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油滴―建盏艺术的当代承传

时间:2022-10-16 06:04:58

金油滴―建盏艺术的当代承传

陶瓷艺术发展到今天,传承和创新,是陶瓷艺术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力求融合的最重要的课题。有的在传承上狠下功夫,作品直追唐宋,但始终和唐宋瓷器的神韵略逊一筹;有的刻意创新,作品如天马行空,的确能亮人眼球,但缺乏中华文化的底蕴,能把传承和创新结合成功者可谓凤毛麟角。而南平市建阳区的黄美金和黄文勇父子却是少见的成功者,他们创作的金油滴黑建盏,一问世就广受欢迎,成为博物馆和收藏家追捧的艺术佳作。

收藏的真谛,或者说收藏的本质是一个发现美,欣赏美,和美一起生活,最终奉献美的过程。因此在收藏活动中,美是唯一的考量。而黄美金父子创作的金油滴建盏,奉献给艺术收藏家们的就是这种美的享受,他们成功地把宋代建窑的形式美和色彩美传承下来,而又在窑变上做出了自己的创新之举,使斑斓的金色飘逸在黑色的釉面上,使现代受众的审美情趣得到满足和升华,从而一举奠定了艺术大师的地位。

建窑建盏,是我国宋代名瓷之一。因为其制瓷的陶土含铁量高达8%左右,所以最适宜烧制黑色釉面的瓷器,这样便于观赏茶叶在冲泡过程中泛起的泡沫,从而迎合了宋代斗茶的时尚,成为有宋一代最受欢迎的茶具。

作为黑瓷系列的建盏,它依靠窑变形成的釉面结晶纹,产生了兔毫、鹧鸪斑、银星斑、油滴斑等多种精美图案,自宋至今一直受到收藏家的喜爱,而名闻中外的日本国宝窑变天目盏,就是宋代制作的建窑窑变建盏。在一系例建窑窑变碗中,金油滴更是极其珍贵的建盏品种,在宋代建窑中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极品。而黄美金父子在传统技艺上的创新,以黑釉为底色,把窑变的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至,突破了传统油滴建盏金色偏淡结晶偏小的局限,使金色结晶炫丽夺目,从而显得富丽堂皇,深得现代艺术鉴赏家的青睐。这种金油滴建盏,从顶视图观察,就象一朵盛开的金菊,美轮美奂。这种在传统黑釉和窑变基础上创新而出的金色结晶斑,在宋瓷的古朴端庄和宁静淡雅的神韵中盛开朵朵富丽堂皇的金色花卉,从而把宋代的审美意境以现代视角再现,赢得了现代收藏家的阵阵喝彩。

建盏的恢复,是中国陶瓷艺人不懈追求的成果。建盏在元代中后期逐渐衰落,明代停烧,断烧已有600余年。1979年9月,中央工艺美院、福建省科委、福建省轻工所和建阳瓷厂等部门共同研究,成立了以刘唐慎为组长的复制小组,成功烧制出仿宋建盏。而黄美金父子的创新,更使建盏的复烧成果结出最为丰硕的果实。他们的成功,不仅在于成年累月摸索窑火的温度和气氛,不仅在于费尽周折探索瓷釉的配方,当一次次失败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时,他们并没有退缩,而这种坚忍不拔的意志是他们成功的基石,但是更为可贵的是他们父子在成功以后的追求。为了使现代金油滴建盏成为一种真正的艺术珍品,他们往往不惜弃毁已经烧成的建盏成品,而不让这些在常人看来已经十分成功的作品流入市场,这种对艺术的苛求也许使他们丧失不少财富,却为他们引得更多的尊重。黄美金先生说过“虽然这些建盏在旁人看来已经是成功之作,但它们远没达到我的理想目标。也许随便拿一个放到市场上卖,都能卖上数百或者数千元,但我不能因为它们而毁坏我的名声。”要知道,在武夷山举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上,有一套“金油滴”被一位日本客商以高价买走,当时轰动了整个博览会。他们父子精心制作的金油滴,已经成为中外艺术收藏家追捧的当代艺术珍品。而他们对稍有不足的成品动辄毁坏之举,更使他们赢得市场的尊重,也是他们自身对艺术不懈追求的体现。

金油滴的艺术成就,使黄美金获得了不少荣誉,也使不少收藏家追捧这种新时代的艺术品,而世界著名的博物馆也入藏这种可以媲美宋代建盏的艺术珍品,福建省博物院为黄美金捐献的金油滴举办了捐赠仪式,而台湾故宫博物馆和英国维多利亚及艾伯特博物馆也都入藏他们的金油滴。更有甚者,2015年8月,把黄美金父子捐赠的金油滴建盏和宋代兔毫盏、吉州窑盏放在一起展出,让参观者领略中国瓷器的传承和发扬之美。

2016年5月,黄文勇的“曜变金油滴茶罐”,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这是中国工艺美术领域的最高奖项。

金油滴建盏,在传承中的创新,用新的表现方式,创作出新的美,从而影响新一代的收藏家,它的问世必然会引起关注,他们父子仍致力于不断总结和创新,以满足现代社会收藏家对美的追求,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必然。在这种美的不断创作中,黄美金父子把传承和创新结合得如此完美,实在是给艺术创作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上一篇:新达达主义设计运动 下一篇:书籍设计中的“五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