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漳州经济跨越发展

时间:2022-10-15 05:22:12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漳州经济跨越发展

提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重要抓手。在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时期,促进漳州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产业升级;跨越发展;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也鲜明地提出,福建经济工作的重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时期,促进漳州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显得尤为重要。

一、产业升级的界定和一般经济规律

产业升级是产业由低技术、低附加值的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状态转变的产业发展过程,是产业高级化的根本途径。从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轨迹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随着工业化的逐步推进,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大小,依次由“一二三”向“二一三”、“二三一”转变,最终进入“三二一”的“高服务化”阶段;制造业内部由轻工业为主逐步向重化工业为主、高技术为主转变;产品属性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产业类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发展方式表现为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总体上表现出技术的不断升级推动产业的不断升级。但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基础、技术状况、制度环境各不相同,特别是受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异同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漳州市三次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漳州的经济总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GDP总量已经从2005年的626.36亿元增加至2009年的1,113.79亿元,增加了近一倍,但产业发展的结构、质量和效益与全省其他兄弟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009年漳州人均GDP为24,619元,处于全省倒数第四位,仅高于莆田、南平和宁德,远远低于厦门的68,938元和泉州的39,227元。

五年来,第三产业的比重基本上没什么变化,主要还是以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比重占GDP的接近一半,且有持续增长的趋势,而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却不是很明显。与全省比较,2009年福建省三次产业比例为:9.7∶49∶41.3;漳州市为:19.6∶45.5∶34.9;第一产业比重比全省水平高了近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低了6.4个百分点。按国际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般在36%~48%之间。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64%,低收入国家为45%。而漳州目前的人均GDP水平已经跨过3,000美元的门槛,但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只有34.9%,与45%还有一定的差距。(表1)

产业结构失衡是阻碍我市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要实现漳州经济跨越式发展,不仅要求经济的总量扩张、发展速度加快,也要求结构不断优化、效益不断增加,而这只有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才能得以实现。

三、漳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一)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出台,海西建设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同时,2010年春节,总书记来闽考察,首站就到漳州,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漳州作为海西建设的先行区,应抓住总书记来闽来漳考察和国务院支持福建加快海西建设《意见》全面实施两大机遇,推动漳台产业对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跨越发展。

(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漳州经济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2009年全市进出口总值下降了9.7%,其中加工贸易出口下降了32.9%,机电产品出口下降了32.3%,中小出口企业出口下降18.9%。在这次危机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中小企业,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技术,以贴牌加工为主,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漳州市政府可以利用这次金融危机,淘汰一批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企业,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环保和高新技术型的产业。

(三)漳州市政府应充分发挥漳州的祖地优势,深化对台交流合作。加大力度推动对台先行先试,精心组织上岛洽谈联络招商。特别是2010年5月,漳州组织分团随省团赴台,全面开展以“走亲访友做生意”为主题的经贸文化交流活动,深化了基层党际交流,促进了项目产业对接。如,漳州台商投资区抓紧报批并启动规划,古雷台湾石化产业园区顺利获批并加快规划建设步伐,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扩区规划正在实施,为承接台资大项目和推进对台产业深度对接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四、促进漳州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选择

漳州市可以认真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海西建设《意见》全面实施这个历史机遇,积极与台湾区产业进行深度对接,按照“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思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漳州经济跨越发展的源动力。

(一)提升漳州现代农业水平,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可以充分发挥漳州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食品和花卉两大特色产业,巩固和提升漳州的现代农业水平。在做强食品产业方面,围绕漳州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中国乃至世界“优质食品之城”的目标,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扶持培育一批产值上10亿元的食品龙头企业。特别是要抓住ECFA签署的有利时机,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台湾农产品、水产品加工园区,加快海峡两岸农产品物流城建设,努力把漳州建成两岸农产品加工贸易枢纽。在做大花卉产业方面,要依托海峡两岸花博园品牌效应,加强与荷兰、中国台湾等发达地区的花卉合作,加快推进大型花卉专业市场建设,着力打造海峡西岸乃至全国重要的花卉集散中心。

(二)加速推进漳州新型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升级。依托漳州 “依港立市、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的发展战略,立足漳州现有的产业基础,集中发展石化、钢铁、机电、食品、电力、光电光伏、汽车汽配、特殊玻璃等8大产业。加强产业链招商,依托产业龙头项目,加快引办配套企业,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漳州的港口资源优势,特别是要发挥好古雷台湾石化产业园区的政策优势,加强台湾地区石化产业的跟踪对接,争取尽快引办石化上游项目,推进炼化一体化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细化漳州台商投资区的总体规划,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努力建成以钢铁、汽车、家电产业为主体的海西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两岸产业深度对接的集中区域。积极引导各县(市、区)、开发区借鉴云霄发展光电产业的做法,围绕全市确定的产业发展目标,因地制宜选择自己的主攻产业,倾力打造做强“一县一业”、“一区一品”特色优势产业。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带动第三产业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加快推进市区和各县(市)的一批大型商场、星级酒店建设,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工业品配送中心、专业批发市场和港口物流园区,要以实施依港立市为依托,加快港口码头、疏港公路铁路、沿海大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抓紧规划布点,积极引办港口物流企业,促进港口物流业加速发展。

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对消费服务业的带动性强。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旅游业直接收入每增加1元,社会综合收入可增加4.3元;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能带动增加5个就业岗位。要依托漳州丰富的旅游资源,突出加强整合、完善配套、提升服务,着力打造漳州旅游品牌,重点打响以南靖、华安土楼为代表的世界文化遗产游,以东山国际旅游海岛、漳浦滨海火山地质公园为代表的滨海风光游,以市区明清历史古街区、平和三平寺为代表的文化朝圣游,以云霄金汤湾海水温泉、角美龙佳淡水温泉为代表的休闲养生游,吸引更多游客到漳州旅游观光,并结合旅游产品的打造,大力开发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旅游土特产品和大众旅游商品,建立特色鲜明的旅游购物中心、专卖场,增加旅游购物消费,带动旅馆、餐饮、商贸、休闲、娱乐等相关消费服务业发展,努力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拉动消费增长、扩大社会就业、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性产业。

(作者单位:漳州市委党校)

主要参考文献:

[1]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郭克莎,王延中.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3]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译本)[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

上一篇:城中村改造与公租房建设联动开发机制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交换理论的局限性与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