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协同创新 不断提高育人质量

时间:2022-10-15 02:19:12

全面推进协同创新 不断提高育人质量

党的十报告确立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近年来,天津外国语大学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不断强化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在协同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作了积极探索。

汇聚校内优质资源,实施跨文化的专业教育

学校坚持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特色,在外语院校传统的“外语+专业方向”“专业+外语强化”“复语方向教学”基础上,全面推进外语与专业的有机融合,积极探索“双学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班”“国际会计国际化人才实验班”全英/双语教学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举办“中国大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天外名人大讲堂”“国际文化节”等以国际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践行“中外求索、德业竞进”的校训,突出具有天外特色的跨文化教育,确保各专业的学生都能接受良好的语言训练和复合专业教育。2011年,学校依托天津市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成立了实体性教学改革试点学院――“求索荣誉学院”,通过金融学与英语、日语等外语专业的有效复合,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熟悉国际市场规则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搭建了新的平台。

汇聚社会优质资源,实施政产学研合作教育

学校注重与中央和地方的相关单位与部门开展人才培养的实质性合作,探索校政、校企、校校等协同培养人才的途径,与中央编译局签署共建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合作协议,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全方位的合作,共同培养硕士和博士。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迫切需要,协同中央编译局、南开大学、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建“中央文献对外翻译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培养中译外,尤其是社会科学领域中译外高层次人才。与万豪国际酒店集团、今晚报社、韩国圆光大学等签署合作协议,合作培养国际商事、传媒和法律人才。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无缝”对接,与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天津生态城国家动漫产业城等共建实践教学基地150余个。根据国家和地方建设需要,支持和鼓励学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跨文化交际能力,75%以上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具有参与大型涉外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历。

汇聚国际优质资源,实施多层次跨地区跨国界教育

学校重视与国外院校、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积极实施人才培养“走出去”战略,与世界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合作办学项目涵盖本科、硕士、博士3个层次。常年聘有外籍专家百余人,每年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长短期留学生1200余人。依托与国外高校的良好合作关系和“2+2”“3+1”等合作办学项目,学校每年都选派大量优秀学生出国交流学习;其中日语、阿拉伯语、韩语、葡萄牙语、俄语等专业参与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比例超过70%。充分利用国际办学资源,学校在校内开展世宗学堂、歌德学院、国际远程课程班等,每年参与学生近千人。支持各学科开展国际教学、科研活动,举办了首届中拉国际学术论坛、俄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德国学术交流中心教师年会等,所有学生在校期间均有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拉美研究中心获批首批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为学生接受跨文化教育搭建了平台。同时,学校还在国外6所知名高校分别建立了孔子学院,并成为国家汉办首批孔子学院专职教师的储备学校,每年派出国家汉办学生汉语教师志愿者百余人次,为学生接受国际合作教育开辟了新的渠道。

上一篇:感悟人生创和谐 下一篇:产教协同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