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时间:2022-10-16 06:32:17

公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 本文针对公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公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和路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最后对公路路基的施工需要注意的方面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公路施工;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1-0100-01

1公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

土质路基主要包括路堤与路堑,挖、运、填是其基本操作,相对于复杂的条件而言,工序则显得较为简单。公路施工中普遍存在一些难题,例如:不便的运输、较差的自然条件、物质设备等等,这些都与公路施工野外操作的性质密切相关。正因如此,路基施工也会存在一系列的困难,例如:较为分散的工地、较为狭窄的工作面、易遇特殊地质不易现象等。

针对以上的困难,为了能更好地保证工程的质量,必须对施工的技术和管理进行提高。

具体来说,为了能建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健全质量检查验收制度,首先需要一个的专业施工队伍,并需要相应的技术骨干和机具设备,同时,施工管理方法现代化是公路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2]。

2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1)强度要求。在外来作用下,为了能避免路基出现超过容许范围变形的现象。则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2)稳定性要求。在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为了能确保路基结构不出现整体失稳和非正常的变形等现象。根据不同的条件,合理地采取相关有效措施来维护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3)水温稳定性要求。路基的强度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双重作用下将出现明显的降低。尤其是一些冰冻地区,路基在不稳定的水温状况条件下,容易就会出现翻浆和冻胀,结果会出现会迅速降低路基强度。路基必须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最不利的水温条件下,强度不出现明显降低。

3路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3.1路基土的控制

路基的修筑一般是采用自然土的,在填筑路基工作开始前,为了能测定其物理力学性质,通常采取相关试验来检测自然土。此外,为了能有效协助路基施工和检测路基填筑成品,则需要测定其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容重。

根据数据分析所得:回弹模量与土质颗粒有关,土质颗粒越细,其回弹模量就越低,就砂性土而言,其回弹模量相当较高。从筑路材料上来说,砂性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路基土具有较差的力学性质,或者由于自然条件影响路基施工时,可以有效稳定路基土的方法主要如下:1)石灰稳定路基土。在工期要求时间不足的情况下,为了能更有效的填筑路基,通常选用石灰改良土质。土质较差或含水量比较高的土质宜适用这种方法;2)掺加粒料。当路段出现较高的地下水位时,通常采取掺加碎石、砂砾、炉渣等粒料的办法。

3.2压实度的控制

1)合理选用压实机具。在施工过程中,填土厚度应选择不超过35cm的土层,为了能有效进行分层铺筑压实,通常选用重型压实机。在同等条件下,就最大干密度而言,通过重型压实机所得的比轻型压实机所得的要大一些。就最佳含水量而言,通过重型压实机所得的比轻型压实机所得的要小一些,通常采用的重型压实所相匹配的(如60t震动压路机)压实机械,每层应不超过35cm的压实厚度,为了能进一步提高其所能达到的压实度,可以选择更大吨位的压实机械,同时又可以降低施工时土的含水量,这主要是由于增加的压实功引起的。由于较高的土基密实度、较低的含水量,从而可以提高路基的回弹模量;2)保证土的最佳含水量。要达到最大密实度的压实,首先土应具有最佳的含水量。按照这一要求,在路基填土压实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其含水量。例如:当出现过大含水量时,为了能达到最佳含水量,可以采取晾晒风干等措施,然后再进行碾压。为了避免土壤中的含水量出现较大差异,在实际施工方面,必须尽可能必须雨淋、暴晒,连续作业;3)强度控制。较为简单的路基施工技术要求,路基每一层的密实状态是由路基工程的压实度的决定,弯沉值反映了路基上部的整体强度,当压实度和弯沉值都处于一个较好的范围内,路基的稳定性、整体强度和耐久性才能符合要求。

4公路路基施工需要注意的方面

由于水同路基强度和稳定性有重要的关系,所以我们说,路基病害的主要因素是水。超过湿度的填土料,承载力的降低主要由于地基浸水所致,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实就显得比较困难。就路基存在影响的地下水而言,当设计没有做出具体方案时,承包人也应该降低地下水位,通过引导到路基范围之外的工程或采取提出疏导、堵截、隔离等工作,向监理工程师审批,并根据最终商量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实施。在实际施工开始前,针对地面水,需要准备好截水沟、排水沟等。其目的是对路基施工范围内的地面水进行截断和引导。为了能更畅通地疏干地面水,对于所有的填层,在路堤填筑施工过程中都需要设相对独立的排水路拱。在路基填前,需要加强清表碾压的工作。对填方路段和利用挖方段的原地面,表土进行清除工作,分析原因是:时间长,使得含有草根和有机杂质的地面表层种植土出现腐烂,造成路基沉陷。针对公路路基内的所有树根进行根除,对地表进行全面清理后,需要进行整平压实的工作。就压实度而言,路堤基底原状土必须大于75%。当路堤基底原状土不满足《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时,可以通过地下水、地质等相关实际情况,进一步判断深度,材料可以选用具有较好的填水稳性,然后,根据路堤压实标准对填土进行压实工作。

5结论

总之,为了保证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公路路基施工时,需要路基具备良好地强度、稳定性和水温稳定性,为路面结构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黄辉.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卢明锋.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6).

上一篇:推行TnPM改善卷烟机跑条故障 下一篇:搅拌桩防渗墙的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