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培育,促学生健康成长

时间:2022-09-07 08:48:13

用“心”培育,促学生健康成长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对学生的身心进行教育就成了教学任务中的重中之重。那么,教师究竟该怎样做才能让学生“亲其师”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用心关爱学生,让爱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生活环境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德育;小学生;爱心;恒心;耐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全部奥妙在于爱儿童。”这就要求教师在德育的工作中做到用爱灌溉学生,用心培育学生,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开启学生的心智,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下面,我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我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具体做法。

一、用爱心培育学生

爱心,从学生的角度看指的是教师热爱学生,把学生放在心上,呵护、关爱学生的成长。的确,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具有鲜活生命、每天都在成长的孩子。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我们必须做到用真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我国有句成语叫“有教无类”,应用到这里就是指每一位学生都应该享受到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我们用爱心去培育一个学生,就有可能塑造出一位优秀、出色的学生,但放弃一个学生就有可能毁掉一个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运用爱心去融化学生心中的坚冰,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情感环境中接受德育。当然,我们不是太阳,不能将我们身上的光辉洒遍世界上的所有角落,但是我们可以像老鹰爱护雏鹰那般,用爱心把学生塑造成一个具有优秀品质和完整品格的人。小学生年龄小,总觉得老师高高在上,对老师说的话总是像圣旨般的对待,这些现象表明学生并没有把自己放在与老师同等的位置,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心理距离。其实爱心和学识比起来,学生会更喜欢前者,他们渴望与老师之间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且真挚、诚恳的师生之情会对我们德育工作的展开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乐于接近老师,愿意与老师进行交流,并且自觉地尊重老师的劳动,同时也让学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要学会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人生道理。

二、用恒心指导学生

我们进行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人,但学生会做人的首要前提是学生得具有优秀健康的品格,而优秀健康的品格又是以学生的良好行为、学习习惯为基础的,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健康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呢?这就需要我们用恒心去指导学生。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是空白的,比如上课该如何集中注意力,在课后该如何完成作业,废品杂物应该在哪里放等等,这些都需要作为课堂指挥者的我们用恒心慢慢地去指导学生,并做到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时,我们可以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入手,把学生近几年的生活、学习、做事习惯按照家庭、学校、社会进行划分,并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进行更细化的划分,如劳动、卫生、运动等等。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做完值日工作后把笤帚、簸箕等工具摆好,把脏物废品扔进垃圾筐等,以培养学生负起一份责任的能力与意识。同时,我们也可以开展一些诸如“我的零花钱是怎么花的”“我爱学习”等有意义的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形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三、用耐心鼓舞学生

目前,有很多教师不自觉地形成了这样一种心理: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关爱有加,中等以下学生则忽视甚至直接放弃。具有这种想法显然是不应该的。要想做好德育工作,首先要拥有博爱思想,对所有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关爱有加,但对中等以下学生也不能放弃,我们甚至要对中等生和学困生付出更多的关爱和呵护,让他们知道老师并没有把他们遗忘在角落。因为中等生和学困生学习成绩较差,极易产生自卑心理,但他们在内心深处特别渴望受到老师的爱护和同学的尊重。所以,面对这些学生,我们必须要有耐心,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抓住这些闪光点进行表扬,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赏识和赞美,甚至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表示肯定意味的点头,都能激起学生的自信心。相反,如果我们对这些学生忽视或责备,则会造成这些学生心理失衡,自暴自弃,同时也因为受老师教学行为的影响,在日后生活中出现欺凌弱小、缺乏同情心和合作精神的不良行为和精神习惯。所以,我们在对这些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要有耐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和来自其他同学的关爱,进而养成完整健全的人物品格。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通过德育,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全和完善,把学生真正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用心培养每一位学生,让爱走进学生的心灵,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本贤.小学德育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光面日报出版社,2011.

[2]檀传宝.走向德育专业化:学校德育100问[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黄敏,女,1983年1月出生,本科,就职于张家港南沙小学,研究方向:小学班主任工作。

上一篇:音乐律动教学法探索 下一篇:小学高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的批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