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探索

时间:2022-10-16 12:07:22

优化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探索

一、前言

虽然有很多同行对小学英语开设阅读课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和尝试,但是如何针对小学生的阅读特点进行阅读课的设计,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还是很值得研究。本文旨在对小学生阅读的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的实际,研究以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为目的,重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情境对阅读活动方面和课时的优化设计,提高阅读课堂的实效。

《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作了如下的目标描述(即二级目标):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短文,并养成意群阅读的习惯。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阅读就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帮助学生享受乐趣,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接受到阅读策略、技巧和意识的培养,能为初中、高中接触大量的英语文章形成良好的过渡。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是十分有必要的。

但是在广州小学英语实际的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广州市用的英语教材是Success with English,三年级起用的教材每个单元的基本结构是Unit 1和Unit 2由情景性的对话,work with language单元的主要内容构成;Unit 3 是拓展性的小故事,附加词、单元的任务、文化知识的拓展。教材的结构编写以对话为主,学生阅读的材料多数是练习册上的阅读练习,缺少对应的阅读理解文本。

(2)课程结构设计多以新授课、巩固课和复习课为主,阅读的训练多数是在完成阅读练习后对练习的讲评中说说做题的技巧。小学英语教师的课时紧,如小学五年级一周只有三个英语教授课时,广州版的教授内容多,缺少对学生阅读能力的专门培养。

(3)小学生阅读的驱动很大一部分就是完成阅读练习,应付考试,大部分学生没有阅读的兴趣和习惯。需要优化阅读课的教学方式,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创设有效阅读情境,进行有效阅读驱动,让学生用英语做阅读。很多小学和英语教师都进行过阅读课的研究,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实验,形成了较普遍和较成熟的小学英语高年级阅读课型的普遍模式: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但是如何设计好一节小学英语的阅读课还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质、语言水平知识以及教材的特点,现尝试一种以问题情境为设计主线,结合英语歌曲、游戏等英语教学技巧为辅助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基本阅读能力和策略为目的的研究。

二、优化课时设计

灵活处理转化课型,发掘阅读课型功能。根据教材实际内容,把合适的新授课或巩固课转化为阅读课,用阅读的方法教授新知识,用阅读的方法操练新知识或复习新内容。广州版的小学英语教材是以主题教学为主,一个主题学习通常有四个课时的教学时间。第一、二课时是新授课,主要是新知识的传授和操练;第三课时是巩固课,通常是对新知识的巩固和练习;第四课时是复习课,通常是测验、做练习等。我将实验班的主题学习设定为每一个主题学习周期中安排一节阅读课时。对于阅读课时,我根据教材特点灵活处理。

1.将新授课处理成阅读课

对于一些比较简单、新单词不多的对话课文,我把课文变成阅读文本,把新授课处理成阅读课,通过精读的方式处理新课文,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的语境猜出新单词,也可以理解新词意思,这样更便于学生对新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例如广州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8 Robin Hood这篇课文主要内容是两个中国小朋友谈论14世纪时劫富济贫的罗宾汉的事迹。主要的知识点是用过去式谈论一个人。我把对话内容变成阅读文本,以阅读课的形式来上这节新授课,在阅读前活动中,我用一首Robin Hood 的电影歌曲来介绍罗宾汉。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自己听歌的感受,觉得唱歌的人会很伤心。由此,老师把主人公介绍给学生,并介绍歌曲是关于谁的,主人公是the prince of thieve,为什么呢? 由此吊起学生学习的胃口,为课堂的学习做好准备,为阅读产生一种内在的驱动,引起阅读的好奇心。在这种阅读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尝试提问:为什么罗宾汉被称为“小偷王子”?学生学会通过读,寻找主题:这篇文章是关于谁的?为什么我们会把他称为“小偷王子”?从而引入我们的学习课题。学生在老师简单问题的引导下很自然地阅读课文,并且有目的性地寻找原因,在阅读的情景中理解课文和新词。

2.用阅读课复习巩固新内容

在设计复习课中,我选用适合阅读主题的文本,进行新知识的巩固和复习,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六年级下册Module 6中,学习重点是:I hope I can 和I wish I could这两个句型。我设计了三个不同的阅读文本,这些阅读文本是关于三个不同的小朋友的愿望,有些只要是身体力行就能够实现的,有些是不可能实现的白日梦,以及他们如何去实现他们的梦想的。这样学生通过阅读容易区分出这两个句型的不同之处,很好地巩固和复习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3.用阅读课复习一个单元的学习主题

根据阅读文章输入量大的特点,尝试用阅读课来复习一个单元的学习主题。例如在四年级上册Module 4 Helpers 一课中,我设计了一个猜谜形式的阅读课例:I wear a police hat. I drive a police car. I work in the police station. I catch criminals.I am a ______. I am a helper. 这个阅读文本综合地概括和描述了一种职业的有关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语言输入量,也能够通过趣味的方式让学生有效地去复习本单元的主要学习要点。这样的复习输入为学生升入高年级打下了写作的基础。

总之,应保证每一个主题教学周期都有一节阅读课,但是设计和侧重点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这样学生通过教师有意识的阅读训练,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能力。

