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我国会展场馆情况分析

时间:2022-10-16 07:06:37

“十一五”期间我国会展场馆情况分析

“十一五”期间关于全国展览场馆的准确统计依然属于空白,但是2010年3月国家发改委已开始进行一些摸底调查工作。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编写《“十一五”期间(2006 2010)中国会展业发展报告》过程中,我根据一些城市会展办的数据、《中国会展经济蓝皮书》的数据、 《中国会展业发展年度报告2009》的数据、UFI的2007年世界主要展览国家(包括中国)的展馆数据以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收集整理的数据等,给出“十一五”期间我国会展场馆情况分析如下:

1.数量规模

《“十五”期间(2001 2005)中国展览业发展报告》给出了的展览馆数量是以举办过展览会即进入统计为标准的。UFI的2007年世界主要展览国家(包括中国)的展馆数据,是以可供展览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为标准的。以下“十一五”的数据数据仍以举办过展览会展馆的为依据,但数字为估算所得。

从以上情况看,“十一五”期间全国展场馆的状况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展览场馆的总数量和可供展览的总面积都有快速的增长。譬如2010年比2006年数量增长了15.4%,面积增长了1.5倍。

二是,每个展馆平均可供展览的面积逐年扩大,说明逐年新建的场馆的容量普遍扩张,即新建的场馆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2.重点场馆

展览场馆是投资大的建设项目,“十一五”期间全国每年都有一些重要的展馆项目建成。收集这些场馆的情况对于了解“十一五”期间全国展馆建设形势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可供展览面积4万平方米,由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园区投资建设;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可供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由郑州市人民政府投资;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二期扩建工程投入使用,可供展览面积5万平方米,由青岛市人民政府投资。

2007年: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印周年,在首府呼和浩特建成内蒙古国际展览中心,可供展览面积4万平方米,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投资;苏州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可供展览面积8万平方米,由苏州经济开发区投资;广州琶洲中国进出易会展馆(广交会展馆)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可供展览面积13万平方米,由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广交会)投资。

2008年:北京新国展展览中心建成,可供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由中国贸促会投资;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投入使用,可供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由南京市人民政府投资;广州琶洲保利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可供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由保利集团投资。

2009年:义乌新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可供展览面积8万平方米,由义乌国际小商品城公司投资;国家会议中心展馆在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击剑馆使用后进行改造投入使用,可供展览面积4万平方米,由北京北辰集团公司投资;北京九华山庄会展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可供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由北京九华山庄集团公司投资。

2010年:天津梅江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可供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由天津泰达建设公司投资;兰州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可供展览面积8万平方米,由兰州电力投资公司投资;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可供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投资。

3.投资模式

展览场馆多是土地用量大、投入资金多、配套要求广、公众关注高的项目;有的作为地标性建筑,有的作为成片土地开发的先行项目,其投资方式都值得关注。“十一五”期间场馆建设的投资方式进一步呈现多元化的局面。其主要类别有:

政府直接投资:“十一五“期间,由政府投资建设展览场馆仍是比例最高的形式。譬如:隶属广交会的琶洲展馆即为商务部所属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使用国家财政资金建设;为迎接2010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天津市人民政府建设梅江会展中心;2010年“518海峡两岸经贸洽谈会”的举办场地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由福建省、福州市两级政府投资;2006年建成投入使用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由郑州市人民政府投资。因此,这些建成的展览中心的所有制大多是国有性质。

土地置换投资: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以及唐山、邯郸、芜湖、池州等城市的会展中心就是由城市政府与土地开发商签署协议,统一划拨土地,集中成片开发,其中由开发商负责建设一个会展中心,并由开发商负责经营。因此,这些建成的展览中心的所有制大多是民营性质。

企业进行投资:直接投资建设场馆的企业有的是国资企业,也有的是股份制企业或上市企业。譬如:保利集团投资建设广州保利国际会展中心,珠海宏发集团建设十字门国际会展中心,宁波国投集团投资建设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二期扩建工程,义乌小商品城投资建设了义乌国际会展中心等。因此,这些建成的展览中心的所有制大多是股份制的性质。

吸引境外投资:“十一五”期间建设的海南省海口市新国际会展中心曾考虑使用科威特资金,福建省晋江市会展物流中心是台资投资建设,山东省乳山市也利用台资建设会展商贸中心,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则是利用港资建设了笔克绿地科技会展中心。因此,这些建成的展览中心的所有制大多是中外合资性质。

(16)运营状况

利用率普遍较低:“十一五”期间,展览业界普遍认同了场馆利用率的定义,它表述如下:

根据上述公式核算的展览场馆的年利用率,按照有关2007、2008、2009三年全国主要展览城市的会展中心利用率调查,平均水平大约在25%左右,最高70%,最低7%。如此推算全国展馆的平均利用率,大约在15%。与《“十五”期间(20014005)中国展览业发展报告》给出的“2001至2003年大约在20%以下,2004~2005年大约在15%以下”的判断相差无几。这是因为,尽管“十一五”期间展会面积有了很大增长,但展馆可供展览面积增长更快,所以全国展馆的平均利用率无法提高。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大多需政策补贴:由于展馆利用率普遍不高,“十一五”期间除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上海新博览中心、广州琶洲广交会展馆以外全国大多数场馆仅靠面积出租都难以维持运营。因此,政府给与政策性财务补贴是普遍的。同时,主管部门一般给予场馆运营者“不提折旧,基本维持年度运营开支即可”的比较宽松要求。

积极开发自办展:“十一五”期间开发自办展成绩比较突出的有: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西安曲江国际国展中心、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等。另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集团、中国对外贸易集团(广交会)除了场馆经营外,也积极开发自办和合办的展览项目取得很好的成果。

贯彻ISO 9001:“十一五”期间全国展览场馆经营管理的水平较之“十五”期间普遍有所提高。其中积极建设服务质量保证体系,贯彻ISO 9001标准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方面业绩突出的有:北京国际展览中心、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安徽国际展览中心、宁波国际会展中心、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大连世博广场会展中心、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等。

进入“十二五”期间,我国会展场馆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太原、沈阳、武汉、合肥、贵阳、重庆、杭州、乌鲁木齐、拉萨等一批省会城市和吴中、许昌、晋江等中等城市也将建成一批展馆设施。对于“十二五”期间我国会展场馆的建设、经营等新的情况,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将继续予以观察和关注。(作者系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上一篇:专业服务造就“仕全”十美广告采购节 下一篇:会展人杭州“高”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