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将”纵论车展巨头新发展

时间:2022-08-03 02:49:09

“儒将”纵论车展巨头新发展

对于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汽国际)的名头,任何一位展览界的人士都不会陌生,相反都是以羡慕和尊敬的目光,审视着她的一举一动。2011年,中汽国际进入7到第二个五年发展时期,“现在企业主要是在考虑下一个五年如何发展,其实早在去年年底我们就已经开始规划了。”公司总裁、党委书记林海临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和语气中都透露出一种沉稳和冷静。虽然之前围绕在企业周围的成绩和光环,无疑对他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压力,但是林海临扶了扶那副标志性的眼镜,依然是不露声色。在接受本刊记者的专访中,对企业尤其是展览业务发展宏略的阐述,语速平稳,思路严谨,极具儒商风范。与他的前任、不久前上调中汽国际母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任总裁助理的刘敬桢风风火火、激情澎湃、活力四射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形势与责任促使重新布局

中汽国际之所以在展览行业有名,不仅仅是因为其高质量的展会项目,更是依靠其完美的五年华丽转身,在业界赢得越来越多注视的目光。通过上一个五年的布局,中汽国际的展览面积激增至近200万平方米,特别是以汽车类为题材的展会,凭借北京国际车展、上海国际汽车零部件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及服务用品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零配件展)等知名展会带动了企业展览业务。

“无论是展览规模和品质,还是企业品牌都得到了提升,在会展和汽车行业也有了广泛的影响力,这是刘敬桢总裁带领我们五年打下的基础。”林海临在总结过去中汽国际创造的成就时告诉记者,如今与全国各地合作的汽车展会已经超过30个,在这个过程中,还顺势开辟了其他一些专业化的展会,如汽车零配件、汽车用品等,

“展会的发展势头随着国内汽车行业和市场的发展和繁荣迅速成长,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事情。”

峰回路转。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

“经济形势出现一定的变化,而且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延续以往的经营策略的同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林海临向记者分析,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市场,同样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开始出现调整,消费市场也发生不同的变化,

“在我国汽车会展行业,一线城市趋于饱和,二线城市出现了胶着的竞争状态,也面临着一些城市化问题,”再加上企业及会展行业的竞争态势逐渐加剧,如何让企业的竞争力更加坚硬,就成为林海临带领中汽国际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我们一定要在调整转型上下功夫。”来自内外的压力促使中汽国际必须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林海临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对企业的定位和角色进行了调整。

从种种发展的事实和背景来看,虽然在第一个五年中,中汽国际经历了“暴发式”的增长阶段,但是在面临新的考验,新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下,企业必须要进行战略和自身的调整。根据客观的环境状况和自身发展情况,制定新的发展框架。“我原来就是公司班子成员,非常清楚企业过去五年的点点滴滴,自然也就为下一步部署发展策略提供了一些便利。”林海临主张企业应寻求更多的突破点和盈利点,在短期内搭建起增长的平台。“与前五年相比,我们现在不追求发展速度,而是更看重发展质量。”林海临坦言,要将这一理念贯彻到今后具体的经营管理工作中。企业转型要“打组合拳”

所谓未雨绸缪。2011年是国家经济“十二五”规划发展的开局之年,对于中汽国际来说,也是其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始。林海临告诉记者,早在去年年底,企业已经着手落实相应的战略方针,为下一个发展时期做准备。为适应国家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中汽国际在新的五年发展开始之前,就打起了转型发展的大旗。

“中汽国际总体经营规模从建立初期的1亿元到2010年底的15亿元,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惊人的飞跃。同样说明,下一个增长期的到来困难不小。”当下,林海临确实面临这样那样的压力和问题,而企业如何承继过去五年超常规的发展势头便是其中之一。对此,一向重视策略和文化建设的他决定要树立主旨思想,力争打赢这场硬仗。

在出国展览方面,除去企业已有的委内瑞拉、巴西、乌兹别克斯坦和尼日利亚等地四个自主品牌展会之外,未来将在其他国家推广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类展会,“在后一个五年里要做一些尝试,就是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推向国外市场,希望能有所突破。”不久前,中汽国际已经开始与世界五大车展之一的日内瓦车展进行沟通,考察,以期通过深度合作来让更多的中国品牌走入国际展会,这也是林海临进一步提升对外展览业务理念的信号。

