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焕发出生命的价值

时间:2022-10-15 01:55:16

让教育焕发出生命的价值

【摘要】生命化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想,它是一种回归幼儿生活本身的教育,是一种唤醒和引发孩子天性的教育,更是一种以追求孩子的幸福和快乐为己任的教育。

【关键词】生命教育;幼儿;教师

中图分类号:G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229-01

关怀人的生命既是教育的原点又是教育的终点,教育的整个历程也就是生命发展的历程,教育的价值之所在即是生命价值的实现;幸福、快乐是人的生命中最核心的价值体现,同时幸福、快乐又是通往生命价值实现――教育的坦途;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人事管理、环境创设、制度文化氛围等各个环节都要融入生命的理念。

一、生命化教育的起点:满足幼儿本质需要,促进幼儿快乐成长

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孩子需要的真正快乐是什么,不能简单把成人想象的快乐强加给孩子,如果成人不把快乐转化为持久的、祥和的、发自儿童内心的幸福感受,并让这份感受转化为儿童生活世界中抹不掉的意义,我们为儿童提供的一切有价值的快乐因子都不能成为他们幸福生活的组成部分,更不能内化为儿童整个生命的有机成分。我们提倡的生命化教育,是以幼儿的内在需要作为寻求真正快乐和幸福的动机而实施的教育。幼儿的生命是稚嫩的,它需要成人的关心和呵护;幼儿的生命又是孕育着潜能和希望的,它需要成人的养护和激发;幼儿的生命又是丰富多彩的,它需要成人的关注和开启。只有满足了幼儿的自在需求,才能激发幼儿快乐的内部动机,才能让幼儿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首先在快乐园本课程纵向目标的取向上,集中关注了生命的核心价值体现:幸福和快乐,由关注孩子在园的快乐到关注孩子整个一生的幸福、快乐,走进儿童的心灵,拨动儿童生命的情弦,确保儿童生命的自然延伸和健康发展;其次在课程内容的建构上,把幼儿的各种内在需要集中归纳为认知、生存和交往三大版块,由此衍生出快乐认知、快乐生存、快乐交往的三大主题,孩子在学会求知过程中寻求探索的乐趣、在学会生存的过程中寻求自我成长的快乐、在学会交往的过程中寻求童年友谊的甜蜜;最后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强调教育的生命在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启迪智慧,更重要的是润泽生命。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师幼共度的生命历程,他们在交流之中尽情的体验人生,有快乐的感悟,成功的喜悦,生命的多姿,也有收获的幸福,因此我们把协同合作、快乐分享、同伴互动、师生对话、多元开放等生态意识融入教学,让课堂成为幼儿生命幸福体验的生态王国。

因此,基于生命化的教育理念,我们提倡让儿童快乐地生活和学习,但我们决不仅仅把结果定位在快乐上,我们强调必须引导孩子把这份快乐融化为对生命意义的感动,铸造成对生活意义的幸福感受。只有这样,儿童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快乐,体会到幸福的价值。

二、生命化教育的核心:培养生命型教师、提升教师生命质量

从生命的视角来看,每个教师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有着神秘的生命之魂,诗意的生命的感动,鲜活的生命经历,旺盛的生命能量,浓郁的生命期待和真挚的生命追求。我们对教师实施生命化管理的核心之一便是把我们西幼每个教师都培养成生命型教师。所谓的生命型的教师就是充满活力的教师,是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具有积极情绪和阳光心态、具有积极的人生追求和期待自我价值实现的教师。生命型的教师视事业为生命,她们热爱教育事业,把孩子的成长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在平凡的岗位上体验人生,她们对孩子给予付出的同时,也在收获着人生的幸福和生命价值的实现。

我们提出培养生命型教师,对教师实施生命化管理的整体框架是以教师的内在需要为前提构建起来的。根据马斯洛的五层次需要理论,首先是生理需要,这就要求管理者既要关心教师的生活又要关心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这是教师快乐和幸福的前提,也是教师生命质量的基础保障;其次是安全需要,安全需要又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制度安全,有位学者说过:“当教师知道管理是冲着她来的时候,你的管理就是失败的”,所以我们树立了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努力构建以关爱、理解、尊重为基础,信任、支持、分享为支撑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体系,使制度成为教师快乐成长的伙伴,当制度的价值成为生命发展的“保障神”时,制度便成了教师幸福和快乐的“乐园”,因此,我们在制度建设中重塑生命意识,实现制度的生命化。第二层面是心理安全和自由,作为管理者主要的工作是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如在任何突况下都要首先维护教师的权利,然后再去追究教师的责任、放手让教师自主安排班级教学、聘请心理专家定期为教师做心理讲座、筹建教师娱乐吧等都是从生命的视角关怀教师、为教师的幸福与快乐着想的有效途径;再次便是教师对尊重和理解的需要,由于生命化管理理念认为,每个教师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她们期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期望获得他人的关爱,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所以园长不仅要尊重教师的劳动,还要尊重教师不同的人格和个性,真正的管理是让一个最普通的铁匠也有属于他自己的工作热情和激情。

再往下就是归属和爱的需要,这里不得不提到共同愿景的构建,即“为了每一位师生的快乐成长”。深入教师之中,了解教师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用事业、情感、待遇等多种手段,使教职工真正产生为共同愿景奋斗的动力。教师的心灵、爱、生命、创造、激情、关怀都有了归属,这是教师焕发生命能量、追寻工作的快乐与成功的保障。最后,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这也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教师的快乐体验中,最核心的便是成长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最为幼儿园的管理者,要充分的激发教师积极进取的热情,同时给教师提供成长的机会,让教师感受到自身发展的价值,体验作为教师的幸福感,提升教师自身的生命质量。

上一篇:德勒兹的事件哲学与当代前卫艺术 下一篇:“走读”干部住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