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提股市适度投机

时间:2022-10-15 10:00:15

重提股市适度投机

在那场对投机问题广为人知的争论之后,在中国股市持续三年多的低迷时期,我们觉得,有必要重提“投机”话题。我们主张,股市应当允许适度投机。

谈到投机,自然免不了提及“投资”和“风险”。众所周知,金融的不确定性,就叫“风险”,有的学者据此区分赌博和投机。赌博刻意制造新的风险,目的在娱乐刺激;投机则设法在资本运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风险中寻求获利机会。换句话说,赌博在一匹马身上下注时,他替自己也替庄家制造了风险;而投机者买进某种股票时,只是把现存的风险转手而已。至于投资,按照保险分析专家葛拉罕(Benjamin Graham)的说法是“保留安全空间”,即使碰上事先无法预见的不利情况,也能够保住本钱。信息不全或冲动的投资,都较花时间分析获利潜力的投资来得投机。投资和投机往往是相伴而生的,甚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对于资本的拥有者而言,一端是谨慎投资的风险,另一端是大胆的赌博,投机便介于两者之间。

政治学家认为投机是投机客所为,投机客是寄生虫,被贪婪和恐惧驱使,制造金融危机,并且借以养肥自己,国家若要富裕,必须管好这头野兽。经济学家的看法则更为理性。他们主张,投机基本上是一种动力,投机人扮演着经济信息导向的角色。不论是最新的通货膨胀率或飓风影响咖啡收成,都通过他们反映在价格上。如果没有投机者的存在,市场会进入瓶颈,交投趋于清淡、低迷,恐慌、抽逃应有尽有,危及到经济的发展。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突然致富时说:“有时这是所谓的投机买卖造成的。”然而亚当・斯密口中的“投机商人”不是金融操作者,而是“从事不正常、非现成或大家所熟知的生意”的企业家,今年买卖谷物,明年交易茶叶,看好哪一门生意有获利潜力,就投入哪门生意,一旦利润减少,立刻跳到另一行去。亚当・斯密给投机客的定义是:随时准备追求短期利益的人,这种人的资金不时流动,不像规矩的生意人,资本多少是固定不动的。18世纪末期,担任英国议员的银行家柯布鲁克(Sir George Colebrooke)囤积用作染料的明矾想垄断市场,结果失败破产。英国作家华尔波尔(Horace Walpole)称之为 “投机买卖的受难者”。

坏的投资可能被认为是投机,而执行不善的投机,也常常被说成赌博。美国金融家巴路克(Bernard Baruch)有一次被财政专家摩根(Pierpont Morgan)当面斥责,只因他用“赌博”一词来形容某项商业计划。巴路克认为“没有任何投资不含风险或赌博成分”。投机心理和赌博几乎是一体两面,两者都是危险的使人沉溺其中的惯性,都梦想发财,经常会有欺骗行为,而要成功,必须能够控制情绪。吴敬琏教授“中国股市连赌场都不如的” 批评,我们认为有失偏颇。

为了预期投资利益而放弃现行收入,当然是投机行为。股市就是这样的投机行为。一般而言,新经济的成长都依赖于股市,而股市正因为有投机者的投机行为才使新经济起步,尽管纳斯达克神话引起争议,但美国经济在“9・11”事件前的持续兴盛是得到大家认同的,可以说,没有投机,美国经济将丧失活力。美国人的投机性格很大一部分源自殖民时代的公司。在美国,任何人都可以争取自己的社会地位。决定一个人身份的最后标准是财富的多寡,而非出身的贵贱。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19世纪30年代初访问美国期间就感受到一股物质主义的勃勃生机。美国人拥有的不只是对未来的期望,他们也具备自我提高的动力。投机的本质就是风险。但为了达到目的,投机客愿意承担巨大的风险。有钱的美国人对本身的财产都不太满意,愿意放手一搏并进一步增加个人财富。19世纪末的股市恐慌之后,伦敦的“旁观者”大惑不解地指出:“他们似乎把融资借钱当成一场所费不赀的游戏。”英国人再怎么投机,也会担心由富变穷;法国人更会不惜自杀,避免自己沦为穷人;拥有百万元的美国人却会为了赢得10块钱而从事投机,万一输掉,他会若无其事地再去找个店员的差事。这种穷也不改其乐的心态值得赞许,而这种心态也让美国成为全球经济最具生命力、股市最为活跃的大本营。至于“道德风险”问题,并不是股市上的新问题。银行家凯索尔(Sir Ernest Cassel)曾说过:当我年轻的时候,别人叫我赌徒;等我活动范围扩大以后,就变成了投机客;现在,大家称我是银行家。其实我始终如一,做同样的事。

