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时间:2022-10-15 12:55:18

通过“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包头财经信息职业学校,内蒙古 包头 014000)

摘 要: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以教师的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如提高、讲解、复习……都只是从教师活动的角度去考虑,不太考虑学生的感受、想法。“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关键词:问题意识;解决问题;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1-0052-01

如果教学活动以问题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能使学生获得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问题是学习的出发点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是通过问题的解决而实现的,因而人们称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学习同样必须重视问题的作用。

二、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会发现问题,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

例如,在研究“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r的大小关系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反过来得到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下所具有的数量特征”这一教学内容时,难点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隐含在图形中的这两个数量关系,并加以比较。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我们可以利用直线与圆公共点的个数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那么能否像判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那样,通过数量关系来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呢?

问题2:如果能,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必须引入哪几个数量?

问题3:这两个数量在图形上又如何表示呢?

问题4:如何用这两个数量关系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呢?

问题5:反过来,若知道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那么这两个量之间又有何关系呢?你能证明吗?

问题6:运用数量关系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两者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问题7: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如何研究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通过以上问题的逐个解决,学生的思维必须逐步“登高”,形成特有的数学体验,使学生在加深对判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的理解同时,更重要的是感情悟到了运用联想、化归、分类、数形的数学思想去研究数学问题,这种思想方法将对学生终身有用。

三、通过学习来进一步发现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的真正组成部分是问题和问题的解决。学习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的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

例如,在研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难点是: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才能全等?可以设计这么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有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了,如何为这块碎玻璃再去配一块一样的玻璃呢?学生都被这个问题吸引住了,积极动脑筋想办法。

办法1:把碎玻璃再重新拼起来,组成一个三角形,用它去配一个三角形玻璃。有的学生问:如果拼不起来呢?

办法2:找到碎玻璃的三条边长,就能配好。有人问:为什么?

办法3:找到玻璃的二条边长和夹角,就足以了。有人又问:为什么?

办法4:找到碎玻璃的两个角和一条边的长,也能达到目的。也有学生说:找到碎玻璃的两个角和三条边中的任意一边长,都可以达到目的。又有人问:为什么?

办法5:找到碎玻璃的三个角,也能配一块一样的三角形玻璃。有人又问:为什么。

经过大家的动脑想、动手画、辩论后,得出了结论:只有办法2、办法3、办法4行得通。随后问个:为什么?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使学生们得到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四、学会解决问题

学习数学同学习任何一门学科一样,包括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学习数学不仅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知识,更要掌握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发展能力已经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任务。数学能力与数学问题的解决有密切的关系。数学问题的解决对于发展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效地进行问题解决的学习有助于增进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解决数学问题,不仅重视问题的结果,而且更重视求得结果的过程,即问题的解决,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思维方式进行的一个思维过程,一步一步地靠近目标,最终达到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运用抽象、归纳、类比、演绎等逻辑思维形式,又运用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形式来探索解决办法。

在寻求解决问题方法时,要注意对问题进行变更。在探索解题方法过程中,有时要不断地多次变更问题,在使用变更问题的具体方法时,有时要把几种方法综合运用。例:已知I点为ABC的内心,内切圆半径为γ,试求的IA+IB+IC最小值。

这里先证明一般性的命题。如图1:设P为ABC内部一点,P到三边距离为PE、PD、PF,则PA+PB+PC≥2(PD+PE+PF)再回到本题,设内切圆半径为γ,根据前面证得的定理,又如图2。

AI+BI+CI≥2(ID+IE+IF)=2(γ+γ+γ)=6γ

当ABC是正三角形时,AI+BI+CI有最值,最小值为6γ。

总之,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激发了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通过美术课堂加强小学高年级学生创新能力 下一篇:浅谈在初中科学课中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