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岂能如此涨价

时间:2022-10-15 09:42:12

在当前物价总体趋升的情况下,这种“涨价联盟”的出现,就会严重扰乱市场的价格秩序,在老百姓中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随着6月CPI的公布,物价上涨已经成了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环境,广大老百姓对此也是颇为无奈。物价涨自然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近日一个“涨价联盟”的出现却是让笔者大为惊诧。

据悉,自高价方便面6月份率先提价后,从7月26日开始,以华龙、白象等为首,占据我国大部分市场份额的中低价方便面价格将整体上调,而且这次涨价更是以一种“价格联盟”的形式出现。据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事务局局长孟素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自去年年底开始,由行业协会参与,国内方便面巨头召开了3次内部价格协调会议,最近一次于7月初召开,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康师傅、统一、今麦郎、日清、农心等10多家知名企业全部参与此次统一调价,其市场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仔细看一下此次方便面涨价企业的名单,发现它们中的许多都曾经是人人皆知的竞争对手,彼此之间的残酷竞争可谓是你死我活,相互恶意压价排挤对手的事情屡有所闻。但是在今天,昔日的“敌人”都坐到了同一张桌子上握手言和,一起“设计”了步调统一的提价清单,商定在同一个时段全面出击。如此齐心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企业近日携手并进,进而形成这样一个“利益同盟”呢?最冠冕堂皇的解释莫过于原材料涨价了。很简单的道理,原料价格上去了那么产品的价格自然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套用这些企业的话来说,就被称为理性的“价格回归”。

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是全部原因,那位协会孟局长的几句话似乎已经道破了天机:“如果说高价方便面尚存微薄利润,那么对于中低价位产品而言,已是到了‘干多少赔多少’的状态,以生产低价面为主的中国方便面行业,从南到北、从大企业到中小企业均在失血中。”

看到这里其实我们已经明白了个大概,原来方便面行业早已处在了“失血”的危机中,这是一个行业整体的大滑坡。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除了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外,消费升级、技术更新、竞争加剧等也是极其重要的诱因。但是,企业效益高低是其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企业自当有自己的生产经营策略,赚钱当然可喜可贺,相反即使是亏损甚至破产,这也是市场进行的合理选择。而如今内部价格协调会议一开,以价格协议的方式形成价格同盟,其实就是行业协会在以行业垄断的形式迫使消费者以高价来供养低效企业。

实际上,类似行业协会引领涨价浪潮的事情绝非个例――从房地产到成品油,每一次价格波动的背后,总能依稀看到行业协会的影子。行业协会推动涨价的理由无外乎“行业自救”、“规范经营”,而惯常的手段正是结成“价格联盟”、实施“统一价格”,但实际是牟取暴利的表现,是一种变相垄断。

这种垄断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它实际上就是在叫板《价格法》。该法第十四条(一)就有这样的规定:“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法律所严格禁止的行为。但一次又一次的“价格联盟”却让我们大惑不解,是无知者无畏,还是知法犯法?

当然这种“价格联盟”本身也是非常脆弱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部的矛盾往往就会使它们很快自行土崩瓦解。但笔者担忧的是,在当前物价总体趋升的情况下,这种“涨价联盟”的出现,就会严重扰乱市场的价格秩序,在老百姓中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情绪。而且我们更要警惕的是,一些行业或企业为了所谓的“自救解困”,在当前打着原材料成本涨价的旗号,利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跟风涨价,让消费者为他们的“额外利润”买单,这实在就是一种欺骗和掠夺行为。

目前我国正在制定反垄断法,而这部法律的目的就是要反对“价格联盟”,打击企业结盟,鼓励充分竞争。在目前这部法律没有诞生之前,行政管理部门和消费者组织也不能无所作为,对涉及垄断、涉及“价格联盟”的行为应该予以调查,这也是广大民众的真诚期待。

上一篇:选择蓝筹 等待上涨 下一篇:香港流行A股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