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凤莲:我和大寨都在变

时间:2022-08-20 01:19:45

入选理由:山西昔阳县的大寨,历经60年代的风光红火,到70年代的没落萧条,今天的大寨,抛掉历史的“使命包袱”,由以农业著称的“大寨经验”,改头换面,创造新的大寨神话。

大寨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城东南5公里的虎头山下,在“农业学大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为改变大寨的落后面貌做出了贡献的大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后来成为国务院副总理,而被称为“铁姑娘”的郭凤莲也与大寨一起站到了历史的舞台上。

1963年大洪灾,郭凤莲和全村22名女青年组成铁姑娘队救灾,一夕成名,之后当选为党支部书记。虽然今天人们对当时不顾女性特点搞“男女平等”的做法颇有批评,但是对郭凤莲这一代女性来说,在当时女性不再扮演“男人附属品”的角色,是一个令人渴望的目标。

1980年4月,32岁的她被免去党支部书记,,还被当成“三种人”审查,最後离开大寨,转往晋中果树研究所,一待就是四年。

1987年,郭凤莲调往昔阳县公路段任段党支部书记,一做又是四年。八年岁月让郭凤莲步入中年,大寨也更加没落。1991年,大寨党委找回郭凤莲,她再度担任党支部书记。

对于过去这些不胜唏嘘的往事,郭凤莲不愿回顾,也没有时间回顾;从她再接党支部书记那时起,如何带着大寨在时代变化的洪流中迎头赶上,如何再创造另一个新“大寨经验”,是郭凤莲立即要面对的事。郭凤莲再任党支部书记後,一次在村中大会上表示,过去是全国学大寨,现在需要的是大寨学全国;十多年过去了,郭凤莲在回答今日大寨要如何自处时说:经济转型,将大寨原先以农业为主的生产,转变为以经贸工商业为主的经营型式;而“大寨”这个名号,自然成为大寨产品最佳广告正字标记。

1992年4月,他们引进技术和设备,创办了羊毛衫厂,同年8月又与大同联手办起衬衫厂,1994年4月又成立大寨中集水泥有限公司。现在,大寨村民不过500人,可大寨集团公司已经雇佣职工多达1000余人。由于搞了生态旅游,1999年大寨被授予“山西省五大著名特色旅游景区”和“山西省森林公园先进单位”称号。

郭凤莲每天坐轿车从城里到大寨村去上班,被媒体称为“戴着钻戒和项链、握着时尚三星手机的村支书”。虽然年近花甲,但岁月未在郭凤莲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即使“大寨企业”赚钱,郭凤莲仍闲不住,整天跑来跑去;说话很有“大寨女王”的架式,作风强势,大寨人对她明显地“敬畏”。郭凤莲强调,大寨现在已不靠农业,全村160户、513名居民中,70%的人力在工厂工作,15%的人从事商贸业。大寨经营类别有煤炭、建材、饮料、纺织、旅游、养殖六大系列;一般家庭或开商店,或开饭店及旅馆。

郭凤莲的变化折射出大寨的变迁。郭凤莲说:大寨现在的经济年收入达到1个亿,农民的人均收入达到4100元。孩子从小学幼儿园到六年级全部免费,考上大学的本科生和专科生还将分别得到1000元和800元的奖励。大寨的老人更是没有后顾之忧,从60岁就开始享受养老金。住房方面,在大寨一套168平方米的小楼售价为7万元,村里补助40%的房款。

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从当年“全国农业学大寨”到今天“大寨学全国人民”;郭凤莲带领大寨人过上了真正意义上的富裕日子时,人们由衷地为这个当年的铁姑娘喝彩,在一定意义上说,那是对整整一代人进步理想的肯定,是一代人青春的延续。

郭凤莲小档案:

40年前在大寨村的救灾行动,使郭凤莲和她的“铁姑娘队”一举成名。然而,当“大寨经验”被农村承包制替代时,人们发现,虽然大寨一直宣传“自力更生”,但实际上也用了不少国家的钱来改良土地。于是,郭凤莲被免去党支部书记,,还被当成“三种人”审查,最后离开大寨。1991年,郭凤莲重回大寨担任村支书,并相继建起了以“大寨”命名的十几个企业。

上一篇:关于中国改革前途的对话 下一篇:媒体聚焦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