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的积累是提高作文写作速度的必然途径

时间:2022-10-15 12:48:43

充分的积累是提高作文写作速度的必然途径

【摘 要】快速作文作为作文教学中的一种探索,它与整个作文教学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应该是一致的,其中技法积累、思维方式的积累,在快速作文的理论与实践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强调。语言积累和素材积累都因强调前者而被淡化,这里单纯地提出快速作文中的语言积累,是因为语言积累在作文中最迫切和最重要也最易于忽略,素材积累尽人皆知没有提示的必要。文章写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醒快速作文实验者注意,走出单纯玩弄技巧、变换花样的误区,使学生真正能够学有所获。

【关键词】前提 快速作文 语言积累

在一年多的快速作文实验中,取得的可喜成果是学生作文的速度普遍提高,但也出现了无法克服的困惑,即付出大量劳动并没有使作文的质量与其速度的提高获得同步,学生写的虽然快了,语言表达的障碍和思路上的混乱等弊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快速作文的理论与方法,忽略了具备写作能力的基本前提――语言的积累,只有首先使学生有了充分的、包含着丰富思想的语言储备,快速作文的“快速构思”“快速运笔”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通观快速作文理论,对语言储备方面的强调是明显的淡漠,过分强调技巧对于速度的重要意义,其结果必然是竭泽而渔,速度暂时提高了却没有了后劲。

其实与作文速度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语言积累。为了说明快速作文具有可实施性,具体快速作文理论的阐释中多次列举了古人依马可待的实例,当然,古人为文之速,其主要原因不是掌握了快速作文和快速思维的方式、方法。大概那些依马可待的才子并不知道快速作文理论是何物,他们能够快速作文完全是依仗他们胸中有大量、丰富的语言材料,这些文材料不仅为他们充分、生动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提供了基础,也为他们快速构思提供了无数范例。韩愈在《张中丞后叙》中写张巡:“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其原因“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这一实例正说明了语言积累是快速成文不可缺少的。

快速作文理论中也曾提倡要读写结合,而读在快速作文中更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获得阅读对象所负载的信息,而不是积累语言。注重思维训练以提高作文的速度和水平是一条不可缺少的途径,然而缺乏语言积累的思维训练,其结果是不可想象的,其原因就在于:

一、充分的语言积累是快速构思的依据

语言是进行思维的材料,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因而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应该加大学生的语言积存,实验证明:一个人的思维由幼稚到成熟的变化,是同人的语言信息的不断积存密不可分的。中学期间由记叙而议论这种思维训练的变化的根据同样是与学生的语言信息积存的增加相一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思维的训练必须同语言的积存保持一致。

快速作文因为缺乏对语言积存的必要强调,使许多教师在实验过程,只是一味地授予方式、方法,学生对于每种结构的框架都有所掌握了,却不能自如而充分地适用语言材料将其充实和完善。虽然也强调训练,而训练的中心依然是在技巧上绕圈子,同时,过于强调技巧的重要性,也给学生造成了一个误解,即只要掌握了技巧,快速作文关就通过了。使他们不愿去做语言积累这项艰苦而长期的工作,其结果也就是有了速度,质量提高却不显著,提高也只限于实验的最初阶段,当学生有限的语言积存,为速度开发殆尽时,学生们以语言验证构思的实践便有了捉襟见肘了。张厚感先生说:“语言教学主要是语言教学,吸收是吸收语言;表达,是语言表达,弄通了语言,价值取向、文化意识等,就在其中了。离开了语言,听说读写训练成为空中楼阁。”(转引马鹏举《教诲弄潮》248页)洪镇涛先生也说:“语言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有别于其它学科(如数学)的思维训练,它是与语言训练密切结合,同步进行的。离开语言训练的思维训练,难免是智力游戏式的思维训练。”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都证明了充分的语言积累是快速的依据,因而在进行快速作文实验时,必须打好语言积累的基础。

二、充分的语言积累是快速完成由谋篇到成文的必要条件。

构思谋篇的前提条件是语言的积存,构思之后由设计变成具体文章还要通过语言来完成,茅盾曾经说过:“缀字而成句,积句而成章,连章而成篇”(《茅盾文集》第十卷)。因为“语言象一大堆砖瓦,必须由我们排列组织起来,不能成为一堵墙,或一间屋子”(老舍《怎样学习语言》)。每一篇文章都是由这些“精心排列组合起来的语言所构成的”(田家骅《快速作文法及实例》)。这里虽然强调的是构思的重要意义,但却不仅说明了语言是构思的前提,而且进一步含纳了语言是完成由谋篇到成文的必要条件,缺少这一条件,即使选择了再好的谋篇思路,也不会变成为负载自己观点的文章。由于语言积存的缺乏,快速作文实验中,进入具体文字写作阶段,学生往往面对现成的思路而无从下笔。眼高手低,志大才空正是语言积存的缺乏在选择了具体构思方式之后的突出表现,有许多学生的确能够做到了快,然,快则快矣却不如人意,出现诸如叙述含混、表意不表等种种弊端。由于快速作文在理论上单纯地、夸张地强调构思训练,使其与语言积累相游离,使一切技巧的灌输都成为空中楼阁,正所谓:“作文归根结底是思维形态的表现,因此,思维和技巧的训练是快速作文的关键所在。”(杨初春《快速作文法运用70例后记》)其结果由于缺乏必要的语言基础使一切技巧的灌输都成为空中楼阁。思维的完形和成熟,技巧的掌握和运用自如,必须以语言作为基础和材料。

三、充分的语言积累是准确、生动、快速表达的关键。

速度的快慢并非是作文教学追求的根本目的,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写出文以字顺,明确地表达自己思想和见解的文章,当然在这一前提下速度越快越好,所以,快,就是准确表达之后追求的目标,而准确的表达除了行文思路清晰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语言的生动和准确。同一件事情,有许许多多的叙述方式,可以用各种词汇去表达它,如古人的炼字炼句,像王安石诗句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最后确定,贾岛的“推敲”典故,一方面鲜明地体现了他们的感悟能力,另一方面更显示了语言积累的雄厚和对语言透视及运用能力的鲜明,如果没有这样丰富的语言积存,那么就失去了选择余地,单纯追求速度就会失去炼字炼句的心态,没有锤炼的余遐。也就不会有那么准确、生动、鲜明的诗句流传于后世了。鲁迅是现代语言大师,为了使自己文章生动、准确、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和观察,在写《滕野先生》时就做了这样的修改:

初稿:“东京也无非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也缺不了‘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定稿:“……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初稿:“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定稿:“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这两处修改都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使所写对象更为准确、生动和具体,这种效果,以快速作文的规则是无法实现的。

上述我们仅就快速作文实验中出现的语言积累不是发表自己的看法,实际上快速作文作为作文教学中的一种探索,它与整个作文教学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应该是一致的,其中技法积累、思维方式的积累,在快速作文的理论与实践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强调。语言积累和素材积累都因强调前者而被淡化,这里单纯地提出快速作文中的语言积累,是因为语言积累在作文中最迫切和最重要也最易于忽略,素材积累尽人皆知没有提示的必要。本文写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醒快速作文实验者注意,走出单纯玩弄技巧、变换花样的误区,使学生真正能够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语言知识”,不能再回避的理论问题[J].人民教育,2006,(5).

[2]马红艳.“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初探[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11).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谈激发学生写好作文的秘诀 下一篇:情感,是作文教学的基石