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ATDE”模式构建高阶思维课堂

时间:2022-10-16 10:03:32

运用“ATDE”模式构建高阶思维课堂

在高三复习“实验变量的分析及应用”一课中,笔者通过问(Asking)、想(Thinking)、做(Doing)、评(Evaluation)等训练,不仅“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更是“授人以渔场”,发展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实验变量的分析――自主学习

教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变量的定义、种类,并以例子进行变量的识别。

(1) 变量的定义:变量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

(2) 变量的种类:

自变量:实验中要研究的因素,可以人为改变。

因变量:实验中由于自变量变化而引起的现象变化或结果。

无关变量:实验中除自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3) 变量的识别:教师利用例1,引导学生识别变量。

【例1】 请根据表1分析“探究酶的高效性”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师:本例可以换成“催化剂种类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生: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因变量是H2O2分解速率,无关变量有温度、pH、催化剂的量、肝脏的新鲜程度等。

师:单位时间气泡产生速率不能说成因变量,只是因变量的检测指标,还可以用点燃但无明火的卫生香复燃程度检测。

(4) 师生总结规律――归纳提升。

① 自变量的识别:来自于对实验目的的分析,如探究什么、验证什么、证明什么等。其中“什么”就是自变量。

② 因变量的识别:因变量是自变量的结果,通过实验现象体现,是观察的指标。

③ 无关变量的识别:对实验结果有影响,但又不是所要研究的因素。

(5) 教师引导学生构建三种变量之间关系的模型,如图1所示。

(6)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变量的处理。

师:自变量必须是一个可操纵的因素,具有可控性。如何正确操纵自变量?在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探究甲状腺激素对小白鼠生命活动的影响、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如何操作自变量?

教师提出正确操作自变量的方法――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包括施加、改变、去除,即采用“有”与“无”、“多”与“少”、“浓度、pH、数量或位置的变化”等方法。

学生小结常见自变量的操作方法:

① 增加水中的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

② 减少水中的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③ 除去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

④ 增加水中二氧化碳――NaHCO3。

⑤ 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中暗处理。

⑥ 除去叶片中叶绿素――酒精脱色。

⑦ 除去光合作用对细胞呼吸的干扰―――遮光。

⑧ 添加蛋白质、多肽类激素――注射。

⑨ 添加固醇类激素――饲喂。

师:无关变量并非与实验无关,只不过不是本实验要研究的对象,要保证实验得出科学的结论,一定严格控制无关变量――随机分组、设置对照(空白对照、条件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等)、条件相同且适宜、重复实验等。

教师提出问题:在“探究甲状腺激素对小白鼠影响”实验中,如何控制无关变量?

学生小结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① 通过“生长状况一致;大样本取样;随机分组”等,排除因实验对象个体差异带来的影响。

② 设置对照实验,以排除对实验现象的干扰。

③ 提供相同且适宜的适宜条件,排除不利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④ 通过重复实验,如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排除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增强实验的可信度。

师:因变量具有可测性。科学地获取因变量――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条件确定观察和测量的指标及方法。

① 观察特定颜色变化;

② 观察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变化;

③ 测量生长发育速度;

④ 测量生化反应速度。

教师提出问题: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应如何检测因变量?

生: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

师:为什么不能用碘液检测?

生:蔗糖和蔗糖的水解产物都不能与碘液发生颜色反应。

学生小结常见的因变量的检测方法:

① 光合速率――O2释放速率或CO2吸收速率或有机物积累速率。

② 呼吸速率――O2吸收速率或CO2释放速率或有机物减少速率。

③ 原子途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④ 新陈代谢速度――动物耗氧量。

⑤ 生长发育――动物身高、体重变化。

⑥ 胰岛素作用――动物活动状态。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例2。

【例2】 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试以大白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为观察指标,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如何处理变量?

材料和用具: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若干,甲状腺激素溶液,生理盐水,灌胃器,耗氧量测定装置,小动物活动测定仪等。(实验提示:给药途径为每日灌胃,给药剂量和仪器操作不作考试要求,室温恒定。)

答案:自变量为有无甲状腺激素。

操作方法:实验组:灌甲状腺激素溶液;对照组:灌等量生理盐水。

无关变量是大白鼠的日龄体重,饲养条件等。控制方法:大样本、均分、相同且适宜条件。

因变量是耗氧量和活动量。检测方法:用相应的仪器测定耗氧量,观察活动量。

上一篇:“快乐学习”理念下的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