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时间:2022-10-15 09:32:34

如何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摘?要: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本文从“体验生活,积累素材;开拓写作思路,启发个性思维;丰富思想认识,注重课外阅读”方面加以诠释。

关键词:积累;体验;感受;提高

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如何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学生的灵感?结合自身实践,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帮助学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长期以来,学生之所以惧怕作文,很大程度上在于没有东西可写。罗丹说得好:“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那么,如何去帮助学生体验生活,让学生能真正敞开自己的心扉?一是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现象,开掘深广的写作源头,激发写作兴趣。我曾布置作文题“兰州牛肉面”让学生去牛肉面馆分早、中、晚不同的三个时段,观察这种风味小吃的做法以及顾客的吃相。学生们兴趣陡增,纷纷带上小卡片深入大街小巷的牛肉面馆里,向拉面师傅询问“压面、摔面”的缘由,汤料的制作方法,观看拉面的整个过程,再亲自吃上一碗牛肉面。学生回来完成作文,不但克服了以往的空洞,而且生活气息很浓厚,大多数学生都能表现出牛肉面“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特点以及铜城老百姓对它的由衷喜爱。由此可见,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典型素材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善于体察自己特定情境中的情绪感受,捕捉并回味瞬间的精彩一幕。二是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融入社会。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春游、远足、参观、访问,走进社区,参与社会实践。比如,我曾让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去记录街头小商贩一天的生活剪影,感悟其生活的艰辛;去访问小区里的“空巢”老人,了解他们心中的所思所想;去登山踏青,体会自然的美好。让社会万象、自然变化进入学生的视野,汇入他们的心田。这样,学生拥有了丰富的素材,写起作文来便能够得心应手,再也不为“无米之炊”而叫苦了。

二、善于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其表现生活的能力

学生在生活中有了发现、感受、体会,需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生构思时,有时思路闭塞,即使冥思苦想也打不开思路,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发掘题材中的“闪光点”,开拓表现的天地。

比如,我曾让学生写“我心中最感激的人”,一位同学想写班主任,但选哪些题材犹豫不决:忽而想写老师备课、批改作业,忽而想写老师教学认真,忽而又想写老师爱护学生。想起这个学生患急性阑尾炎时,班主任老师曾为他联系住院,又帮助解决住院费,使他得到及时治疗,转危为安。这件事反映了教师的心灵美,反映了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崭新关系。于是,我抓住这个闪光点启发诱导,使他茅塞顿开,舍去了备课、上课等传统材料,以“危难之时老师怎样救助自己”为主线,写出了一篇情真意切的好文章。由此可见,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创造,于平淡之中见新奇,为他们提供练习写作的机会,从而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三、丰富学生的思想认识,注重利用课外阅读,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妙笔生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或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种实际,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通过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为了落实新课标的精神,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我实施了“四个一”工程:每课赠给学生一句名言。每课前五分钟,我都会和学生沉浸在名言之中,一起朗读,一起品味,让心灵得到启迪,灵魂得到净化,认识得到升华。每天送给学生一首诗词。诵读唐诗宋词,感受浪漫、现实的文风,欣赏边塞、田园的美景,领略委婉、豪放的风格,体验忧国忧民的情怀。每周识记一篇美文。欣赏美文的同时,牵动学生的情思,激起学生的遐想,启迪学生的智慧,升华学生的灵性。每学期阅读一本名著。每学期我会和学生一起走进一部好书,感受人物的悲欢离合,目睹历史的沧桑变化。

思想境界提升了,学生的精神营养做到科学合理吸收,也显得尤为重要。记得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我为学生配备了一本采集本,里面有“好词佳句”“信息播报”“读书心得”等几个栏目。要求学生每周把自己所收获的课外书上的内容在采集本上进行盘点,我则坚持检查、督促、指导。尤其是“信息播报”栏目,一开始要求学生每天看报纸,摘录报纸中感兴趣的内容。一段时间后,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就一个阶段以来阅读经典的点点滴滴的感受,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阐述,尝试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交流。这样实践了一年半载后,让我欣喜的是以前作文课堂死气沉沉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学生写作思维开阔了,素材丰富了,语言精彩了,题材百花齐放。最可贵的是学生有了真情实感,大大提高了课堂作文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武川中学)

上一篇:浅谈阅读中语感的培养 下一篇:紧扣有效教学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