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负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探究

时间:2022-10-15 07:54:02

校园欺负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探究

摘 要校园欺负是青少年当中一种不良的伤害行为,校园欺负的频繁发生日益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影响校园欺负的原因很多,包括学生人格特点、旁观者效应、同伴关系、教师对于校园欺负的认识、家教理念、班级氛围等多种因素。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应建立完善高效的干预机制,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和心理辅导的干预作用,营造良好的校风和班级氛围,引导非正式群体健康发展,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遏制校园欺负的发生。

关 键 词校园欺负;人际关系;干预

作者简介刘思硕,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所谓欺负行为是一种故意造成对他人的伤害行为,它是侵犯行为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受伤害的对象不具备有效的反击、报复的手段和条件。[1]校园欺负是指任何发生在校园、上下学路上或者以校园为媒介的社交群体内的欺负行为,是青少年当中的一种不良行为。近些年,校园欺负案件频频见诸报端,校园欺负现象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校园欺负行为的分析,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了解青少年欺负行为背后的影响因素,对广大学校、教师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遏制校园欺负行为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一、校园欺负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生的人格特点影响欺负行为的发生

无论是欺负者还是受欺负者,他们在人格上都呈现出一些比较明显的特点。Olweus将受欺者分为被动型受欺负者和攻击型受欺负者。①被动型受欺负者自我认同感比较低,性格内向,自尊心较脆弱,对外界的刺激往往比较敏感;攻击型受欺负者在人格特质上往往过度活跃,他们性情暴躁、易激动,喜欢挖苦别人。这两类受欺负者呈现出相似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比较差,存在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对于欺负者,相关研究显示,一些欺负者具有较高的自我概念,通过对他人实施攻击行为来提高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综上,无论是欺负者还是受欺负者都有着不为同学喜欢的人格特点。

(二)旁观者效应的助推作用

旁观者是指某件事情的知情者、目睹者和干预者。根据旁观者行为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协助者(对于欺负者的欺负行为,不但不干预,反而协助欺负者对受欺负者进行欺负)、煽动者(不采取直接欺负行为,而是采用煽动性的语言或者行为鼓动欺负者)、看热闹者(不介入欺负行为,没有明确的态度倾向)、干预者(直接制止欺负者的行为或者向老师汇报,请老师出面制止欺负者)。

Christina等人的研究显示:旁观者的态度与班级欺负的发生频率之间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学生中对于欺负行为持协同态度的越多,班级出现的欺负行为就越多;对欺负行为持反对态度的学生越多,班级中的欺负现象就越少。②旁观者的态度和行为无形中会助长或者阻止欺负行为的进一步发生。

(三)同伴关系对欺负行为的影响

同伴关系是中小学生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王美芳等人的研究显示:校园欺负者在班级当中不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但是他们也有自己忠实的粉丝,为少部分同学认同和接纳。这少部分学生可能是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他们给了欺负者比较大的社会支持。Boulton和Salmivalli的研究显示:受欺负者在同学当中同样不受欢迎,人缘比较差。当他们遭受校园暴力时,往往缺乏来自同伴群体的支持,这使得他们成为连续性暴力事件的受害者。③综合来看,无论是欺负者还是受欺负者,他们的人际关系状况都比较差,这是导致发生欺负行为的重要原因。

(四)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存在认知偏差

目前,一些学校的管理层、教师对校园欺负行为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一方面,对校园欺负涉及的学生人数估计不足,认为欺负只是个别学生之间的打打闹闹,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另一方面,对欺负行为导致学生的身心伤害没有足够重视,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件的结束,学生就会慢慢忘却,没必要过多介入。很多研究证实,常被欺负的儿童,可能会经常逃课旷课、学习成绩下降,甚至还会出现一些身心疾病。认识的不足导致对事件处理不到位,结果就变成学校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教育管理工作常常陷入被动。

(五)家庭因素对校园欺负行为的影响

家庭环境、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的欺负行为有着较大影响。目睹过家庭暴力或受过身体虐待的儿童涉及欺负或被欺负事件的概率是没有这些经历的儿童的三至七倍。研究显示,亲子关系越融洽,同伴关系也会越好,学生参与欺负或者成为受欺负者的几率就越低。Anderlee研究发现,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大都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与双亲没有太多的心理上的深入交流。研究特别指出,这些孩子与父亲的关系都很疏远。④Mak的研究同样显示,感知到父母温暖、理解的青少年有着更低的违法行为。⑤因此,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也是影响校园欺负行为的重要因素。

(六)班级氛围对学生欺负行为的影响

班级氛围是指班级的和谐稳定程度,表现为班级成员之间积极互动、频繁冲突等不同层次差异。[2]班级氛围包括师生关系、生生互动、班级的组织管理方式等方面内容,是一所学校社会心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有促进作用。国外有研究显示,不良的师生关系能够导致儿童出现更多的问题行为。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结可能会增加小学生的攻击行为和青春初期学生的偷窃、攻击、抽烟、喝酒等冒险行为。李丹等人的研究也证实,积极的班级氛围能够降低学生出现问题行为的频率。[3]

二、校园欺负行为的干预措施

(一)建立完善高效的干预机制

建立完善高效的干预机制能够对校园欺负M行有效的事前干预。

首先,各级各类学校应成立校园欺负干预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牵头,全体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作为成员共同参与。成立领导小组便于开展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其次,制定完善的预防和应对校园欺负的相关制度。以教育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为指导,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制定反校园欺负的制度。制度制定后,提交给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经批准后,由学校统一印刷成册,教师、家长和学生认真研读学习,提升全体教师的监督意识,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对规则的敬畏意识。再次,完善校园欺负监督网络和举报机制。建立学校、班级、学生三级监督网络,充分发挥学生的监督作用,对勇于制止和干预校园欺负的学生进行奖励。建立线上线下多种举报途径,便于学生在遭受欺负时,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反映。

