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15 06:55:06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问题研究

摘 要:中小企业在应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导致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使其能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企业管理效益。

关键词:中小企业 会计电算化 管理效益

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在改变会计工作组织及人员分工,改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促进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有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诸方面,必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从客观角度出发,企业推行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在财务流程、管理流程、人员素质等三个方面的现状存在问题,尚有一些需要提升或者改进的空间。

1.中小企业推行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小、操作便利、融资渠道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差、经营较灵活便于转型等。这些特点反映在推行电算化上主要在三个维度上存在问题。

1.1 财务管理制度的问题。在电算化过程中,传统的会计记账模式将会由原来的主导方式变为辅助方式。管理模式、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操作规程也会随之发生很大变化。相对来说,传统意义的会计工作在职责分工上有疏漏应急事件处理较为便捷,比较而言,开展电算化会计后,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也带来了诸如内控与风险、职责细化与监控、应急与保密等一系列矛盾冲突。一方面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重复繁杂但压力小的传统会计与审计的得心应手,另一方面则是高效便捷压力大精细度要求高的电算化管理模式的新挑战。现实情形是,有为数不少的中小企业在沿着惯性滑行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混合式管理模式。在数据的处理存储方式发生变化的同时,被动地而不是主动及时地调整企业内部控制的结构形式,制定出基于电算化环境下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这是在实施电算化初期诸多企业存在的通病。

1.2从业人员的问题。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在政策、产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会计人员的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讲,人员素质是攸关全局的重要因素。在电算化环境下,财务人员不仅仅只要求有扎实的财务知识、核算操作技能,计算机操作的初步能力也是财务人员一个不可或缺的能力。在此种情形下,流程式地机械地运用现成的软件还是灵活自主地实现软件功能的最大化,考量着操作人员计算机技能与会计知识。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财务人员是原来传统手工会计核算下的员工经过短期培训上岗,明显的弱点是对软件知识知之甚少,一旦出现由于电脑或是软件操作不合适就会出现无以应对的现象。会计人员开展电算化中素质的欠缺将影响中小企业电算化的效果、效率和效益。

1.3 财务处理流程的问题。中小企业资金流量小、融资渠道窄、资金规模小等特点,极易造成财务流程简单等弊病。在电算化实施的实际工作中财务流程规范度上,规模越小往往越会简化。中小企业工作流程大都仍在旧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基础上进行,甚至电算化应用主要局限在账务、报表、工资三个模块上,还没有尝试会计软件应用模式,在已实施会计软件的单位中,大部分单位开发和应用的是部分会计核算子系统,只有很少的单位全部会计核算工作实现电算化并彻底甩掉手工记账。财务流程的不规范体现在核算方法、制单管理方法等的不一致,极易导致账户的发生额失真或失去意义,给会计信息的核对、乃至管理者的决策,产生了极大误导空间。表面看来是核算财务处理的人性化实施,实际上极易导致管理上的漏洞。电算化过程中财务处理流程的不规范将导致财务核算混乱,为企业潜藏巨大的风险。

2.完善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对策

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如上问题,且在上述各个方面尚缺乏具体操作程序步骤和管理经验。因此,中小企业在实施电算化过程中应突破各方面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就显得尤为必要。

2.1加强管理流程的落实。财务是企业重要的经济命脉,财务管理是攸关现代企业管理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关节点,其流程的重要性不容小视。主要有出纳岗工作流程、销售费用岗工作流程、管理费用岗工作流程、固定工资岗工作流程、材料审核岗工作流程、成本核算岗工作流程、销售核算岗工作流程、工资福利岗工作流程、税务岗工作流程、内部审计岗工作流程和主管岗工作流程等。所有这些流程应当根据企业的性质,重点把控几个流程。这些流程的落实,对于企业规避风险、保证经营管理者受托经营责任的履行和为投资提供有用信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良好有序的管理流程可以帮助企业摆脱面临的 “融资渠道严重不畅,资金严重不足”的困境,等待或者把握时机、降低风险、堵塞漏洞。

2.2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在财务流程、管理流程、人员管理三个要素中,人员素质应当成为核心因素。考量财务人员的基本因素包括职业道德和能力技能两大方面。这两个因素都很重要,务必兼顾。“要针对单位会计人员的特点和工作要求,科学地确定培训内容,做到教育对象层次化、知识结构系统化,更新会计人员的知识,提高会计技能,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中小企业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教育,坚持持证上岗原则,定期不定期地举办讲座或者请专家来给大家充电,这是确保财务人员具备较高业务素质的重要环节,同时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法制观念的宣传教育和警示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课; 另一方面,要制定措施,狠抓落实,逐步形成人人关注关心财务管理的氛围,积淀成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即从领导层到财务管理者,到财务工作者,都要形成并践行 “大财务”的理念 节俭和用好公司的每一分钱。

2.3加强财务处理流程的构建。解决中小企业财务流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有一套适合的管理流程 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账务等三个方面处理程序。财务处理流程务必把握好原则性:一是账务处理程序要与本单位的业务性质、规模大小、繁简程度、经营管理的要求和特点等相适应; 二是账务处理程序要能正确、及时、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会计核算资料; 三是账务处理程序应当保证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简化核算手续,提高会计核算效率。梳理好财务处理流程,对于提高财务效率,理顺财务秩序,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都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3.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建议

构建财务处理流程、落实管理流程、提升人员素质仅仅只是解决了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中的突出问题,确保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还需其它相应的配套措施,如财政部门相关政策支持、内部监督控制机制、外部审计管理监督、硬件技术支持以及网络安全保障措施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优化电算化管理效益,呈现出会计电算化的优势。

作者简介:

金恒(1983-),女,回族,籍贯:河北省,专业:工商管理,学历:硕士研究生,毕业院校:西北大学,工作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职务:助讲,职称:初级,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上一篇:电力企业物资集中采购管理探析 下一篇:流程控制对民营制造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