主和谐课堂的通行证就是教师的敬业态度。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生在成长,小学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完善自我,才能使小学数学课堂民主、和谐、高效。

二、创设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前提。学生只有对某一学科产生的浓厚的兴趣,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该学科的学习中。兴趣的产生需要良好的课堂氛围,所以在教学时,教师不妨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比如教学小学数学混合运算中的“小熊购物”,我们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大量的小商品,在教室里办一个“小商店”,再让学生准备一定的“钱”(可用标有“元”“角”“分”的面额大小不一的彩纸代替)。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让学生自行轮流扮演营业员、收银员、购物者。这样全新的课堂,就能“一箭四雕”,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②通过付款、收款,不知不觉地练习了混合运算;③在“买卖”的实践活动中还加深了对货币的认识;④通过亲身体验,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价值,也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非但不感觉疲累,反而兴趣盎然,既激发了兴趣,又培养了能力,既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又达到了教学目标。

三、联系生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数学有高度的抽象性、广泛的应用性、严谨的逻辑性等三个最显著的特征。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不存在,其实,学数学就是为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数学问题就来源于生活。例如,到超市购物要用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修建房屋需要画图纸,“三角形的稳定性”被广泛应用到许多支架中,玩枪要用到“三点成一线”,容易滚动的轮胎都是圆的;又如,百分数应用于我们生活中的打折、买几赠几、打电话返电话费、购物返代金劵等商家促销活动。类似这样的问题不胜枚举。这些知识就来源于生活,最后被归纳为数学知识,因而数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问题。这样,数学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让学生更加热爱数学。五、加强合作学习,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强调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让其合作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实现了优势互补,而且还能使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比如,教学《旅游中的数学》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这样学生就能马上进行合理分工,有的学生当导游,要告诉大家旅游的路线,告诉大家到目的地要多长时间;有的学生负责住宿,需要算出租多少间房子;有的学生负责购旅游景点的门票,需要算出多少张;有的学生负责购买午餐,如何进行主食和副食的搭配……如此的合作学习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构建了一个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这样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体验和思维的火花,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优等生的才能得到了发挥,中等生得到了锻炼,学困生在同学的帮助下得到了提高。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互相交流、合作学习,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还促进了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四、设计有效提问,提高教学效果

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成为师生交流对话,共同发现、理解问题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目前,课堂上出现的一些不用经过思考,回答“是”或“不是”即可的提问,常常是无效的提问,教师应该极力摒弃之。在有效提问中,学生能够与教师共同探讨新的知识,教师通过提问,能引领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有效的提问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这种辅助作用常常紧紧围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展开,是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要精心设计,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李林林单位:河北省平山县平山镇南贾壁小学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育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境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