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农村骨干力量工作意见

时间:2022-10-15 07:25:05

培育新农村骨干力量工作意见

一、紧密结合实际。增强工作针对性上求突破坚持做到三个”明确。

一是明确了指导思想。以产业发展为依托。加强农村党员政治理论和实用技能培训,就是按照“加强培训提素质、整合资源强基础、分类指导抓培养、项目带动促致富”工作思路。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农村党员综合素质,强化党员意识,增强自富、带富能力,壮大党员致富群体,使其真正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二是明确了工作内容。通过强化教育“培”优惠政策“扶”结对帮扶“联”开展引导“激”不断提高农村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致富带富能力;通过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方式。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就是提高党员整体素质、提升领导发展水平、提升领导发展水平、农村党员增收致富的要求。提高党组织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的能力和水平;通过采取项目带动、产业推动、部门帮扶等多种形式。帮助贫困党员尽快脱贫致富。

三是明确了任务要求。把试点乡镇、村建设建成“五个好”党组织创建示范点。党员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就是通过开展试点工作。使试点乡镇和村的领导班子进一步优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更加充分,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建成“三链”建设示范点,使试点村全部组建专业协会或合作社,成立党组织,95%以上的党员和60%以上的农户掌握1-2门实用技术,聚集到相关产业链;建成“双培双带”工程示范点,把试点村70%贫困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或致富带头人,60%以上的致富能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村干部全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示范点,使试点乡镇、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管理人员业务熟练、硬件建设到位、软件开发规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使试点乡镇、村在优势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有明显进步;建成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示范点,探索出一条贫困地区党内帮扶、提升农村党员综合素质的有益路子,总结提炼一套农村党员自富带富能力培养的有效机制,使试点村成为不同层次的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的示范村。

二、强化培养措施。坚持落实“四个抓手”增强工作实效性上求突破。

一是抓技能培训。提高党员致富本领。坚持从试点村党员的现状出发。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专修学校、区委党校、乡镇业余党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主阵地作用,对试点村党员全面开展政治理论和实用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区别层次,分类施教,根据农村党员生产情况,合理划分实施阶段,灵活安排培训时间,强化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致富本领。对60岁以上的老党员,重点学习了党的政策;对60岁以下的中青年党员按所从事产业和所在村产业状况,开展了科技文化知识、简明法律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特别是对中青年党员主要采取课堂讲授、远程辅导、电教片播放、实地观摩、现场指导、寄送学习资料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培训;对文盲、半文盲以及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党员采取结对帮教、电化教育、上门送学的办法开展培训,进一步激发了党员致富信心,增强了党员致富本领,提升了党员科学化种养水平,做到比中学,学中干”

二是抓产业开发。拓宽党员致富门路。各试点乡镇、村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组织试点村党员群众参与产业开发,精心规划示范基地。以发展产业促进增收致富。具体工作中,坚持打好种植牌,围绕马铃薯、蔬菜产业和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组织党员群众落实种植任务,6个试点村共完成马铃薯种植2.91万亩,建设示范基地8个1万多亩;完成全膜双垄沟播玉米1.46万亩,建设示范基地13个6000多亩;完成以甘蓝为主的高原夏菜种植5000亩。坚持念好畜禽经,围绕猪、羊、牛等养殖产业,建立养殖小区,组织党员群众积极发展养殖业。6个试点村先后新增规模养猪户26户、养羊户63户、养牛户40户,养鸡户12户,其中涉及党员27户。坚持发好劳务财,通过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广开输出门路,实现了试点村与周边村社富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试点工作开展以来,6个试点村共组织输出富裕劳动力2187人,其中涉及党员139户。同时,结合开展“双百四联”活动,组织市、区32名农业科技专家组成5个专家服务组,定期不定期深入农业示范基地和生产一线,积极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促进了安定区马铃薯、畜草、劳务三大产业发展。

