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另类医院”

时间:2022-10-15 06:48:03

寻找“另类医院”

----9月底,与大陆经贸界渊源颇深的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从北京返回台北。他向新闻媒体透露,此次北上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考察在北京兴建长庚医院的具体选址并进行评估规划。

----按照他的设计,这将是中国大陆最大的一家医院,第一步先建成拥有3000张床位的综合医院,而最终目标是一座面积达148公顷的医疗城。这个项目将由台北长庚医院百分之百投资,北京市政府提供全部土地。

----王永庆的选择显然基于对中国大陆吸引外资政策的长远考虑,同时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一个重要信号”。它意味着中国将鼓励建立更多的借助外资的营利性医疗机构,而这正是正在加紧推进的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热点之一。

争夺高端医疗服务市场

----蓝色的沙发、蓝色波浪状的墙围、桌上的鲜花以及前台小姐的问候,这一切构成了候诊大厅的基本色调。在蓝色的深处,堆满各式玩具的儿童候诊区看起来更像“麦当劳”的游戏区;产房则是经过装修的“一居室”,冰箱、彩电、供父亲休息的折叠沙发床、可调式的移动床应有尽有,而所有的急救设备都被藏在壁柜里。中外合资的北京和睦家医院正式开业两年来,已经有250多名中外婴儿在这里降生。

----据中国卫生部最新的统计数字,目前经过正式审批的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有近百家,其中医院(hospital,例如和睦家)30余所,其他主要为全科诊所(clinic,例如亚洲国际紧急救援中心北京诊所、北京国际医疗中心、香港国际医务诊所)。此外,还有200余家医疗机构实际上有多种形式的外方参与。他们的最大特点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希求通过医疗服务所得的收益给投资者带来经济回报。按照政府主管部门的概括,叫做“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这在今年2月国务院体改办联合七个部委颁布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第一次有了明确的阐释。

----比之中国大大小小近20万家以公立医院为主的非营利医疗机构,营利性医疗机构(包括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私立医院、私人诊所、股份制医院等)的阵容极为微小,但人们还是可以深刻感受到它们杀入传统医疗服务市场的力度与能量。在今年7月出台的关于上述《指导意见》的配套文件中,政府对营利性医院的政策鼓励是明显的:“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取得的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自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三年内给予对其医疗服务收入免征营业税;对其自产自用的制剂免征增值税;对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

----上海社科院左学金研究员对医疗服务研究颇多,他认为,这种政策支持意味着医疗服务正在走向多元化,不同竞争主体之间的搏杀已经开始。

公司化管理确保营利目标

----有关调查显示,目前中外合资、合作医院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城市。这些医疗机构(项目)的投资规模普遍有限,小于200万美元的约占一半,超过1000万美元的占10%左右;拥有200张以上床位的医院不到20%。此外,卫生部在今年5月出台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已有明确规定:中方在其中所占股权比例或权益不得低于30%,合资、合作期限不得超过20年,其目的显然是要保证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中中方的地位,而外资兴办独资医院现在仍被列为“”。

----根据记者实地采访和资料显示,出于对现行政策的谨慎把握,合资、合作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既有医院整体之间,也有科室之间,还有外资医药、医疗器械公司与中资医疗管理和研究机构间的合作。而具体方式多为中方出房屋土地,外方出设备和技术,中外方均有人员加盟。

----美国美中互利工业公司是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医疗设备提供商,该公司CEO Roberta Lipson女士预见到医疗服务市场将是比医疗设备市场更为广阔的疆域。1998年他们出资400万美元,与正在探索新型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模式的中国医科院协和集团携手建起了和睦家。亚洲国际紧急救援中心(北京诊所)实为全球性的国际专业医疗救援服务机构(AEA)设在北京的分部,外方的初始投资为100万美元,中方合伙人为北京红十字会。北京国际医疗中心则是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成员之一。位于山东淄博市的中日合作万杰医院1992年建立时的总投入为9000万元人民币,现在山东万杰的总资产已达3.6亿元,年收入1亿元,利润超过6000万元;之后陆续开张的北京、青岛、西安万杰的总资产分别为2.3亿、2.7亿、2.4亿元,并一度成为其母公司万杰集团在股市上的重头戏。

----除了极个别的公益性医院,现代公司机制是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逼近盈利目标的主要方式。公司化的盈利目标首先一览无余地反映在医疗服务价格上。亚洲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的诊疗费标价一次90美元,它所的加拿大等国家移民体检每人次900元人民币,而一次动用飞机的紧急国际转运需要10万美元。第一次到和睦家的病人一般要交20美元的医疗病历建立费成为其会员,全科新病人的诊疗费一次是45至85美元;一位临盆妇女住院三天的费用为6000美元,一般病人住院一天需500至700美元。

----由于昂贵的就医价格,最大限度地保持并吸引病人就成了合资、合作医院的“生命线”,而其中的关键又取决于医生护士的职业素质与责任感。亚洲国际紧急救援中心副总监和静彬对记者说,在中国行医的外国医生首先要拿到在本国的行医执照(licence),还要通过中国卫生部颁布的《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境内行医资格考试。“亚急”的医生按照技能高低被分成“level zero”(初级)、“level one”(中级)和“level two”(高级)三级。一名新来的医生都要从初级做起,每升一级必须经过严格的内部考试。每年数额不等的bonus(红利)一般以基本工资的两倍作为基数,再乘以执业表现系数。外国医生的收入是秘而不宣的。业内人士估计,在中方负担住宅、轿车及保险的条件下,年薪仍不会低于四五万美元。