(二)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

课程是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资源,学校要充分发挥德育课和心理健康课的育人功能。德育教师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生守则、中华传统美德等内容为基础,结合一些校园欺负现象,请学生就校园欺负的危害性和应对方式进行讨论,通过研讨,提升学生对校园欺负行为的认识,提高学生应对欺负的技巧。

心理活动课和辅导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影响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课程。借助心理课,以情景剧的方式,请学生扮演欺负者和受欺负者,通过角色扮演,帮助那些有欺负行为的学生体验和感受受欺负者的心理感受,提升欺负者的移情水平。情景剧还能够将旁观者的作用呈现出来,提高旁观者对校园欺负行为的主动干预性。心理教师还可以使用多种心理咨询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攻击性比较强的学生开展心理干预,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认识。

(三)发挥心理辅导的事后干预作用

校方和教师对于发现的校园欺负行为,情节较轻的往往采取批评教育的方式,情节较重的给予班规、校纪处分,涉及到严重人身伤害的由家长之间协商或者走司法途径解决。这些处理方式,看似对欺负行为起到了惩戒作用,其实学生深层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没能从根本上消除受欺负者因受欺负所造成的心理创伤,也未能帮助欺负者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和不良行为方式的成因。因此,针对校园中的欺负行为,心理教师应进行事后干预,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对受欺负者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缓解受欺负者的负面情绪,指导受欺负者学会人际交往和自我保护的技巧。对于欺负者,不应疏远、歧视、讽刺挖苦,应了解欺负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形成辅导方案,与任课教师、家长一起帮助欺负者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矫正不良行为习惯。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使欺负行为不再反复。

(四)营造良好的校风和班级氛围

校风和班级氛围是学校一种重要的、隐性的、潜在的德育资源,具有很强的渗透力、感染力、同化力和约束力,作为看不见的集体教育力量,能够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与濡染,有效遏制学生之间不良行为的发生。国内外的研究显示,良好的班级氛围与欺负行为呈负相关。良好的校风和班风能够从环境上有效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引导学生向着积极的行为习惯迈进。

因此,学校要重视自身在发展历史中所形成的关于校风、校训等优秀文化内容的积淀和传承,通过学校的重大节日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把各种校内、校外活动,都作为弘扬学校优秀文化和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契机,提升每一位学生的正能量。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通过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风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使得班级内的欺负行为无处容身。

(五)重视对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引导

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交往中自发组织起来的,由于共同的兴趣、感情、共同的目标等自愿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4]近几年,网络报道的多起校园欺负案件中,非正式群体参与的案件比例在不断上升。研究显示,相比于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攻击,群体面对个体时,呈现出更强的攻击性。[5]

因此,教师要重视对班级内非正式群体的引导。了解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不排斥他们,尊重、爱护他们;有计划地通过各种学校、班级活动让非正式群体的学生突破自己的圈子,融入到班集体的大家庭中;引导非正式群体成员树立与班级发展相一致的奋斗目标,将非正式群体的发展纳入到班级发展轨道上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友谊观,减少班级管理的不安定因素。

(六)家校联手,提高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力

研究显示,那些有着良好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的学生,很少会受到欺负。[6]亲子关系比较好的孩子,社会适应能力较强,能够主动结交朋友,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网。

因此,学校应利用家长会、家校活动、亲子活动等各种机会,聘请教育专家、心理专家为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辅导,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通过家访,近距离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和家长一起探讨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学校通过组织一系列的亲子活动,增加家长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学校和老师通过学校和班级的微信群,经常为家长推送一些教育孩子的科学思想和理念,D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校园欺负现象是长久的研究课题,校园欺负行为的干预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各方共同配合,才能有效降低校园欺负事件发生的几率,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注释:

①参见Olweus D:《Bullying at school: Basic facts and an effective intervention program》,《Promotion & Education》,1994年第4期,第27-31页。

②参见Christina Salmivalli、Marinus Voeten、Elisa Poskiparta:《Bystanders Matter: Associations Between Reinforcing, Defending, and the Frequency of Bullying Behavior in Classrooms》,《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2011年第5期,第668-676页。

③参见MJ Boulton、PK Smith:《Bully/victim problems in middle-school children: Stablity, self-perceived competence, peer perceptions and peer acceptance》:《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4年第12期,第315-319页;Salmivalli C、Lagerspetz K、Osterman K、Kaukiainen A:《Bullying as a Group Process: Participant Rol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Social Status within the Group》:《Aggressive Behavior》,1996年第22期,第1-15页。

④参见金凤仙、程灶火:《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研究进展》,《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年第3期,第468-472页。

⑤参见Hoeve、Dubas、Eichelshei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and delinquency:A meta-analysis》,《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2009年第6期,第749-775页。

参考文献:

[1]陈世平,乐国安.中小学生校园欺负行为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2(3):355-356.

[2]Gazelle.Class climate moderates peer relations and emotional adjustment in children with an early history of anxious solitude:A child environment model[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6,42(6):1179-1192.

[3]李丹,宗利娟,刘俊升.外化行为问题与集体道德情绪、集体责任行为之关系:班级氛围的调节效应[J].心理学报,2013(9):1015-1025.

[4]吴江霖,戴健林.社会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90.

[5]宋广文,刘思硕.初中男生个体攻击性与群体攻击性的差异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2):98-103.

[6]陈健芷,刘昭阳,刘勇.初中生受欺负现状及其与亲子依恋和同伴关系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5):795-799.

读者热线:010-62027830

投稿邮箱:

上一篇:“采茶灯”舞出德育风姿 下一篇:星海小学:“星海娃”评价点亮每一个学生成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