三是抓项目带动。扶持党员带头致富。按照“村项目试点村优先考虑。以项目扶持带动试点村党员带头致富。一方面,户项目党员优先享受”两优先”原则。市、区直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试点乡镇、村在致富项目、资金和优惠政策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确保每个试点村至少有一个10万元左右的项目。安定区委组织部为石泉乡大下坪村协调争取的整村推进项目,总投资185万元,涉及党员户36户;市、区农业局将马铃薯经销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确定在葛家岔镇北坪村,规划实施三年,每年投入10万元的项目资金,用于农户调运良种、购买化肥、建设储藏设施等,涉及党员户35户;市、区委宣传部结合开展“电视进万家”活动,为试点村14名贫困党员各赠送电视机一台。另一方面,各试点乡镇也把项目建设作为实施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的有力抓手,主动联系相关部门,积极争取到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见效快、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大的惠农项目,扶持党员带头致富。香泉镇后湾村争取的土地整理项目,总投资1458万元,涉及党员户39户;鲁家沟镇太平村争取的易地搬迁项目,总投资156万元,涉及党员户15户;内官镇锦屏村争取的土地整理和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3510万元,涉及党员户84户;葛家岔镇北坪村利用2005年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良好基础,争取区扶贫办贴息贷款10万元,作为滚动资金扶持党员发展养殖业,涉及党员户17户。试点工作开展以来,6个试点村先后争取实施土地整理、易地搬迁、整村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扶贫贴息贷款等致富项目18个,总投资3329万元,涉及党员户319户。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不仅为试点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且为农村党员致富能力提升给予了有效扶持。

四是抓结对帮扶。促进党员共同致富。促进农村党员提升素质的基础上。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全力抓好结对帮扶工作。促进党员共同致富。主要采取三项措施,即:党组织帮助党员。对有创业意愿的党员,按照他各自的创业意向,由各级党组织对其提供技术、资金、信息、场地等帮助,促进党员在实践中提高创业能力。内官镇党委筹资1.2万元,组织锦屏村7名农产品销售团队中的党员致富带头人,国内各大市场考察,研究市场需求,引导当地群众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并优先为他协调金融贷款140余万元,解决了农产品销售资金筹措难的问题。鲁家沟镇党委积极协调有关金融部门,为35名农村党员办理贷款50余万元,扶持他发展养鸡业。党员帮助党员。结合开展基层党建“城乡联动整推”活动,采取“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等形式,组织机关党员与试点村党员结成对子,帮助试点村党员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致富能力。全区共结成党员帮扶对子300多对,开展送学、送物资等各类活动200多次,为试点村党员提供致富信息420条,帮办实事570件。内官镇党委组织镇政府18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和驻镇12名机关单位负责人,与试点村60岁以上、行走不便的30名党员结成帮扶对子,开展上门送学活动,并给每人赠订了1份《党的建设》和《农民报》对8名贫困党员分别确定一名镇党委委员和党员致富带头人开展结对帮扶,先后开展帮扶活动18次,为常年患病的2名贫困党员分别解决民政救助资金800元、950元,为2名贫困党员的子女送去了价值280元的学习用具。致富能人帮助党员试点村党组织动员引导农村致富能人党员每人选择12名家庭负担重、生活条件差、致富无门路的困难党员结成互助对子,签订帮带协议,帮助找准贫困原因,寻找致富门路,并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提供服务,帮助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使困难党员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活动开展以来,试点村致富带头人与贫困党员结成帮扶对子57对,帮助贫困党员确定致富项目52个,提供致富信息40条,促进了贫困党员致富能力的提高。同时,对26户因病、残疾等致贫且在短期内难以脱贫的党员户,倡导党员互帮互助的同时,优先纳入了农村低保范围,给予社会救济。

三、夯实基层基础。增强工作操作性上求突破坚持做到五个结合”.

一是坚持培养工程与强化村级领导班子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干部选拔任用、培训教育、激励保障机制。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通过下派乡镇科级领导干部直接挂任村党(总)支部书记、科级党员后备干部担任村党(总)支部副书记等措施,试点乡镇认真分析试点村“两委”班子建设现状。不断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配强配优试点村“两委”班子力量;通过联合区农广校举办村干部学历教育大专班,选派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外出学习考察等,提高村“两委”负责人的综合素质;通过办理村干部养老保险、离任补贴等,解除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试点工作开展以来,6个试点村村干部全部办理了养老保险,有7名村干部通过参加学历教育取得了大专学历,4名在读。

