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困生的现状分析

时间:2022-10-16 09:12:33

小学学困生的现状分析

摘 要:初步分析了小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探讨了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学困生;形成因素;解决策略

“学习困难”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柯克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学困生指那些智力正常而学业成绩长期滞后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困难的学生较多,本文对小学学困生的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抛砖引玉,探讨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策略。

一、学困生的行为表现

1.成绩差,行为散漫

“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的不理想,日常行为散漫,失去学习信心。部分学生还表现出不团结其他同学、打架等一些不良行为。

2.厌学情绪重

“学困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表现出顽皮、淘气、任性,甚至不尊敬教师等行为,与那些优秀的“好学生”相比,显得格格不入。学习跟不上班里其他同学,久之,产生厌学、怕学情绪!

3.注意力不集中

因为学习没有成为学困生的内心需要,因而头脑中未能形成自觉求索的执着信念,注意力往往放在学习以外的事情上,导致成绩越来越差。在课堂上,学困生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偷看与课堂无关的书籍、发呆等,不自觉地游离在课堂之外。对外界环境的干扰敏感,微小刺激都会让他们转移学习注意力。

4.无学习目标

这类学生大都还未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把学习当作差事来应付,以免受教师及家长的责罚。

二、形成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学生的个体因素

学生的个体因素占据形成学困生成因中较大部分的元素,40%的学生上课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到了学校得过且过,基于父母和教师的外界压力和要求,产生了一种“要我学”并不是“我要学”的状态。长此以往,他们便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和兴趣。学困生自卑心理严重,缺乏教师的关注和呵护,常处于班级的“底层”,这导致他们内心深处缺乏自信心,形成十分严重的自卑心理,他们会觉得自己不行,不够优秀,不想提问题和回答问题,最终向学困生发展。

2.家庭教育不当

学困生的形成与家庭有着很大的关系。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及对孩子的期望、家庭氛围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据调查显示:干部、工人、军警、个体户、无职业和家务六类职业,学困生所占比例依次为1%、35.5%、2.9%、23.6%、19.6%、16.6%;家长文化程度为本科以上、大专、中专(高中)、初中、小学、小学以下六个层次的家庭,学困生所占比例依次为1%、2%、27.4%、32.4%、22.5%、15.7%;离异家庭对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影响更大,几乎80%单亲家庭子女是学困生。家庭教育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态度和成绩。

3.学校教育的失误

有的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全部一个要求,致使个别学生跟不上。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困生也将越来越多。此外,教师不够明确的教学目标、学校以分数来衡量一切、教师对学困生的态度以及教育管理策略等都会导致学困生的增加。

4.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目前未就业的大学生逐年增多,社会上逐步产生一种“上学无用论”的思想。这种思想已经严重腐蚀家长与学生,从而误导部分学生放弃学习,得过且过,无心上课,导致学困生也增多。另外,部分拜金的思想、享乐主义、官本位思想也影响着学生无心念学。

三、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1.摸清各个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摸清学困生的成因是转化的大前提。只要能够找到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从源头上治起,标本兼治方可奏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心理,做作业的时间、态度,玩或休息的时间情况等。

2.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强强联合”脱困

教师需与家长保持联系,常交流。和家长交流时,可以灌输一些教育的方法,与家长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达成共同的教育目标。

3.教师关爱温暖学子心,交流促进步

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动作、一句赞扬的话,都会使学生的情绪振奋,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对课堂教学的步调进行适当调整,给他们思考的时间。教师还可以为他们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回答会的问题,或积极给予暗示,使其完成问题,初步获得想参与的动机。学困生在一定程度上心灵已受到创伤,他们的内心往往是不自信的,而且自卑的心理严重。因此,教师还应该用心地和学生交流。

4.强化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其教给学生学会那点知识,还不如教给学生会学、掌握学习的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坚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转困”工作困难重重,纷繁复杂。面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我们应该更加了解和关心所谓的“学困生”,找到学困生问题的所在,从“心”出发打动并转化学困生,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滕亚杰.让每一个学生部享有教育的阳光: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一小“学困生”帮扶策略的研究[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7(2):37.

[2]张彦兰.关注小学数学学困生[J].新课程:教师,2013(11):13.

作者简介:刘文锐,1992年9月出生,女,学士,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上一篇:如何延长英语课堂保质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玩家 下一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