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16排CT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分析

时间:2022-10-16 08:35:08

GE16排CT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GE16排CT检查在宫颈癌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五年来在本院经GE16排CT诊断并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105例宫颈癌患者,同时与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对比。结果:对于Ⅰa期以前的宫颈癌,GE16排CT不能检出,GE16排CT能够检出Ⅰb 1期以后的宫颈癌,其检出率为76.00%;≥Ⅰb 1期的宫颈癌,GE16排CT可检出其肿瘤侵犯宫颈的程度;在对宫颈癌的分期方面,GE16排CT诊断正确率为72.00%;对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情况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其诊断正确率为64.7%。结论:GE16排CT可以检出宫颈癌肿瘤及其侵入程度,可以为肿瘤的分期提供依据,其在宫颈癌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GE16排CT;宫颈癌;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0.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24-01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女性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一种,其发病年龄高峰在40-60岁,现在发病年龄在逐渐年轻化,因为宫颈癌的发生率以及治疗后的转移发生率很高,所以对其尽早确定诊断以及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2]。GE16排CT检查诊断对诊断和分期有很大帮助意义。GE16排CT因其高分辨率及直观性可确定病灶大小、部位以及侵犯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近五年来在本院经GE16排CT诊断并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105例宫颈癌患者,年龄为35~65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有5例为Ⅰa期以前的宫颈癌,100例为Ⅰb 1期以后的宫颈癌。100例Ⅰb 1期以后的宫颈癌患者中,有17例发生了淋巴结转移。患者就诊时有腹部疼痛、腹腔积液、乏困、尿频、血尿等症状。宫颈癌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不规则阴道流血,进行妇科检查时可以显示宫颈不同程度的增大,严重者可有菜花状的赘生物。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五年来在本院经GE16排CT诊断并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105例宫颈癌患者,同时与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对比,探讨GE16排CT在宫颈癌的检出、宫颈癌侵入深度以及肿瘤分期和转移情况的诊断中的应用。

2 结果

105例宫颈癌患者中,25例Ⅰa期以前的宫颈癌患者GE16排CT片均表现为阴性,100例Ⅰb 1期以后的宫颈癌患者中,GE16排CT诊断出为宫颈癌的患者有76例,其检出率为76.00%;通过看80例≥Ⅰb 1期的宫颈癌患者的GE16排CT影响,发现GE16排CT可检出其肿瘤侵犯宫颈的程度;通过GE16排CT影像对宫颈癌的分期与通过临床病例组织活检方法对其分期进行比较,发现GE16排CT分期情况符合者有72例,GE16排CT诊断正确率为72.00%;另外,GE16排CT对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情况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在17例淋巴结转移中,GE16排CT诊断出11例,其诊断正确率为64.7%,见表1。

3 结论

3.1 GE16排CT的诊断意义:通过对本组105例宫颈癌的回顾性阅片及与病理组织检查对照分析,可以得出宫颈癌的GE16排CT征象。GE16排CT的影像有如下特点:(1)宫颈癌肿瘤仅局限于子宫颈内:子宫颈的直径超过3.5cm,肿瘤边界光滑完整,增强扫描时可有部分强化。子宫颈旁未见异常软组织肿块。(2)子宫颈癌宫旁组织浸润:若肿瘤侵润了其周围软组织,子宫颈间质环断裂,宫颈边缘常不光整、毛糙,子宫颈外侧可出现有模糊影。(3)子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若淋巴结边缘不光滑、淋巴结质硬,中央有低密度区则可作为诊断转移淋巴结的可靠证据。GE16排CT可以连续对子宫进行拍照、组建三维图形等方法,对子宫癌的诊断有很大的意义。GE16排CT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其方法简便,对患者身体影响较小,使其对评估早期肿瘤及组织周围侵犯程度等方面的价值不断提升。

3.2 GE16排CT的分期意义:宫颈癌治疗前的准确分期对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4],对估计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得出在对宫颈癌的分期方面,GE16排CT诊断正确率为72.00%,在临床上,GE16排CT可以为宫颈癌分期提供依据,有利于对宫颈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GE16排CT对提高宫颈癌的治疗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淑贞,主编.实用妇科学.(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646-655

[2] 谭秀钟,蓝博文,刘国荣,等.宫颈癌的多层螺旋GE16排CT诊断价值.实用医技杂志, 2005, 12:1246-1248

[3] 石木兰.重视影像诊断对肿瘤分期的价值.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6,30:223-224

上一篇: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一致因素分析 下一篇:抗链球菌溶血素“O”检测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