----北京博爱眼科诊所也是一家中美合作的专科诊所。博爱的医生收入由基本工资与效益提成两部分组成,前者的标准依个人技能高低而定,后者与“无差错治疗人数”直接挂钩,诸如接电话言语不规范者、对患者怠慢者、出现医疗差错者等均要受到处罚。北京国际医疗中心(IMC)的于小姐则告诉记者,这里的医务人员每一次被病人投诉都会受到处罚,三次就会被开除。

商业保险构成体系支撑

----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之所以能挺进中国,除了全新的公司化管理模式,至关重要的一点是病人几乎都购买了境外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这些医院又与众多的保险公司签有协议,诊疗费用无须病人经手,而是由保险公司核查后直接付费给医院。这种方式被称为医院与保险公司的“直接结算”(Direct billing)。诸如和睦家、“亚急”等,都与世界上90%以上的大保险公司签有“Direct billing”。

----这张构筑在医院与保险公司之间的潜在网络不仅仅紧紧抓住了病人,也有效地钳制了医院:如果哪家医院胆敢无端开出“大处方”,一经查出,马上会被保险公司列入“黑名单”;而一旦被保险公司除名,那就是医院的灭顶之灾。极端一点说,如果没有保险体系的支撑,这种医疗体系将濒于瘫痪。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左学金介绍说,由保险机构介入医疗服务费用管理的“管理型医疗”(managed care),已经在国外取得了相当大的效果。这种制度又可分为“合同制”和“医疗服务与医疗保险一体化”。具体来说,前者是医疗机构与保险机构就付费标准问题事先签订协议――付费标准又有“按人头付费”和“按病种付费”两种,或者两种兼而有之,最后由医保双方直接结算;后者则由一家健康组织同时与数家医疗机构与保险机构分别签约,同时控制医疗服务的提供和医疗保险经费的使用。美国的健康维护组织(HMOs)就是医保一体化的经典案例。

----HMO一般下辖几个医疗保险集团,它们从每位加入其中的社区成员中收取一定费用(类似于会费),同时测算出每位成员的年均医疗费标准,然后将所得会费拨给保险集团,由它们负责某一社区的医疗保健,从而形成一种社区范围内的医疗保险组织。

----目前中国医保一体化组织尚未诞生,针对较高收入阶层的商业医疗保险也因一系列原因未能大面积铺开。例如由于目前保险市场的管制性特点,除了上海、深圳等少数城市,一个中国人即使有投保医险的强烈欲望,也难以选择外资公司作为自己的保险人,而大大小小的中资公司几乎都不具备开设高端商业医疗保险的能力。

“医疗服务就像灌溉农田的水车一样,只有有人踩,水才会汲取上来。而医疗保险就是踩水车的人。”一位研究医疗保险的专家对记者说。

“非定点医院”的所有制苦恼

----相对于涉外医疗机构而言,目前国内相当一批私营医院被大量排挤在社会保险体系大门之外,它们本不强壮的枝干更加纤弱了。

----卫生部新近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1999年,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2万个,其中私人办诊所12.5万个。但据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1997年的一项统计结果,私人诊所的从业人数仅占全部从医人员的4%;我国目前医院年均总诊疗人次数约为22亿,其中私人诊所及股份制医院等诊疗人次数仅为100万左右。

----应当说,私人诊所的日子在1995年以前还不很难过,因为在那里看病也是可以到单位报销的。随着以大病统筹、定点医院管理为标志的基本医疗保险(或称社会保险)框架的建立,被纳入社保体系的“定点医院”基本上都是国有公立医院,私立诊所只能接待自费病人,自然变得门可罗雀。

北京崇文区的牟春医院前身叫华怡医院,是原区卫生局局长退休后在1985年联合几个朋友创办的。当时注册资本为30万元,住院加上门诊收入,每年的利润达到20%。据现任院长牟春介绍,按照北京市卫生局的统一收费标准,这所社区医院每天的床务费是16元,挂号费1元,诊疗费2.5元,护理费每天6元,光顾者主要是左近的居民。1995年社会医疗保险改革正式起步后,私营医院未被列入“定点医院”之列,现在已经基本没有住院病人,门诊每天看三四个也就不错了。“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我们医院是以盈利为目的,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社区医院靠的就是‘价廉物美’、‘薄利多销’。即使将来允许价格放开,我们划不进保险的圈子,病人们还是来不了!”牟春说。

----事实上,根据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凡经过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都有资格申请定点医疗机构,其中包括了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诊所、专科医院等,并无明显的所有制限制。但是许多地方在执行中显然打了折扣,这不能不让人从医政尚未完全分开的制度安排上寻找原因。

----该部医疗保险司司长乌日图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说,未来选择定点医院将以规模、技术能力与质量作为评判指标,将完全打破所有制限制。目前全国已有100多个城市按照《暂行办法》的新规定重新选择了定点医院,北京地区的方案正在研究制定之中。

上一篇:批评权、知情权,还有“新基金”使命 下一篇:无线的豪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