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真的决定性格吗

时间:2022-10-16 01:39:18

每个人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性格,然而,性格是否由血型决定,还是取决于其他因素呢

据一本日本有关血型的畅销书描述:O型人热爱生活,重视力量;A型人重视外界反映,是完美主义者;B型人我行我素,兴趣广泛;AB型人一心二用,自由奔放。这些描述拿来和自己还有身边的同事对照,有的人惊呼“太准了”,也有人会抱怨“一点也不准”。到底准还是不准,科学家或许能帮助你回答这个问题。

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表面的物质,对不同人的血液分类的方法,而红细胞表面的这种标记物质对每个人来说通常是由基因决定,与生俱来,终生不变。自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Karl Landsteiner在实验室里首次发现ABO血型以来,科学家们至今已发现了包括Rh血型、Lewis血型等在内的多达数百种血型系统(即不同的血液分类方法)。通常,最广为人知也是人们通常谈论的与性格有关的,就是ABO血型系统。

日本人古川竹二最早表明ABO血型与性格相关,1927年提出“人的血型不同,具有各自不同的气质;同一血型,具有共同的气质”的假说。依据古川的理论,当时台湾人群中O型血的比例高达41.2%,远高于日本人群,O型血的人“好胜、喜欢指挥别人、自信、意志坚强、积极进取”,因而O型血的人更具攻击性。相比之下,生活于日本东北部的少数民族阿依努族人中,O型血的人比例只有23.8%,而阿依努族比台湾人更温和且顺从。古川以此来解释为什么台湾人要持续不断的反抗日本人的统治。

这个理论明显是多么荒谬!不过这样的荒谬却并不鲜见。纳粹德国的科学家曾对不同人种的血型做过调查,发现不同人种的血型分布存在差异,并得出“日耳曼人种的血液更加高贵”的荒诞结论。二战后,血型与性格的关系开始以一个纯粹的科学课题进入科学家的视线。

性格是指人的一贯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思维和行为方式。科学家们通过各种专业的调查问卷,分析受试者的性格,客观地反映受试者的人格特征。常用的问卷有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艾森克人格测验(EPQ)、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矢田部一吉尔福德(Y—G)性格测验等等。

这些测试的结果通常将人的性格分为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受试者在某一角度上所得到的高分或低分的评价,分别代表完全相反的性格特征。例如16PF测验将人的性格分为16个角度(即所谓“维度”),在其中一个“N:世故性”维度上得分低者较为坦白、直率、天真,而得分高者则十分精明、能干、非常世故;在“H:敢为性”维度上得分低的人畏怯退缩,缺乏自信,获高分者则冒险敢为,少有顾忌。通过对这些“维度”上的分析,大致可以勾勒出受试者性格的全貌。

虽然人格测验对受试者的性格评估准确而可靠,但是科学家们通过人格测验研究血型和性格的关系,却常得到不同的结论。1964年,Cattell等人为意大利罗马、佛罗伦萨、巴勒莫以及美国波士顿等城市共计581个11到18岁的意大利裔青少年进行16PF高中生测验,分析在这些人群中血型与性格的关系。

测试结果发现不同血型的青少年,在16PF测验的各个维度上表现基本相同,但A型血的青少年比B型、O型或AB型的青少年更敏感,感情用事,富有同情心。另一些依据16PF的研究表明A型比B型和O型更自我放任,而且A型比O型焦虑度要高。而B型的情绪较不稳定,忧虑感更强,并且更容易紧张,即B型血的人更加情绪化。

然而,根据EPQ的设计者之一,H.J. 艾森克本人研究,性格内向的人中AB型的比例更高,同时A型的情绪比B型更加稳定。而此后另位研究者Lester发现,血型与性格内向或外向并没有显著的联系,同时指出AB型焦虑倾向高和自杀者比率高,O型的比率低的倾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有关血型与性格的研究更多的采用了基于五因素模型(大五,Big Five)的人格测试。大五将以往的人格测试的基本结构归纳为“经验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Extraversion)、亲和性(Agreeableness)、情绪不稳定性(Neuroticism)”五个人格特质。这五个特质基本上可以涵盖人格特点的所有方面。大五的人格测试表明,诸如16PF等测试中,O型更加外向和乐观、A型较合群、AB型自觉性较高等观点,B型较为情绪化,情绪不稳定等观点,全都是站不住脚的,血型和人格特质没有必然联系。

这些基于性格的调查问卷,都是根据相应的心理学理论发展而来。近半个世纪以来,心理学的理论不断发展、变化,即使是16PF、EPQ等已经使用了多年,相当成熟的问卷也经常会受到新的理论的冲击,不断面临各种质疑。在研究性格的时候,问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都很高,但是仅凭单一的调查问卷,只能获得较片面的信息。这也可能是这些基于问卷的血型与性格关系的研究,往往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

另一种研究方式是通过分析不同血型罹患精神、心理疾病的几率,来推测血型与性格的关系。研究发现Rh血型和Gm血型可能和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关。而针对ABO血型的一项研究则表明,O型较其他血型更容易罹患更年期抑郁症。这些研究结果不能直接说明血型和性格存在联系,但提示了血型对人的人格特征可能确实存在影响。

尽管科学家们对血型和性格的关系各持不同的观点,但是有一点共识:性格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先天因素,家庭成长环境,工作以及个人际遇等都会对性格造成影响。遗传因素对性格的影响只有五成左右,另一半影响可能取决于后天因素。单单是遗传的因素也非常的复杂,血型基因只是人类数万个基因中的一个而已,即使血型对性格存在什么相关性,关联的程度最多也不会超过五成。

ABO血型发现至今已逾110年,人类对血型的研究仍在继续。科学家已经证实ABO血型和多种疾病存在关联,但若说血型决定性格,实在武断。一些研究认为二者毫无关系,另一些认为血型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的性格和行为方式,但是没有任何证据支持古川竹二提出的“同一血型,具有共同的气质”的主张。因此,把血型作为日常八卦的谈资或许不错,要是当真就不必了。每个人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性格,何必非要套用到某种模板上去呢?(科学松鼠会http:///供稿)

上一篇:在鲁朗的森林中 下一篇:邢台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