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

时间:2022-10-15 03:50:32

做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

学校教育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然而每一件事都是育人之事,从这一点来说,学校的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小事。作为教师,每天要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在处理这些事情的同时,教师更要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如果不反思,不总结,其结果将是满地“鸡毛蒜皮”―――毫无头绪。作为一个教师,该反思什么?如何反思呢?

一、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有效

有效的行为才能创造价值,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有效,反思自己的备课是否充分,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反思自己的授课方式是否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自己的课堂是否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高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为学生接受,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反思今后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所以对于学生的反思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常态。

二、反思自己是不是一个学习者

做一辈子教师,就要做一辈子“学生,教师的职业注定了要“活到老,学到老”。要做一个有为的教师,首先就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教育技能。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就需要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网络学习。教师要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如计划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有关的教育专著,每周写一篇教育教学反思,每隔一段时间与外校的同行进行一次交流等等,通过阅读、反思、聆听、实践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始终以一个学习者的姿态,永葆教育的激情,避免职业倦怠。

三、反思自己是不是一个研究者

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教师不能成为应试教育的奴隶,要做教育的研究者,探寻教育的基本规律,探寻教育的科学内涵,教师始终要有一种做教育家的心态。现在的课程改革系统而复杂,内容博大精深,要领会实质、把握精髓,绝非易事。因此,教师始终要研究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何营造班级文化,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如何构建学科特色,如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等。做课题、写论文固然是研究教育,如果教师觉得很难,一次活动的小结,一次微课题的反思,教育学生的案例的整理,这些都是研究,只要我们教师坚持反思与研究,慢慢的就会善于反思与研究,最后定能找到教育的密码。

四、反思自己是不是一个服务者

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圣地,学生正处于一个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身体的时刻。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要充当好教育服务者的角色,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为学生做一些服务工作。在服务学生的同时,也要注意服务自己的同事,与同事的和谐发展才能促进自己职业化素养和专业化素质的提高。教师不仅仅要服务学生、服务同行,也要服务家长,家长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与生活状态,因此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家长的零距离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要适时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状态,还要对家长普及必要的教育方法,使家长成为教育的同盟军。

五、反思自己是不是一个创造者

创造是教育的灵魂,创造是生命存在的本质方式。教育在今天,不能仅仅停留在完成传递文化知识和技能上,而应该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燃烧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的积极人生,这是教育的使命。教师是教育事业和人类精神生命的重要创造者。因此,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应试技能与方法的传授上,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否能满足学生的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需求,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要不断创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等等。唯有如此,才能做教育的弄潮儿。

六、反思自己是不是一个学生的知心人

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人,唯有与学生的心灵和谐共振,才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做错了事,我们要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对待他们,教师首先要理解学生,与学生达成共鸣之后,再去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让学生欣然接受教师的教导,这种方法往往比严厉的训斥更有效。教师要做他的知心朋友,就要从尊重、爱护他们出发,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是爱自己的,从而引导他们自己主动改正缺点。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我们要反思自己是否给学生一个善意的微笑,在课堂上是否有一个关爱的眼神,是否有一句信任与鼓励的话语。做学生的知心人,就是要给学生阳光,让他们灿烂。给学生力量,让他们奋进。

总之,反思应当成为教师生活与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要坚持反思,并把我们的反思记录下来,并经常翻阅这些反思,养成好的反思习惯。习惯决定成功,我坚信,具有反思习惯的教师很快就能真正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在教育的道路上,经常反思才不会让教师迷茫,才能真正成为一位教育大家。

上一篇:多元化策略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促进作... 下一篇:融美育于小学体育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