而对于国内展览方面,寻找更多的突破点就成为当前转型期间的重要课题。“大家要打开思路,让展览格局和方向更加开放一些。”按照林海临的布局,面对汽车市

场出现的相关问题,不仅要寻找更具潜力的市场,也要在展会的行业类型和题材方面继续下功夫。“原来都是机械和汽车类的展会,以后还要尝试一些其他行业类型的展会,从现在开始,就要有计划地进行储备和转型。”

另外,其他业务如实业投资、国际贸易等,也都开始着手进行新的市场探索和发展,尤其在协调与展览板块发展方面,使得中汽国际的业务呈现更加多样化的局面。事在人为,林海临表示,未来的中汽国际,将推进公司几大板块业务的充分“联动”,依靠各业务板块的优势互补来开拓市场。林海临形象地将其比喻为“打组合拳”。或许也正是这样的作战策略,能够帮助中汽国际赢得先机。

精细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中国领先,亚洲一流,世界知名。――这是中汽国际对企业文化未来愿景的综合描述。经过前五年的快速发展,企业确实成为了一个在汽车和会展两大行业比较知名的企业,其产品和服务也成为了叫得响的品牌。但是林海临并不满足现在的荣耀,“从公司业务构成来说,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前五年间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所以要强调精细化。”他告诉记者,可以说现在企业的一些业务的繁荣,实难经年不衰。之所以强调精细化改革,即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操作,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展览业自然是其中受益者之一。

继续推进企业改革。“如果部门职责不准确,很容易形成管理中的混乱,这也就使专业化方面大打折扣。”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林海临按照既定方针,在第一时间先期整合了内部业务部门,重新分配各自的职责。目前中汽国际的展览部门分为五个部门,一部主要是负责国内各地的汽车类展会;二部主要依托广交会为平台,拓展相关业务;三部负责以上海零配件展为主的业务开展;四部是以出展业务为主;五部则是负责包括太原卡车展在内的国内其他类型的展会项目。部门布局逐渐清晰明确,在梳理内部构架的同时,也确定

了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分工。“这样部门就能化被动为主动,从更加专业的角度来考虑展会项目,这就是精细化,也是企业在展览行业中保持领先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提升核心竞争力,凸显品牌。用林海临的话说,现在企业的骨架足够结实,下一步就是要让中汽国际的品牌叫得更响,“打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品牌化的重要内容,如何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比的就是服务、理念。科学发展,特色崛起,这才是中汽国际的战略主旨。”林海临向记者表示。品牌绝对不是表象上的繁荣,而是承载着丰富的企业文化内涵的。只有通过加快自身特色优势的打造,提升服务,统一流程和标准,才能最终实现对中汽国际品牌的塑造。

打造真正意义上的集成服务供应商。在公司五大业务板块中,展览板块业务与公司其他业务相比,市场份额不是最大,但是展览的平台很大,能够汇聚大量的客户资源。“要协调好展览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发展关系,拓宽与客户的沟通面。通过展览这个平台延伸服务,充分利用展览业务的丰富资源,将公司五大业务板块串联起来,这才是集成服务供应商的概念。”林海临还强调,目前与企业的接触相对单一,要广开思路,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比如在办展的时候可以提供一些贸易服务、文化传媒服务,甚至实体投资等,这都是有可能的。”以展览“搭台”,推动相关业务“唱戏”,才能成就多项专业化业务的互补发展。对此,林海临信心十足。

打造人才生力军。对于中汽国际来说,毕竟刚刚经过第一个五年的发展,人员队伍构成比较复杂,“现在企业年轻人居多,有经验的人少,刚参加工作的新员工就要顶到一线挑大梁了,这也是过去发展过快的特点,”林海临说,今后企业要进一步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有意识的培养也会带给年轻人更多的发展和锻炼的机会。

厚积薄发――这是林海临提到最多的一句成语。虽然从外表看不出他的咄咄逼人,但在企业发展战略方面却体现着一个管理者的大气、谦虚和睿智。“经济形势越好,会展经济也就越好。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做实、做稳,做强、做久。”从这位中汽国际现任“掌舵者”的语气中,记者捕捉到一种难以名状的自信,也浑然感觉到一股蓄势待发的生命力从林海临的谈吐中流露出来。“千夫奉儒将,百兽伏麒嶙”――苏辙的诗句最能形容这位中汽国际的带头人。林海临在引领企业稳步提升,为再一次腾飞积蓄力量,而下一个五年,中汽国际势必再次闪耀夺目。

上一篇:信诺传播的绿色会议实践 下一篇:优势铸造红星国展“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