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教改,师生彼此成就

时间:2022-10-16 04:37:40

践行教改,师生彼此成就

【摘 要】通过一节意外然而也是注定成功的英语课,笔者讲述自己课堂教学改革的心路历程和体验,总结个人的点滴做法,旨在激励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演绎课堂的精彩,实现人生的价值。

【关键词】课堂改革;师生关系;合作学习;探索实践;厚积薄发

“友善用脑课改实验”、“微型课”“翻转课堂”“二七一模式”“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一阵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想在校园里掀起了探索课改之路的浪潮。我,一个有着2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从一开始的漫不经心、质疑到如今的主动参与,这中间经历了跌宕起伏的思想波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经历了一次次的校内研讨、校际交流、同行切磋、专家讲座之后,有个声音在心底呼之欲出:尝试一下,改变一下,顺应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时代潮流,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增一分色彩!于是乎我开始了各种准备。

一、理论上的准备

首先阅读相关书籍,从理论上武装自己。再次仔细地研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新课标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指出:“高中英语课程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同时新课标在建议教师在客厅教学中采用“任务型”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参与“真实意义,即接近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并且特别强调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情感,为学生营造宽松、明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我再次感触,教师要努力改变传统高中英语课堂常见教学模式(复习提问―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教授新知识―操练、答疑、巩固所学内容),摒弃一言堂模式,让课堂教学成为师生有效的积极互动的过程,形成以“学生为本”的先进教学理念,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和创造性才能。

二、师生关系的准备

“教育的成功来自有效地沟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咨询专家高顿认为,接受他人是培养良好关系的重要因素。接受令学生深思,是他们愿意流露自己的感情;不接受则使学生焦虑不安,最后导致反抗,致使交流滞塞、终止。我加快跟学生们接触的频率。和课代表若无其事地聊天,了解学生的想法、爱好;课后故意滞留教室,随意地和孩子们拉家常,旁敲侧击探知现在的学生们喜欢什么样的课堂,听他们描绘理想的老师、曾经最崇拜的老师。话匣子一打开,信息也一天天积累下来。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他们不再对我只是敬畏,而是多了几份亲近。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老师激发出来的”。因此,每天给学生灿烂的微笑,用积极的情绪去感染他们,就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悦,智能得到发展,课堂活动得到有效地开展。

三、课堂模式的准备

我在课堂上慢慢地“放手”,还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阅读课上,因为放松了心情,学生们轮番向我提问,褪去了往日的战战兢兢,孩子们变得自信、可爱;语法课上,前后四人组成的学习小组,也逐渐能够合作学习,像模像样的进行探讨,步履维艰地攻下一个个难题,收货成功的喜悦;作文课上,小组之间几分钟的交流让彼此的思维打开,有了“想法”,笔下便言之有物。同伴之间的互批互改更是提升了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意识。每天课堂上开放的十多分钟,竟是学生们最兴奋的时候,“表达自我”,“出风头”,让少年郎们神采奕奕。经过一段时间的“放手”,我的学生们能在课堂上勇于展现自己,互助学习的氛围也基本形成。一切水到渠成,只等那个精彩时刻的到来。

四、课堂上精彩绽放

那一天,一个临时的开课任务意外的交到我这个“老”教师手上。我像往常一样布置自主学习的作业:利用网络资源,收集资料,效仿课文世界上第一条地铁,每组出一份南京地铁的历史与发展的海报,要求图文并茂。这是一个很有难度很有挑战的任务!

上课伊始,师生一起回顾了课文的写作思路,接着当堂画出思维导图,涉及到地铁开建的时代背景、建造者出资者及管理者、地铁特殊时期的功能……当一幅幅风格迥异的图文呈现出来时,教室里的气氛也热烈起来。思路理清后,课堂进入第二个展示环节,各小组拿出搜集的材料,编辑整理并设计出南京地铁发展史的英文海报。当展示开始时,一个男生立刻冲到台前抢到了发言权。在大家热切地注视下,他突然愣住失语,无助地看着我,我虽然担心还是努力报以鼓励的微笑。帮他举着海报的同伴机智地和他聊天,男孩子顺利接过话题,开始了准备好的英文演说,小组的另两位同学时不时地补充。第一轮有惊无险地完成任务,大家为他们的勇气喝彩。接下来抢到发言权的是一组早就迫不及待的女生。发言者拿着类似IPad的海报,一边点击,一边翻页,同时向大家娓娓道来南京地铁的变迁,创意的设计赢得了满堂掌声!

一组组的展示轮番上演,精彩的一幕幕呈现在我们眼前,欢乐的笑声此起彼伏。我这个策划者被深深触动了。原来学生们是这样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就能造一个别样的天地。

五、课后反思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一思想完全契合了中国自古就有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说法。进入20世纪以来,终身教育成为教育的主题,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被公认为教育的理想目标。爱因斯坦说,教育,是那些当你忘记了所有所学的之后,留下的那些东西。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引下,我努力在教学中顺应时代潮流,转化思想,践行新课改,优化英语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力争在教育的阵地上留住青春留住活力,师生共同努力实现彼此的价值。

一年多的教学实践给我们这个班级带来丰厚的回报。在次年高考中,作为一所普通中学的毕业班,该班44人有33名同学达本二线,创造了校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这和该班课任老师齐心协力推进新课改、促进活力课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付出的努力息息相关。该班语数外老师均被评为市、区高三先进教师。师生同发展共进步,成就了彼此。

课改之路任重而道远,作为老师,不断追求、探索,方能演绎精彩不断。

上一篇:浅谈职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下一篇: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加强师生互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