三、灵活实施阅读过程

1.创设整体的阅读情境,实施有效阅读

阅读前要对对阅读主题进行渲染,引起学生对阅读主题的兴趣。可以用到以下几种方法:用影片介绍阅读人物来渲染气氛,用游戏方法来引入,用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事物来引入。设计阅读课时研究阅读情境的设计,设计适合学生的活动情境,使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进行语言活动,激发阅读的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有阅读主题或主线牵引,并能在主线的牵引下形成知识的整理和内化,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如寻找信息、阅读理解、情景中猜词等,在主题情景的激发下发展应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最终达到阅读课的有效性的目的。

具体设计过程:

(1)教材分析,制订教学目标,也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小学阅读课的技巧培训: 寻找信息,简单新词猜测技巧,利用上下文寻找信息,阅读理解,阅读判断,阅读选择。

(2)筛选阅读材料,选取适合学生阅读水平和所教的语言知识点相关的阅读材料。

(3)采用目标转化策略,设计情境。问题情境设计的原则:以实现课堂目标为目的,形成组合每一个课堂活动的主线,活动设计围绕目标和情景,最终达到课堂实施的有效性。

2.选择合适的阅读文本

对广州市的小学英语课文学习主题进行研究,并对阅读的文本进行重组,通过优化阅读文本来提高阅读效率。教学文本的重构,一定是基于教材的再构,是以“用教材来教英语”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是天马行空地自编教材。要让学生学好英语这门语言,教师是改革的第一要素,教材是核心的理念,所以适合学生的教材是教师在已有教材的基础上改编、调整和整合出来的,这样就做到了因材施教。但文本再构不是替换教材,而是在遵循教材主题的基础上优化教材,这样才能在保证教材质量的同时,保证教材的规范性、知识性和系统性。

补充适当的阅读教材《拓展读与写》《21世纪英语报》,尽量把学生平时的优秀作品整合成阅读的材料。整合整理优质阅读网站上的各种形式的英语阅读材料,如flash 动画形式的故事、e-book形式的材料,拓展相应级别的学生的阅读材料。例如我在六年级下册Module 5 Hopes and Wishes的复习巩固课中,本单元的重点句型是I hope和I wish的运用,我根据单元学习重点,文本重构了三个阅读文本。具体如下:

Passage A Jiamin’s Dream

I like Harry Potter very much. He is a little wizard. He goes to a magic school. He can play magic. He can fly on the broom. He likes to play Quidditch, a kind of magic football with his friend. I wish I could fly on a broom like him. I practice flying with my mother’s broom on the stool every day. I hope my dream can come true.

Passage B Zhang Xiaoping’s Dream

Zhang Xiaoping is a pupil of Grade Six. She likes English very much. She hopes she can become a good English teacher one day. Every day she reads English for almost two hours. She goes to the Children’s Palace to learn English every weekend. She uses all her lucky money to buy English books and tapes too. She has another hope. She hopes she can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especially Britain, America, Australia and Canada. She wants to communicate(talk)with the people there in English.

这三个文本的主要内容是Jiamin、Zhang Xiaoping和Su Litong分别阐述自己的梦想,而且说出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地去做很多事情。阅读前我提出了问题:

Why do they have their dreams?What do they do to make their dreams come true?我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阅读三个文本,然后回答问题。由于学生阅读的是不同的文章,不同组别的学生就有了信息差,在讨论问题的答案时有了一个很好的互相听的理由。我最后引导学生:三个主人公都有自己的梦想,之后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做很多事情。虽然家明想飞的梦想看起来好像不太容易实现,但是如果他不断地努力,终有一天他会发明出能飞的扫把。激励过学生后,我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的梦想:What is your dream? Why do you have this dream?What will you do to make your dream come true?学生经过我的引导,文本的示范和参考,加上自己的思考,也对自己的梦想作了一些阐述。学生有范文可参考,不怕“说不出”,也不用担心“说不对”。即使下课以后,学生都能在范文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巩固练习本节课的知识点。

3.设计有阅读驱动的阅读任务

学生要真正地理解一篇英语文章需要以下的几个要素:context, meaning, grammar。所以,评价一堂阅读课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关键是看这堂课有没有帮助学生使用到阅读要素,从而达到阅读的理解。

所以,阅读课的特点应是在阅读的不同阶段,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的方法,产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利用教研时间的学习和参加市阅读课题组的活动,通过文献研究和大量的课例观摩,笔者发现,小学英语阅读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模式。如下表显示:

用阅读情境推动,设计合理的阅读任务和真实的任务驱动,让学生掌握阅读的策略和方法,达到阅读能力的提升。真实的任务驱动,并不是为了完成阅读题目而做的任务,真实的驱动令学生有兴趣和真正阅读的理由,并能够通过这个阅读来达到阅读信息的理解和加工,进而完成阅读的任务。这些真实的阅读驱动可以是:读—查找信息,阅读涂色,阅读寻找宝藏或目标等。例如我在设计六年级下册Unit 2 Asking the way一课的时候,在拓展环节设计了一个寻宝游戏。在课前我将一些小礼物放在了一些学生的抽屉里,学生并不知道。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读路线指引和教室的地图,寻找自己的礼物。这个环节学生都能把新学的知识运用起来,而且六年级的学生都很投入地去寻找,真正地做到了学以致用。

在阅读课的设计中,通过我对教材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目标的把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再创造,并注意在阅读方面对学生的指导。实验证明,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并在测验考试的阅读题目中失分率较低,有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上一篇:在“悦读”中滋生读写结合的生长点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