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术后气道通畅的护理

时间:2022-10-15 09:43:25

颅脑损伤术后气道通畅的护理

我们对ICU26例重型颅脑外伤术后对呼吸道的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有男19例,女7例,年龄30~63岁。6例行气管切开术,14例行气管插管术,6例行机械通气。

重型颅脑损伤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致缺氧窒息,从而加重脑水肿及颅内高压。上呼吸道梗阻是重型颅脑损伤通气不足而致低氧血症的常见原因。如出现舌后坠、口鼻出血、气道分泌物过多,因吞咽、咳嗽反射减弱所引起的呕吐物误吸,应迅速清除口咽部分泌物,尽早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护 理

防止口鼻内异物误吸的护理:颅脑伤患者呈平卧位,头部处于自然位,转向一侧。及时吸出口鼻分泌物或呕吐物。对需行鼻饲的患者在鼻饲前先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后将床头抬起30cm,鼻饲完毕后40分钟放平床头。

机械通气时呼吸道护理:人工呼吸机高压报警时,首先要检查和排除气道阻塞的原因,及时吸尽口鼻分泌物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湿化瓶内水位保持在水平刻度线,以保证通气的湿润。及时倾倒水罐内废水,防止呼吸机工作时产生的管道内积水被吸入气管。气囊充气适宜,不要漏气,要保证足够有效的通气量及气管压力。如充气过量,套囊压力易致气管黏膜压迫坏死,气囊每次吸气前吸净口鼻分泌物。防止痰液坠入肺内造成肺部感染。

气管切开后呼吸道的护理:用生理盐水20ml+糜蛋白酶4000U+庆大霉素8万U配好,每小时滴入气管套管4滴左右,以保证气管套管内的湿化;痰液黏稠时可行雾化吸入,每半小时吸入1次,10分钟后再吸痰,插入气管套管深部,吸净深部痰液然后再用生理盐水纱布盖在气管切开处。

口腔插管后的护理:保持导管通畅,给患者翻身时要保持导管的正常位置。不要扭曲受压,及时吸痰而且干净,吸痰管要长于气管导管插入的长度2cm,否则导管远端的痰液不易吸出。但应避免过度刺激气管,气囊充气量10~13ml。每3小时放气1次。每次给气10~15分钟,每次给气前吸净口、鼻分泌物,防止痰液坠入肺内造成肺部感染。

在护理26例重症颅脑外伤时发现,大多数患者伴有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神经反应迟钝,以致口腔分泌物滞留,易并发肺部感染。因此应每2小时给患者拍背1次,协助患者排痰。做好口腔、皮肤、眼睑的护理。张口呼吸者用湿纱布盖住患者口鼻以湿润空气。对于病情危重、头部制动的患者,手术后24小时内每1小时扣背1次,防止术后早期痰液停滞肺部。要避免因深部吸痰引发的心律失常、颅内压增高等并发症。

上一篇:如何提高肺结核病患者对化疗的合作性 下一篇:皮瓣推移术治疗底尾部巨大褥疮1例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