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框架的扩展

时间:2022-10-16 04:11:57

新形势下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框架的扩展

摘要:财务报表分析是企业内部的一项基础工作,对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现有的报表分析框架,关注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即四能力分析框架。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重视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或者对财务报表分析不准确、不全面。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没有充分地考虑到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其他影响因素,例如企业发展的环境、企业未来大的经济运营趋势。文章就我国企业传统财务报表分析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存在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 我国企业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受到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的重视,而其中所涉及的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财务报表的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是企业内部管理首先要抓好的一项工作,它是企业实现内部规范管理的基础。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系统和全面分析的科学, 它在公司的内部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可以根据财务报表的分析结果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准确把握, 它对推动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框架

财务报表分析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一个由目标、要素及其关系、方法与模型构成的整体。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目标应当是运用适当的方法,将为了某个目标而收集的财务会计数据及相关资料转化为有利于人们经济决策的信息。而传统财务报表分析没有将其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并因此构建财务报表分析整体架构,从现有的著作及研究资料来看,没有对财务报表分析整体进行设计。传统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评价指标主要是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与发展能力。这样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只关注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它以利润为导向,利润最大化以及创创利能力是其评价重点和根本目标。

二、传统财务报表分析框架的缺失

现有财务报表分析框架的内核显然是“四要素”,即偿债能力、资产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对应的分析工具也就是四类财务比率,即债务比率、资金周转比率、收益比率和成长比率。问题在于,以“四要素”为内核的财务分析框架,其对现代社会的适应性如何?寻找这一问题的有效答案,需要我们客观地分析评估现代公司所面临的环境及其对财务分析工作的新要求。试图无一漏失地描述当今社会中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变化和挑战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但传统财务报表分析框架已然不能再满足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要求,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战略成为企业运行和发展的导向因素,要求报表分析需要从现有的战术性分析向战略性分析扩展。遗憾的是现有报表分析框架所强调的依然是专家的分析职能,其关注点尚未转向公司的增值职能。现有框架缺乏与战略间的联系,因此缺乏应有的整体性和层次性。

2.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和技术进步的快速化等因素,是企业进入高风险运营的新时代,风险问题的被关注度越来越高,但现有报表分析框架中,风险分析仍是一个盲区,除偿债能力的财务风险外,企业运营的整体风险如战略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税务风险等,在“四能力分析框架”中基本上是缺位的。

3.随着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联系方式的变革,制造商与它的供应商、客户等方面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公司的管理和发展开始超越公司的边界,转向价值链或价值网管理,同时以合作性为特征的战略联盟得以高度重视。这就要求报表分析突破单个企业的界限,向基于供应链的整体分析扩展,战略、财务、经营、风险等各项分析都要去确立供应链的视角和思维。

4.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引起公司对环境、资源、生态、社会责任等问题的关注,要求企业拓展生态视角的报表分析,借助报表数据观察和评价生态效率。

5.以无锡、江西等省份众多快速增长企业的突然失败甚至死亡,提醒业界反思传统的“发展能力”分析框架,需要在进行企业成长性、发展性或衰败性分析时引入发展经济学反复强调的概念:增长不等于发展。

面对这些变化和挑战,经济学、管理学甚至会计学都已经做出了积极地回应,然而财务分析框架在多大程度上有所扩展和改进呢?我们所看到的,似乎是一个僵化了的分析框架。也许能有记忆的就是那“四个要素”和一些财务比率了,有谁会将财务分析与公司战略联系到一起?这个框架人为地将财务与经营割裂开来。现有的以“四要素”为内核的分析框架,面对环境还是不具适应性的。

三、财务分析框架之扩展

面对新的公司环境,财务分析框架结构研究视角需要转换,框架结构的内容需要扩展,这是唯一能增进财务分析框架对公司环境适应性的途径或方式。根据上述传统报表分析框架的缺失,我们主张在研究和建构新的财务分析框架时,应当确立起包括战略视角、价值创造视角、生态化视角、价值链视角等在内的一系列新的视角,并以此为突破口来扩展财务分析的框架结构。

l.战略视角的财务分析。传统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多是根据报表数据计算一系列财务指标,或者运用较为复杂的数据模型得出一些量化的数据,以此来对报表进行分析。不仅不易掌握而且这些方法只不过是“数字游戏”基础上的又一轮“数字游戏”,并没有进入深层次的“质”的层面。财务报表分析应从重“量”分析转到重“质”分析。必须跳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传统财务比率分析法,跳出财务报表的数字范围,立足于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和经营战略等更宽更广的角度,才能正确分析评价一个企业各方面的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具体来说需要将分析与战略、经营、资源配置和绩效衡量有机地连接到一起,形成公司整体的分析框架:再次,战略、价值与价值驱动因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战略导向的财务分析还需要将战略分析与价值驱动因素分析连接起来。

2.价值创造视角的财务分析。价值管理需要价值型财务报表分析系统。价值导向分析模型的目标是股东价值最大化,其衡量指标是(自由)现金流量现值。这种系统借助于价值评估模型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将价值驱动因素分析作为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要素。按照企业价值衡量模式,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主要有现金流量、资本成本和增长等三大因素。但在财务控制过程中,还需要对这三大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划分,例如可以具体划分为增长率、销售利润率、再投资比率、营运资本增加率、现金流量与销售收入的比率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等因素。因此,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必须根据不同的价值驱动因素进行因果关系式的分析,从而有利于使用者有效战略分析和长期决策。

3.生态化视角的财务分析。生态化视角的确立通常与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及在此基础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有关。基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定位、财务压力、市场竞争以及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上的传统会计模式等一系列起抑制作用的因素的影响,许多企业并没能将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效地运用于战略和日常经营之中。促使企业改善环境业绩和对外提供环境报告,将环境和生态视角引入公司财务分析体系是有必要的,因为它们与公司的价值创造密切相关,是价值创造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大量的研究表明,股票市场对良好的公司行为是有回报的。

4.价值链视角的财务分析。“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个体企业之间的竞赛,而是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对抗”,有人这么看待现代企业的竞争态势。无疑,这句话也道出了价值链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而资金流作为企业的血液,基于价值链的财务分析当然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资金流与信息流、物流的不可分割必然需要将企业的财务分析与企业的活动相联系;而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在企业间的流动使得财务分析必须将上下游企业、外部环境考虑在内;企业间的竞争扩大到价值链之间的对抗必然需要企业特别是价值链的核心企业,从战略的高度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整个价值链的财务活动进行分析和掌控,需要我们在进行公司财务分析时超越公司的边界,从更大的范围上对公司内部的价值创造问题展开分析。从价值创造角度看,公司的成本和效率均不是单个的影响和决定的,也不是单个公司所能控制的。因此,对公司的成本和效率进行分析,理想的选择显然不是局限于公司内部来进行,而是站在价值网的角度来揭示各类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成本和效率的影响,进而为公司确立合理的战略提供依据。

在经济社会中,只有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式,构建新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运用多元化的分析方式突破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瓶颈,才能提升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水平,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瑜,王栋.论财务报表分析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09(4)

[2]刘红梅.基于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J].价值工程,2010 (9)

[3]贺雪荣.中小型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系统的构建[J].商文化,2012.(3)

作者简介:

郑祥玉(1981.10- ),女,衢州开化人,汉族,本科,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上一篇:用不确定度对杨氏模量测量误差进行估计的探讨 下一篇:“城乡贫困联系”的国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