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否认综合症

时间:2022-10-16 05:38:17

萧条否认综合症

被人称作债券之王的比尔・格罗斯突然离开他管理了数十年的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跟踪金融行业的人对此感到震惊,但并不意外。关于PIMCO内部出现麻烦的传闻早就已经满天飞。但我们为什么要在乎这条消息呢?

答案是格罗斯的下台是持续困扰着公共和私人部门主要决策者的一种疾病的症状。我们可以称之为“萧条否认综合症”:拒绝承认在持续低迷的经济形势下应该采用不同的规则。

据说,格罗斯是一个自我意识很强、很难一起共事的人。然而,这种描述符合许多金融从业者的特性。要是PIMCO继续运转良好的话,最可怕的性格冲突也并无大碍。但是情况却并非如此,主要是由于格罗斯在2011年做过一个特别糟糕的决定,而且这个决定还在继续困扰这家公司。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其他具有影响力的人也做过同样糟糕的决定―而且现在还在一遍遍地继续着这个决定。

故事真正开始于几年前,当时巨大的房地产泡沫突然破灭。用于房地产新项目的投资出现崩溃,范围更广的消费开支也受到打击,为了买房而负债累累的家庭眼看着自己的房屋价值暴跌。商业活动也受到削减。为什么在消费需求疲软的时候还要增加产能?

结果,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想要增加储蓄,减少投资。既然每个人都无法同时做到这一点,那么在其他方面就会有所牺牲。事实上,牺牲了两件事:首先,经济陷入低迷,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复苏;其次,政府开始出现赤字。

现在,我们一般会认为赤字是件坏事。但是,借用经济学术语来讲,我们从2008年起已经陷入了流动性陷阱,基本形势就是整个经济充斥着无处可去而又唾手可得的储蓄资金。这种情况下,政府借贷不会与私有需求竞争,因为私有部门不想产生花费。又因为政府不是在与私有部门竞争,所以赤字不会引发利率上升。

这听上去可能很奇怪,并不合常理,但这就是宏观经济分析告诉我们的基本道理。2008年至2009年,包括我本人在内的一些经济学家试图解释这种萧条经济下的特殊情况:赤字并不会导致利率飙升,美联储的“印钞”政策也不会带来通胀。这不仅仅是理论:1930年代的美国和1990年代的日本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但很多有影响力的权威人士根本不相信我们。

保罗・麦卡利曾经担任PIMCO的执行董事,他是解释流动性陷阱的主要人物。那段时间,PIMCO面对赤字表现出令人钦佩的冷静,结果取得了很好的业绩。2009年年底,很多华尔街的分析师都曾警告称美国的借贷成本将大幅增长;摩根士丹利预言:美国十年期国债的利率将在2010年飙升至5.5%。但PIMCO却正确地预测到利率将维持在低水平。

但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麦卡利于2010年年底离开了PIMCO(最近又重新回来担任首席经济师),而格罗斯则加入了那群对赤字歇斯底里的人,认为低利率是在从投资者手里“抢钱”,并卖出了自己持有的所有美国国债。特别是,据他预测,在2011年6月债务收购计划结束后利率将大幅上涨。他大错特错了,此后他自己和PIMCO都没有缓过劲来。

这个故事很有启发性:事实证明那些关于赤字危机的想法是错误的,人们认清了事实,真相最终占了上风,是这样的吗?没那么简单。事实上,很难找出任何人想法改变的例子。5年前预测利率会飙升的那群人今天依旧做此预测;对于那些希望他们在事实面前重新思考一下自身观点的建议,他们丝毫不为所动。

这就使格罗斯的故事变得有趣了。在主要的赤字反对者中,他可能是唯一一个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的(尽管他依然有巨额的财富)。PIMCO因错误而受到了打击,但在其他地方,错误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

上一篇:卖二手车,从互联网到实体店 下一篇:玩转诗词炼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