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喉切除术后心理障碍分析及护理

时间:2022-10-16 07:02:08

全喉切除术后心理障碍分析及护理

资料与方法

20例患者在我科行全喉切除术,男17例,女3例,年龄48~72岁。

根据最易出现的情绪表现,制订1份简单的问卷表,用“是”与“否”来选择。利用与患者和家属交谈的机会请患者或其家属填写。

结 果

结果见表。

调查结果显示:喉癌患者术前已有心理障碍,而术后语言交流障碍又加重了生活不便。因此,负性情绪明显增加。从表中所示各项情绪均较术前大幅度升高,严重影响了病人生活质量。为此我们采取相应措施。使患者术前积极面对手术,术后帮助病人尽可能地在正常情绪状态下生活。

护 理

术后心理障碍及护理措施:①加强相关知识教育:术后患者失去语言表达能力往往都很急躁或痛苦。患者多存在抑郁、自卑的倾向。此时应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生活,并将手术创伤限制到最小程度,了解患者所需,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态,向患者说明情绪不稳定,休息不好会造成机体某些功能的紊乱,不利于术后恢复。同时,积极训练患者简单的手语和书写交流,以应付日常生活。②消除患者后依赖心理:多数患者心理上存在保健意识的误区,认为多卧床多休息即对疾病转归有利,加之各种管道,敷料的包扎,亲属亦不希望早下床,使患者产生较强依赖心理。护理措施: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术后3天内协助患者做肢体活动、翻身、坐起,3天后搀扶其下床活动,鼓励患者做呼吸、扩胸运动和四肢伸展运动。③加强发音指导。④全部喉切除术后患者复音非常重要,但术后不宜立即进行发音训练,待伤口完全愈合方可进行。复音的方法有几种,常见的咽食管发音,其过程是很难而缓慢的,患者会对能否发音产生担忧心理。护理措施:我们从训练内容、测试方法、测试条件等采用了较规范的发音训练程序,由专人辅导、测试,缩短了患者第一次发出清晰音的时间,提高了患者术后语方清晰度和可懂度。a.训练内容:首先向患者讲解正常人发声的生理过程,全喉切除后利用食管发声的原理,以及经过训练可以重新说话的可能性。在开始时最好请一位已经掌握咽食管发音的患者现身说法,以提高患者的信心。使用自编教材,第1期为术后4~10天,第2期为术后11~17天,第3期为术后16~24天。第1期:患者用手指堵住气管套管口,发“咿”音,观察吸一口气发音持续时间;数数1~10;读汉语拼音中的元音。第2期:韵、声母发音;数数字20个;说生活常用单词20个。第3期数50个;读短句。b.测试标准:以百分制为计算标准,如第1期发“咿”音持续在5秒,数10个数字,发4个元音为100分;第2期发“咿“音持续在8,数20个数字,说15个单词为100分,第3期50个数字,6个短句为100分。c.测试条件:相对安静的房间,设4m测声(音)距离。测试者精神,智力、听力正常。双向监视打分者由听力正常的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担任。使用测试内容表(卡)语言训练统计表(卡)或录音机。d.测试方法:测试前先让患者熟悉测试卡或录音的内容。患者与测试者相距4m,患者明朗读测试卡上内容,不识字者随播放的录音复读。双向监视者根据所读的数、字母、单词个数、短句进行打分。鼓励患者采取积极的应付行为:患者术后由于生活的不习惯,对康复产生焦虑、紧张和不稳定的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患者去掉鼻饲管后,协助患者进食时取坐位并低头,先进糊状、黏团状食物再进流质或半流质,改为固体食物,以防止呛咳。同时,对患者进行自理适应训练,包括套管取出、清洗、消毒、喉垫更换等。日常生活中管理自己,以科学的态度正视现实生活,树立自信心,出院后的患者,协助制订生活目标,鼓励乐观向上,克服不良情绪,如培养个人兴趣爱好,并发挥其特长,适当户外活动,在他们身体情绪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患者感到是有用的人,同时,可以利用术后定其复查的机会,为患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相互鼓励的环境,从而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逐步摆脱“患者角色”,产生“康复”动机,在心理上感到需要“康复”从而获得新的生活希望,而尽快回归到社会中去。⑤增加与家属的关系,做好家庭指导: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出院后的生活、护理及发音练习均需要家属协助。因此,应保持与家人的联系,听取家人的心声,及时回答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提醒家属督促患者及时复诊,指导他们怎样与患者交流,配合训练发音及合理安排生活,鼓励家属克服困难,经常和患者进行信息,情感交流,让患者感到家的温暖,看到生活的希望,找到生活的乐趣,从而放宽心境,愉快生活,以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朱昌明,主编.医学心理学.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7,23.

2 张荣奎,李春福.喉癌及无喉者的语言重建.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40-67.

3 代辉娟.喉部手术后并发咽瘘的护理.护理学杂志,1994,9(4):159.

上一篇:无痛人工流产的观察及护理 下一篇:健康教育在脂肪肝患者护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