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有效防范信用卡风险

时间:2022-10-15 09:27:22

浅议如何有效防范信用卡风险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的日益增多以及大众消费意识的转变,以“先消费,后还款”为标志的信用卡广泛被人们所熟知与使用。信用卡以其额度内免息使用、支付便捷等特点,成为从白领到学生、从老人到孩子适用于各类群体的金融产品。同时,信用卡业务以其可创造丰厚中间业务收入、派生多种衍生业务等成为各金融机构竞相追逐的热点。然而,信用卡业务快速推广的同时,风险防范面临较大压力。

关键词: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1

一、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类型

自2004年以来,信用卡在各大高校快速推广,各金融机构对于个体可进行重复授信,所需资料也非常简单(仅需提供身份证、学生证复印件及业务申请表),且申请通过率几乎达到100%。自2010年以来,高校学生信用卡逾期行为不断显现,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风险防控压力逐步变大。从上述举例可以看出,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是银行业面临的永恒主题,任何业务的发展必须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

要做好信用卡业务的风险防范,首先得识别风险,信用卡业务风险如下:

(一)信用风险

是指持卡人在申请到信用卡后,由于持卡人经济状况改变、社会发生变化或者持卡人还款意愿改变造成的不能按期足额还款的风险。

(二)欺诈风险

是指蓄意欺诈、冒用他人办理信用卡和伪造涂改进行作案等所引起的风险。

(三)操作风险

是指银行从业人员故意、应履行相关职责而未履行导致的继发性风险。

(四)特约商户风险

是指因特约商户未按规定操作、或合伙恶意套现、对持卡消费审查不严等产生的风险事项。

二、信用卡风险的成因

(一)信息资源无法及时有效共享

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完备的、实时更新的个人信用体系,从业人员调查持卡人资信的渠道较少,容易对持卡人财产、收入、还款意愿等资信状况产生误判。目前,对于个人信用调查基本上依赖于持卡人自报、所在单位证明以及人行个人征信系统查询,个人信用信息存在部分盲区。

(二)同业之间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

金融同业竞争日益加剧,各银行为快速提升业务,相互之间沟通较少,各自为政、自成体系成为常态,一些金融消费者在多家银行办理信用卡,套取银行信用、授信过度的现象广泛存在,恶意透支、套现的风险越发普遍。

(三)从业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部分从业人员盲目自信,对客户缺少必要尽职调查;部分从业人员工作态度不谨慎,对业务申请人的尽职调查不够充分,致使多头授信、授信过度的现象发生;同时,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剧,有些从业人员肆意放宽条件,导致客户准入不严,影响客户质量等。

(四)缺少有效风险缓释措施

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的信用卡的担保措施为纯信用,一旦发生风险,信贷资产直接面临损失,风险敞口较大。

三、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严格准入,从源头上控制信用风险

通过客户工作单位、还款能力调查以及人行个人征信查询等方式全方位的尽职调查,客观、公允的确定客户的资信实力,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当然,加强风险防范不应影响工作效率,可采取灵活的运作方式,对不同的申请人采取差异化的服务,如单位团体批量办卡,手续可以适当简化,但一定要与办卡单位明确责任。

(二)严格按照“三亲见”(即“亲见原件、亲见本人、亲见签字”)原则,有效防范客户的欺诈风险

业务受理人员要对客户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审批人员把好资信审查程序,严格按照风险控制程序进行审批,做到各个环节相互制约。

(三)严格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杜绝操作风险发生

操作风险是一种可控的、可能引发其他风险的人为因素风险。从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职业操守、认真履行规定动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相应风险。

(四)加强对特约商户的管理

加大对特约商户的管理,通过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了解商户的经营情况。对违反协议的行为及时给予纠正,对已经发生的违规现象及时进行追查,必要时可中止双方合作并追究其相应责任。同时,要加大对特约商户培训指导力度,引导其规范操作。

(五)积极引导培养消费者正确的办卡用卡理念

在开展信用卡宣传与推广中,应正确宣传信用卡的特点,不能过分强调透支功能,更不能暗示信用卡的套现行为。

四、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缓释措施研究

(一)适当增强风险缓释措施

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要求申请人提供第三方担保人进行连带责任保证,一旦信用卡出现逾期行为,可在诉讼时效内要求其第三方担保人履行代偿责任;二是探索申请人以存单、有价证券等方式进行质押等新型方式;三是可探讨向保险公司投保方式转移风险,一旦发生逾期行为,由保险机构代为偿还。

(二)探讨建立和健全客户资信管理体系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容易对从业人员的判断产生不利影响。可探索建立一个及时、有效地的数据库,通过大数据搜集、建库,形成一个可实时查询的个人用信系统,为从业人员做出公允判断提供有效依据。

(三)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建立风险准备金机制

可比照公司信贷业务规程,对信用卡业务定期进行风险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按相应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以此应对风险事项。对于不能追回的损失,即可采用风险接受策略,从风险准备金中冲减。

(四)建立健全特约商户的适时监控体系

适时监控特约商户的大额交易、同卡重复等额交易、高于平均收单量等非正常交易,及时追踪检查,并按照相关协议规定进行检查指导,必要时停止合作。同时,要求特约商户在持卡人刷卡时仔细核对签名和辨认证件真伪,避免由此产生的相应风险。

参考文献:

[1]余惠,柳瑛.网络信用卡的天使之翼.当代金融家,2007(5).

[2]谭红梅.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探讨.金融经济,2010(12).

[3]赵杰.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中国经贸导刊, 2011(12).

[4]黄祺.企业双向全称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研究.2009.

上一篇:浅析互联网金融监管新规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 下一篇:浅析客户关系管理在电子商务企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