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阶段特征与新趋势

时间:2022-10-15 07:32:31

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阶段特征与新趋势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高度依赖于城市经济发展所缔造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产业网络、人才集聚等基础条件,而且现代服务业集群对外部知识、信息等要素的使用更多,对全球市场的依赖更大。本文通过对典型CBD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过程的总结,提出了CBD现代服务业集群大致经历逐渐形成、快速集群、稳定发展和延伸扩散四个演变阶段,梳理出了CBD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一些规律性特点,并命名为蒲公英发展模式。

关键词:中央商务区(CBD) 现代服务业 发展阶段 蒲公英模式

中央商务区(CBD)是大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和商务办公活动高度集中,并附有购物、文娱、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城市中综合经济活动的核心地区。由于其产业发展特性,CBD也成为国内外现代服务业集群高地。近年来,国内外CBD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在经历了逐渐形成、快速调整、稳定发展等阶段后,开始呈现出新的蒲公英式的发展特点。

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阶段

一般来说,在市场自发形成CBD集群雏形后,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集群。其中,在产业政策引导下的产业结构调整趋势愈发明显。在快速集群完成之后,现代服务业集群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该阶段,政府的政策引导和产业促进作用进一步得到体现,CBD功能区成为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平台;随着CBD内企业的增多和集聚不经济的出现,区内企业纷纷外迁,现代服务业集群开始出现延伸扩散现象,更大范围内的、多中心的CBD现代服务业发展布局将重新形成,并呈现出“蒲公英模式”发展现象。

(一)集群逐渐形成阶段

由于资源、区位、市场、人口等因素,使得集聚经济效应、供需因素作用和市场发展过程等要素共同促成了CBD现代服务业的集群形成。

美国纽约曼哈顿CBD的发展肇始于18世纪末,曼哈顿岛因其特殊的港口优势为货运提供便利条件,早期的仓储业和批发业在此自然集群。市场的巨大需求使得为航运人员服务的金融保险业迅速发展。随后陆续有公司总部、专业服务事务所进驻。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末建成巴特利花园城,强化了其作为金融和商务办公中心区的地位。

(二)集群快速调整阶段

现代服务业集群逐渐形成之后,一般要经历集群快速调整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关联企业数量的增减变动呈现出量变的过程,这一现象在CBD中多为市场的自发作用和地方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刺激所致。一般来说,CBD现代服务业集群快速调整通常会呈现出相关企业数量大幅增减、集群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政府通过引导政策逐渐发挥集群引导作用等特点。

北京CBD金融业集群目前尚处于快速调整阶段。2004年白领服饰有限公司宣布从CBD迁往亦庄,其后北电网络、LG、摩托罗拉、爱立信、惠普等高新技术企业也纷纷搬离。2006年2月,曾经迁出的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从广州回迁北京CBD。2008年,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北京代表处、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尔保证保险北京代表处等众多跨国金融机构纷纷入驻。北京CBD现代服务业集群整体呈现出调整优化态势。

(三)集群稳定发展阶段

在CBD现代服务业集群的稳定发展阶段,集聚于CBD中的现代服务业数量仍在继续增长,但是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甚至停滞,原有企业继续分享区域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增值。现代服务业集群的辐射带来许多相联系的配套集群,形成较复杂的生态群落。

稳定发展阶段的特征是集群成员数量多,产业链基本完善,成员专业化分工程度较高,集群内土地、能源、资源价格升高,服务企业间竞争激烈,集群呈现出特色鲜明的CBD现代服务业发展状态。

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蒲公英模式

现代服务业在CBD内集群不仅会带来集聚经济的吸引力和推动力,同时也会带来集聚不经济的排斥力和约束力。在一定的规模下,集聚经济起到主要作用,集聚利益吸引着大量企业集中在CBD;但随着CBD发展和规模扩大,将会逐渐显现地价飞涨、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等规模不经济现象。此时,CBD内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将会呈现出延伸扩散现象,呈现出蒲公英式发展特征,在更大范围内逐渐形成新的现代服务业集群。

(一)集聚不经济促使现代服务业集群延伸扩散

集聚不经济指社会经济活动由于空间过度集中所引起的额外成本费用或收益效用损失。CBD内因现代服务业集群而产生集聚不经济体现在交通拥挤成本加大、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城市污染日益严重以及安全风险逐渐加大等方面。

伴随着CBD内现代服务业的集聚不经济效应,超出集群效应的规模适度递减,迫使一些现代服务企业将办公区迁往城市其他地区,而把企业总部设在CBD。从CBD内释放出来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将开始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开始新的形成过程,并逐渐延伸扩散成多中心式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城市现代服务业生态群。

(二)集群结构演变成多中心空间布局发展

结合西方发达国家CBD的空间演变历程,可以把CBD的发展总结为区位发展、结构演化、功能发展、国际渗透等四个阶段。不同城市的CBD空间发展模式也不相同。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过程来看,纽约CBD主要是继续保持曼哈顿地区现代服务业的高度中心化密集发展;巴黎拉德方斯CBD和伦敦CBD的现代服务业在上世纪80年代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商务区的更新或扩展;东京CBD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则是以丸之内为中心,有新宿、涩谷、池袋、临海四个副都心共同组成的网络式多中心空间布局发展模式。

综合来看,CBD的空间演变呈现逐步向延伸或跳跃式扩展的趋势。城市各项功能活动在扩散的过程中实现了分散和集聚,城市空间结构也由最初的单中心向多中心布局演变。从19世纪末至今,CBD先后经历了城市化、商业化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郊区化、商务化发展阶段(20世纪初期-20世纪70年代)和当前的多核化、集群化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当前,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现代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城市交通条件的改善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企业选址更加灵活。CBD已经开始从区位上脱离城市中心区,在具有相对区位优势的区域产生新的城市功能中心,形成城市另一个核心或副都心。较大规模城市或历史性城市,如东京、巴黎、纽约等地形成的城市副都心,是与CBD在空间上相呼应、功能上相补充,同时又有相对独立性的城市次级商业商务中心。一个CBD与多个子CBD是共同构成城市服务业布局的主要网络。CBD新一轮的空间位移重新上演。

从我国国内CBD的发展情况来看,以北京市CBD发展现状为例,2008年5月,北京市金融办出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全力打造“一主一副三新四后台”的总体空间布局。截至目前,西城区金融街、朝阳区北京CBD、海淀区中关村西区、东城区东二环交通商务区、丰台区丽泽商务区以及海淀稻香湖、朝阳金盏、通州新城等金融后台园区乃至顺义区国门商务区等不同形式的商务区都正在推出CBD式的发展规划,在国家经济发展计划的连续刺激和国际现代服务业产业梯次转移的帷幕下,包括金融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延伸扩散发展。 上述CBD现代服务业经历的集群形成、调整、稳定发展和延伸扩散的周期性发展阶段,类似蒲公英生长、展叶、开花和撒播种子的过程。这种发展方式恰似CBD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延伸扩散方式。蒲公英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在肥沃、疏松、湿润、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生长发育良好,也适宜于城市环境,这和CBD现代服务业占据第三产业高端、引领城市经济发展也有异曲同工之比。因此,本文以“蒲公英模式”来比喻概括CBD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四阶段发展特征。

参考文献:

1.IMD.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2003

2.Richard Bearak.New York City’s CBD-Origi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2002

3.藤田昌久,雅克•弗朗科斯•蒂斯.集群经济学:城市、产业区位与区域增长.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张杰.中央商务区(CBD)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5.代文.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5

6.徐强.服务企业集群创新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5

上一篇: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结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低碳经济的内涵及我国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