二是坚持培养工程与深化“双培双带”工程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双培双带”工程主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结合实施培养工程。按照“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村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思路,致富能人中深入开展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思想教育,不断提高他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把他中的优秀分子凝聚在党组织周围,把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到党内来;并针对农村党员干部中存在致富本领弱的问题,采取学习培训、结对帮扶、政策扶持等多种措施,着力提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试点工作开展以来,6个试点村先后新增党员致富能人36人,贫困党员脱贫31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9名,新发展党员14名。

三是坚持培养工程与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相结合。6个试点村都成立了不同产业类型的协会党支部。形成了协会、支部建在产业链,结合发展实际。并将村党支部升格为村党总支部。党员、致富能人聚在产业链,产、销农民富在产业链”三链”建设新机制,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创业致富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鲁家沟镇太平村养鸡协会党支部先后邀请相关专家开展培训5次、现场义诊指导3次,组织10名会员赴天水市清水县参观学习,并建立了养鸡户档案,制定了规范化管理程序,实行跟踪监控和服务,提升了管理水平,促进了农民增收。目前,该村养鸡专业户已达125户,养鸡25万多只,户均年养鸡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村。

四是坚持培养工程与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相结合。各试点村设立了产业化经营示范岗、先锋创业示范岗和党群帮带致富岗等岗位。按照科学设岗、自我认岗、民主评岗、支部定岗和公示明岗的程序,根据党员的年龄、特长及实施培养工程的具体要求。制定了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标准。动员无职党员认岗履职,使试点村300余名无职党员全部覆盖到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激发了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内在动力。内官镇锦屏村党员王德仓在新风文明岗位上,创作了通俗易懂、健康向上的快板,走村串巷自编自演,向广大党员群众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和新风新貌,鼓励他勤劳致富,受到群众的欢迎。

五是坚持培养工程与培树先进典型相结合。把一批思想素质高、品质好、率先致富的党员树为典型。组织他每人与12名生活贫困党员或贫困农户结成帮扶对子,结合开展农村党员星级创建活动。通过“1+11+X形式。实现共同致富。并大张旗鼓地宣传推广先进典型的事迹和经验,引导党员形成“带头致富光荣、带领群众致富更光荣”共识,进一步激发他竞先致富的积极性。试点工作开展以来,6个试点村先后培树各类致富典型20名,有11名党员受到区委和乡镇党委的表彰奖励。

体会到通过深入调研。

必须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为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和各项工作战斗力的基础。实施的过程中。特别是鲁家沟镇太平村、内管镇锦屏村、石峡湾清水村一直是全区村级组织建设的榜样,培养提高农村党员致富能力。选择的6个试点村都是工作基础较好的村级班子。试点工作中市、区组织部门还通过健全完善制度、组织干部参加学历教育、调整选配主要领导、创新组织设置等措施,将其建成了五个好”党组织示范点,进一步提高了村党(总)支部领导农村各项工作的能力,从而奠定了搞好试点工作的组织基础。实践证明,培养提高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只有配强选好村级班子特别是村党(总)支部班子,不断加强以村党(总)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效果。

必须以坚持分类分层施教为关键。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市、区组织部门按照“党员致富能人重提高、发展愿望强烈的党员重扶持、青年党员重培养、贫困党员重帮带、老年党员重引导”工作思路,培养提高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农村党员群体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试点工作中。加强对农村党员政治理论和实用技能培训,有效提升了农村党员综合素质。特别是对党员致富能人、青年党员等群体,采取组建协会、树立典型、项目带动等措施,进行重点培养,从而壮大了农村党员致富能人群体,并通过他结对帮带,确保了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

必须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出发点。发展产业是提高党员致富能力的载体。具体工作中。认真分析研究各个层次党员群体特点,培养提高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各试点村紧密结合各自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紧围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大力整合各类资金,通过强化培训、营销加工、种养良种等方式,组织党员参与到优化升级产业的具体实践中去,既有效提升了养鸡、马铃薯等产业的科技含量,又使广大党员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中关键环节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要用先进的实用技术武装党员、一线的工作业绩激励党员,使其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提高能力、推动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员致富能力培养高质量、深层次、全方位推进。

必须以推动新农村建设为落脚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党员队伍,培养提高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关键在党。使广大农村党员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试点实践证明,只有把培养提高农村党员致富能力放在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高度去定位、来认识、抓落实,高标准、高质量才能使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才能使广大农村党员始终走在群众的前列,才能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上一篇:部门安全生产管治方案 下一篇:户籍改革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