股市是有风险的,风险和收益是对称的。不论是投资还是投机都存在风险,关键是如何把握风险,怎样处理风险。投机的对象是重视投资本身,是不断地对投资价值高估和低估的过程。这就如同原子的运动,总是无法脱离原子核,而是围绕原子核作上下震荡。作为原子核的投资,离开了原子的波动性,也就是投机的保护,也很难实现价值,甚至是十分危险的。任何一家公司都需要融资,没有融资机会的公司,是不大可能有大的发展机会的,而融资又必须依赖于市场的投机者,如果没有大量的投机者存在,股价就无法维持,会因为没有人交易而逐渐下挫。就像期货市场是对现货市场的保护一样,股市的投机者保护了投资人的利益。

当然,如果投机过度,则会形成对投资者的损害。因为投机过度会打破应有的平衡,风险应运而生,犹如原子的运动彻底地脱离了原子核,破坏了原来的物质构成。在股市中,上涨过度会引起实业投资者放弃实业投资,把资金投向泡沫般的股市;而下跌过度则不仅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融资,而且会影响投资者的经济状况,造成破产严重,危害社会安定。反过来,能够制约过度投机、保护中小投资人不受投机蒙骗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增强股市投资的力量。投资价值的增长能够真正保护投机者的利益。投机者把无数的资金投向看好的公司,公司必然会借助这些资金力量壮大自己。只要公司的运作合理,就会大大提升公司的投资价值。这种提升,就会保证已经上涨的股价不会下跌太多,甚至可能继续上涨。如果投机者的资金没有得到公司的有效运用,投机者的利益必然会踏上不归之路。如果是真正长期增长的公司,就是能够不断地让投机者投入资金,然后发展公司,提高公司的投资价值,从而支持股价的上升。如此循环往复,铸造出不断成长的企业。同时,低风险高收益期待着法律、制度、技术等方面的进一步完善。

投机之于个人的作用自不待言,对于集团的拓展,乃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证券市场或许是“机会主义”者数量最为庞大的地方,这究竟是可喜的现象,还是应予鞭挞?众口不一,难有公论。其实,趋利避害是人所共有的一种天性,因而任何“适范”基础上的行为都无可指摘。

价值理论告诉我们,价格始终围绕着价值波动。为什么价格不会简单地按着价值波动呢?说明在价格和价值中间,必然还有一种力量存在,那就是市场的供求变化,供应者与需求者间的博奕。不是简单的钞票搬家,不是财富在不同主体之间在进行分配的一种零和博奕,更不会出现“崩盘”这种耸人听闻的结果,因为决定价格的根本始终是价值。必须明确指出,我们所说的投机,除了有量上的适度要求,还应该与“造假”和“欺诈”相区别。可以说银广厦是“造假”,“蓝田股份”神话实质是“假话”,而“亿安科技”和“中科创业”是“欺诈”,但我们不能说股市的较大价格波动都是“投机”。有人推算过,深发展自上市以来增长了600多倍,能说是投机吗?我们一大堆ST、PT类股票理应没什么投资价值,不应受到青睐,而现实却倍受投资者追捧。为什么?用投资与投机来解释或许能说得通。我们不能说“长线是投资,短线是投机”,同样,我们也不能说“投机是失败的投资,投资是成功的投机”,我们只能讲过度投机会会导致“造假”“欺诈”,因为正如前所述,投资和投机是同一种行为,谈不上谁对谁错,关键在于资本的拥有者怎样去把握,如何去操作。

任何形式的非法交易都应反对,有悖常态的过度投机行为也应反对,但并不是说股票市场应该是完全按部就班的。适度的投机可以刺激交易频繁,从而活跃行市,而且,由于投机多以短线套利为主,也有利于调节市场供求,起到相应的平抑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适度投机是市场走向繁荣的必要条件。因而,既保证市场的相对稳定和平衡,又不窒息市场活力,允许并鼓励适度投机是十分必要的。

上一篇:近1/4信贷资金“睡觉”的背后 下一篇:中国经济“失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